九十九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
國文考科試題分析
學科能力測驗旨在測驗學生的學科能力,所以大考中心在命題上也盡量依據其所訂定的能力指標來命題。以下就本次學測的國文試題對照能力指標,分析其關係:
一、測驗學生基本的語文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字形、字音、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2,10
2 詞語、成語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6,8
3 詞性、修辭與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5,17,18,19
4 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3,4,6,7,9,10,11,12,13,14,15,16,20,21,22,23
5 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非選擇題一二三
二、測驗學生的中國文學及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中國文學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11,16
2 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11,16
3 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11
4 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9,23
(二)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16,22
2 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11,22,23
三、測驗學生的基本治學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收集資料的能力
2 判讀資料的能力 非選一、非選二
3 整合資料的能力 非選二
從以上的歸納整理看來,今年試題十分偏重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整體來看,此次試題屬於中間偏難,非選擇題部分則具有鑑別度。
以下再針對本次試題做細部分析:
(一) 本次試題的特色
1. 在文白比例方面,選擇題、非選擇題(但不含引導寫作)中,文言文約佔40分,白話文約佔41分,符合九五課綱文白1:1的精神。
2. 本次試題在題幹的敘述上十分清楚,如4、5、18、19題。
3. 本次試題測重閱讀,所以試題字數也是近幾年來最多的一次,約有6700字左右,較98年多了300多字。
4. 就取材而言,本次試題所出現的四十篇選文,分別有項脊軒志、晚遊六橋待月記、醉翁亭記、廉恥、馮諼客孟嘗君、桃花源記、明湖居聽書、出師表、上樞密韓太尉書、師說、赤壁賦、燭之武退秦師、紀水沙連等;其他出自各家版本,則分別有赤壁之戰、夏之絕句、散戲、髻、劉姥姥、范進中舉、飛魚季、錯誤、下棋、種地瓜、 談友誼、問候天空、 再別康橋、荷塘月色、蕃薯地圖等,均衡照應頗為周到;此外,還有關於古文運動、建安文學、宣和遺事、法家思想篇章的論述。從以上可知取材相當廣泛。
5. 測驗題部分,古典韻文偏少,現代散文偏多,特別是偏重現代論述散文。語文表達能力寫作部分則古今兼具。
6. 14、15、22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出題,可見此種出題方式已經日趨成熟。
7. 修辭題目比率頗高,占了6分。
8. 相對於往年,非選擇題一、二題明確界定字數,規範了學生書寫空間;從非選擇題一、二題命題方式來看,也考驗了學生對文本的精讀推敲及整合能力。
9. 近年來大考中心在非選擇題的部分,總會設計與四十篇選文相關作為命題的軸心,如翻譯、擴寫、闡釋等,此次出現文章分析,也可以見出命題教授群其用心。
10. 非選擇題第三題,取材莫拉克颱風,有其實際性。
整體而言,本次試題應是:「單選簡單,多難稍難,非選靈活」,其中導引考生加強「閱讀理解」、「多元寫作」的意圖十分明顯。
(二) 本次試題的缺失
1. 適中偏難,似乎與學測基本精神不合。
2. 國學常識的能力檢驗太少,韻文比例偏低。
3. 閱讀理解題組,篇幅過長,題數也嫌過多。
4. 部分選項命題焦點過多,增加答題難度,如:第20題。
5. 非選擇題一、二題,學生不僅要理解、分析,還必須要有整合的能力,因此難度頗高。令人不解的是一、二題的要求相近,配分上卻差了九分,若只因為一百字的字數差距,似乎難以服人,因為若將非選擇題一、二題的配分顛倒也是合理的。
(三) 本次試題的疑義:
第21題,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雖相當知名,但題目只擷取了一段,前後情境不完備,考生會有答題上的疑慮,其中「普通人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一句,到底是該用主角「振保」的觀點,還是作者張愛玲的觀點作答,恐怕有待商榷。令人深思的是:若題目的命意並非著眼於傳統常識的記憶與背誦,而是文學意境的賞析或是寫作技巧的探討,作為單一答案或標準答案恐怕過於冒險。
(四)本次試題得影響:
1. 對教師教學的影響:
A. 延伸閱讀要多元。
B. 重視以論述為主的現代散文。
C. 改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D. 宜分析文章結構,重視內涵的闡發。
2. 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
A. 降低對國學常識的學習動機。
B. 擴大閱讀的領域,以廣泛吸收資訊與觀念。
臺灣地區九十九年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試題
第壹部分:選擇題(佔54分)
一、單選題(佔30分)
說明:第1題至第15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 下列各組「」內的字, 讀音相同的選項是:
(A)堂「廡」之上/ 言之「憮」然 (B)「胯」下之辱/ 「刳」木為舟
(C)政治「庇」護/ 夫妻「仳」離 (D)「倭」寇入侵/ 江水「逶」迤
【答 案】(A)
【測驗目標】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ㄨˇ(B)ㄎㄨㄚˋ/ㄎㄨ(C)ㄅ一ˋ/ㄆㄧˇ(D)ㄨㄛ/ㄨㄟ
2. 下列文句,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學問貴在實用,因此,知識理論和實務經驗兩者應該要相輔相乘, 不可偏廢
(B)由於家當全被土石流掩埋,又沒有受到良好照顧,災民餐風宿露, 苦不堪言
(C)這本書的內容兼容並敘,又能在寫實之外,留有如幻似真的餘韻, 誠屬難得
(D)本屆牛肉麵大胃王比賽,在高額獎金的誘惑之下,大家驅之若騖, 爭相報名
【答 案】(B)
【測驗目標】字形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乘─「成」(C)敘─「蓄」(D)驅─「趨」
3. 閱讀下列甲、乙、丙三詩, 並推斷每一首詩所吟詠的對象依序應是:
甲、秋天, 最容易受傷的記憶/ 霜齒一咬/ 噢, 那樣輕輕/ 就咬出一掌血來
乙、我不算博學/但我很多聞/從開始就聽/唇槍舌劍/竊竊私語/口沫橫飛/滔滔不絕
丙、夜夜,在夢的邊緣飛行/ 在耳朵的銀行存入/ 比金幣、銀幣還響亮的/ 聲音的陰影
(A)楓葉/ 電話/ 蚊子 (B)蚊子/ 電話/ 風鈴
(C)楓葉/ 電視/ 蚊子 (D)蚊子/ 電視/ 風鈴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甲)出自余光中〈戲為六絕句〉之〈楓葉〉。從「秋天、 霜齒、一掌血」可知為楓葉;(B)出自康逸藍〈電話之歌〉。從「多聞、從開始就聽、唇槍舌劍、竊竊私語、口沫橫飛、滔滔不絕」描摹的是講電話的情景(C)出自鄭愁予〈浮生六記〉之〈蚊〉。從「夜夜、在夢的邊緣飛行、 聲音的陰影」暗指夜晚蚊子擾人美夢的情景。
4. 古人常藉「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 藉由「水」的意象比喻「天下之事, 常發於至微, 而終為大患」的選項是:
(A)壞崖破巖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C)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D)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幹「天下之事, 常發於至微, 而終為大患」意謂:「天下的事情,常從極微小的地方發生,後來卻形成了大禍患。」
(A)出自《後漢書‧丁鴻傳》。語譯:「毀壞山崖,破壞山巖,都是來自於涓涓細流。」
( B ) 出自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語譯:「抽出刀子去砍斷流水,不但沒能阻止水流,反而讓流水更加湍急奔流;舉起酒杯,本想借酒澆愁,怎奈愁悶卻更加深厚而難以消解啊!」
( C ) 出自《孟子‧盡心》。語譯:「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很難被其他的水流吸引;曾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其他的言論所吸引了。」
( D ) 出自蘇軾〈日喻〉。語譯:「每天和水打交道,十五歲就能夠諳於水性;生下來就不知道水,那麼即使長到壯年看見船也會畏懼。」
5. 「飛魚季」、「天才夢」兩個詞, 是由「飛魚+ 季」、「天才+ 夢」所構成,「飛魚」對「季」、「天才」對「夢」都具有限制和界定作用。下列選項中,兩者皆屬於上述構詞方式的是:
(A)錯誤;下棋 (B)種地瓜;談友誼
(C)問候天空;再別康橋 (D)荷塘月色;蕃薯地圖
【答 案】(D)
【測驗目標】詞語結構的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題幹上的「飛魚季」、「天才夢」都是「形+名」的結構。(A)錯誤(名+名);下棋 (動+名)(B)種地瓜(動+名);談友誼(動+名)(C)問候天空(動+名); 再別康橋(動+名) (D)荷塘月色「形+名」; 蕃薯地圖「形+名」
6. 閱讀下文, 選出□ □ □ □ 內依序最適合填入的成語:
在光天化日、□ □ □ □ 之下,歹徒竟公然持刀搶劫銀行,行員們一時都嚇得手足無措。這時警騎及時趕到,只見刑警□ □ □ □,閃過歹徒的襲擊,將他制伏在地, 令所有在場民眾□ □ □ □ 。
(A)千夫所指/ 有板有眼/ 大謬不然
(B)千夫所指/ 眼明手快/ 人心大快
(C)眾目睽睽/ 有板有眼/ 大謬不然
(D)眾目睽睽/ 眼明手快/ 人心大快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詞語應用的能力
【試題解析】千夫所指:被眾人指責,形容觸犯眾怒。有板有眼:唱戲或唱歌合乎拍節板眼,形容人的言語行事清晰有條理。大謬(ㄇㄧㄡˋ)不然:大錯荒謬,與事實完全不符。眼明手快:眼光銳利,動作敏捷。人心大快:使人心裡非常痛快。眾目睽睽:眾人都睜大眼睛注視著。
7. 下列是一段古文,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
甲、則國家之治薄,乙、賢良之士寡,
丙、故大人之務,丁、則國家之治厚,
將在於眾賢而已。(《墨子‧尚賢》)
(A)甲乙丁丙 (B)甲丙乙丁 (C)丁乙甲丙 (D)丁丙乙甲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在一個國家中,如果賢良之士眾多,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大;如果賢良之士少,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小。所以王公大人的重要事務,將是如何使賢人增多。」
8. 請依下列各組人物的關係, 選出正確的書信「提稱語」的用法:
(A)蘇軾寫信給蘇洵, 可使用「左右」
(B)李白寫信給杜甫, 可使用「大鑒」
(C)曾鞏寫信給歐陽脩, 可使用「知悉」
(D)左光斗寫信給史可法, 可使用「鈞鑒」
【答 案】(B)
【測驗目標】應用文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A)「左右」:用於平輩。蘇軾寫信給蘇洵,應用「膝下」或「膝前」。(B)「大鑒」:用於平輩或朋友(C)「知悉」:用於晚輩。曾鞏寫信給歐陽脩,屬於學生對老師,應用「函丈」或「壇席」(D)「鈞鑒」:是適用於對尊長的提稱語。左光斗寫信給史可法,屬於老師對學生,或言長輩對晚輩,應用「知悉」、「如晤」。
9. 閱讀下文, 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宣和遺事》一書把許多零散的水滸故事編綴起來,成為《水滸傳》的雛形。所謂水滸故事,大致有兩個主要的內容,一是行俠仗義,濟困扶危的故事;二是上山落草,反抗政府的故事。這些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 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 徽宗) 宣和年間去, 所以北宋的史書上就查不到有關史料。( 改寫自史式《我是宋朝人》)
(A)水滸故事可彌補北宋史書中缺少的史料
(B)《宣和遺事》是以《水滸傳》為底本綴輯成書
(C)《水滸傳》的素材是由不同時代的說書人匯集而成
(D)《宣和遺事》記錄北宋至明代許多俠義人物反抗政府的史事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文中說「水滸故事,這些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 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 徽宗) 宣和年間去」故知水滸故事不可彌補北宋史(B)《水滸傳》是以《宣和遺事》為底本綴輯成書(C)從「這些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 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 徽宗) 宣和年間去」諸句歸納而來(D)文中說「水滸故事───並非產生於同一時間, 而是宋代、元代、明代都有。說書人把這些故事都編織到北宋( 徽宗) 宣和年間去」,可見《宣和遺事》未必都是史實。
10-11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0-11題。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 玄齡)、杜( 如晦)、姚( 崇)、宋( 璟) 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 談笑而麾之, 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10. 下列文句「靡」的意義, 與上文「天下靡然從公」的「靡」意義相近的選項是:
(A)「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何可勝數
(B)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C)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遺
(D)於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字義辨識的能力
【試題解析】題幹「靡然」是形容一面倒的樣子。「靡」,順勢倒下。(A)華麗美好。(B)奢侈。(C)沒有。
11. 下列關於本文的解說, 正確的選項是:
(A)蘇軾贊揚韓愈「文起八代之衰, 道濟天下之溺」, 句中的「文」是指駢文,「道」是指道家學說
(B)蘇軾以「道」、「文」總括韓愈的文學成就,以「忠」、「勇」表彰韓愈文武雙全的從政勳業
(C)文中兩用「獨」字,既凸顯韓愈早年孤獨無依的身世,也感慨韓愈在古文運動中孤立無援的處境
(D)在蘇軾看來,儒道的發揚與古文的提倡,對國家均有深遠的影響, 韓愈的貢獻是「道」與「文」兩者兼具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自從東漢以來,儒學淪喪,文風衰敝,邪說紛紛興起,經歷了唐朝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的盛世,再加上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的輔佐,而不能來挽救這種情形,獨獨只有韓愈以一介平民興起,在談笑之間來指揮天下的百姓,天下百姓如同草木順風而倒的來順從他,使天下再一次回歸到正道,大概距離現在有三百多年了。他所提倡的古文振起了八代以來的衰敗,他所提倡的儒道拯救了天下沉溺的蒼生,他憑藉一片忠心,敢於冒犯國君的憤怒,他以十足的勇敢制服三軍的統帥,這難道不是他參與了天地的造化,關聯到天下盛衰的機運,擁有廣大的正氣而能夠獨自屹立的地方嗎?」(A)句中的「文」是指古文,「道」是指儒家學說(B)「忠」、「勇」分別表彰他的忠心(暗指諫迎佛骨)與勇氣(指勸降欲謀反的王廷湊)(C)並無凸顯韓愈早年孤獨無依的身世,皆指韓愈在古文運動中孤立無援的處境
12-13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2-13題。
許多作家我們都先讀他的作品,再讀他的小傳,梭羅對《湖濱散記》那種雋永,抒情的優美文體給我極深的印象,從觀察自然的細微抒發為文,他居住在華爾騰湖畔小屋中,過著耕讀的生活,小木屋是他自己造的,用泥粉塗抹室內,還造了壁爐以備嚴冬時取暖,他種地出售自己收成的豆子、玉米、蕃茄,維持最基本的物質生活,以達成追求精神生活的願望,梭羅極反對人為物質金錢所桎梏。
羅馬詩人荷瑞斯表示他最後所希望的生活是有足夠的書籍與食物以維持自己不陷入精神與物質的貧乏。人不能為金錢所腐化,成為物質的奴役,但像文學天才愛倫坡、夏特頓連溫飽都沒有,尤其是少年天才夏特頓不幸在貧病中自殺,如果天假以年,以他十七歲就能寫出最嚴謹的《仿古詩》的才華,必能將文學這片園地耕耘成繁花之園,貧病為天才敲起喪鐘,當人們追悼這位早逝的天才,輓歌的聲調中含有無比的惋惜。
美國當年在新大陸開創天地,脫離君主政治的約束,並不意味絕對的自由,如果人面對生活絕境經濟上燃眉之急,一家人沒有溫飽,那是另一種生的桎梏,談不上尊嚴自由。英國詩人華茲華斯得享天年,創作源源不斷,逍遙湖上,靠友人的贈款與政府印花稅的收入得以維持生活的尊嚴, 終於被戴上英國詩人的桂冠, 在夏特頓與華茲華斯之間, 後者更令人羨慕。
莎士比亞說:「富有昇平餵養懦夫,堅苦是意志之母」。但生為現代人既不能渾渾噩噩,淪為物質的奴僕,也不能為了理想不顧生計,如何選擇一個精神與物質都不貧乏的局面,不錦衣玉食,能有棲身之所,維持生計,進一步追求精神的富足, 這樣的社會才能達到安居樂業的尺度。( 呂大明〈精神與物質〉)
12. 依據上文, 符合作者觀點的選項是:
(A)強調有志於道而不恥惡衣惡食,才是真自由
(B)認同梭羅、華茲華斯之先得溫飽再從事創作
(C)對荷瑞斯的看法、莎士比亞的名言均不以為然
(D)推崇愛倫坡、夏特頓於貧困中不改其樂的精神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文中提及梭羅反對人為物質金錢所桎梏,是指人應維持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此外作者又說:「華茲華斯得享天年,創作源源不斷,逍遙湖上,靠友人的贈款與政府印花稅的收入得以維持生活的尊嚴, 終於被戴上英國詩人的桂冠,在夏特頓與華茲華斯之間, 後者更令人羨慕。」故應選(B)
13. 下列敘述,最能總括全文意旨的選項是:
(A)貧困可以淬鍊人的意志,進而充實作品的內涵
(B)安穩的物質生活與富足的精神生活, 應兼顧並重
(C)寧可物質生活匱乏,也不能放棄精神生活的追求
(D)生計問題容易解決,改善精神生活則有賴長期努力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從「生為現代人既不能渾渾噩噩,淪為物質的奴僕,也不能為了理想不顧生計,如何選擇一個精神與物質都不貧乏的局面,不錦衣玉食,能有棲身之所,維持生計,進一步追求精神的富足」進行判讀
14-15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4-15題。
以提洛為首的腓尼基人的城市,一直飽受亞述帝國的威脅。但因擁有充沛的財物,腓尼基城市才得於亞述人的屢次席捲後倖存。自此,腓尼基人專注於交易買賣,他們的目標不是危機四伏的內陸,而是地中海,他們的貿易據點一個一個出現在地中海沿岸。西元前814年,提洛的公主伊莉莎逃到北非建立迦太基王國,想必是認為:與其戰戰兢兢地留在危險區域,不如到一個不受侵擾的地方繼續經營。畢竟對一個商業國家來說, 能安心從事商業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希臘人與迦太基人一樣很會做生意,但狹窄的希臘無法容納因生活富裕而大增的人口,於是便展開殖民活動。地中海東邊,有強大的亞述帝國擋道,只好轉向與義大利半島相鄰的西西里島。但在西元前七世紀希臘進出西西里島東部之前,迦太基早已把該島西部視為重要的貿易基地了。這兩個民族在此鷸蚌相爭,日後引來羅馬這個漁翁。
希臘人在島的東邊不斷擴增殖民城市,他們一旦落腳,除了做生意之外,也蓋神殿、劇場、競技場等,將希臘文化根植在那裡。迦太基人在島的西邊也有幾處地盤,但迦太基人不建設城市,因為他們厭煩佔領之後的瑣碎雜事,這些城市只是得到財富的據點,只要有進出船隻的港口、修理船隻的船塢、堆放商品的倉庫就夠了。因此希臘人不但認為迦太基人的城市無聊透頂,甚至形容他們是「為了搬運燒洗澡水的木柴而弄得灰頭土臉,卻始終沒去洗澡的驢子」。( 改寫自森
本哲郎《一個通商國家的興亡》)
14. 依據上文, 下列關於迦太基的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建國前飽受亞述帝國侵擾, 建國後征服希臘與羅馬
(B)殖民策略捨棄當時慣用的武力侵略,改採文化收編
(C)專注於海上貿易據點的擴張與運用,藉以累積財富
(D)發揮強大的商業實力,不斷在地中海沿岸建設城市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從「腓尼基人專注於交易買賣,他們的目標───是地中海,他們的貿易據點一個一個出現在地中海沿岸。」、「提洛的公主伊莉莎逃到北非建立迦太基王國,想必是認為:與其戰戰兢兢地留在危險區域,不如到一個不受侵擾的地方繼續經營。畢竟對一個商業國家來說, 能安心從事商業的環境才是最重要的。」進行判讀(A)迦太基與希臘日後被羅馬征服(B)根植文化的是希臘(D)建設城市的是希臘
15. 依據上文,希臘人眼中的迦太基人是:
(A)賺取財富,卻不懂得享受
(B)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鈔票
(C)貪婪奢侈,卻對別人一毛不拔
(D)寅吃卯糧,賺五毛錢花一塊錢__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從「希臘人不但認為迦太基人的城市無聊透頂,甚至形容他們是『為了搬運燒洗澡水的木柴而弄得灰頭土臉,卻始終沒去洗澡的驢子』」進行判讀。
二、多選題(佔24分)
說明:第16題至第23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皆不倒扣,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得3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1.5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不給分。
16. 閱讀下文, 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生命無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來一個普遍命題,魏晉詩篇中這一永恆命題的詠嘆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審美魅力而千古傳誦,也是與這種思緒感情中所包含的具體時代內容不可分的。從黃巾起義前後起,整個社會日漸動蕩,接著便是戰禍不已, 疾疫流行, 死亡枕藉, 連大批的上層貴族也在所不免。「徐( 幹) 、陳( 琳) 、應( 瑒) 、劉( 楨) , 一時俱逝」( 曹丕〈與吳質書〉) , 榮華富貴,
頃刻喪落, … … 。既然如此, 而上述既定的傳統、事物、功業、學問、信仰又並不怎麼可信可靠,大都是從外面強加給人們的,那麼個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突出出來了,如何有意義地自覺地充分把握住這短促而多苦難的人生,使之更為豐富滿足,便突出出來了。它實質上標誌著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標準和信仰價值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 李澤厚《美的歷程》)
(A)生命無常、人生易老的命題, 於魏晉詩篇中首開其端
(B)魏晉詩人處於戰禍不已、疫疾流行的年代, 更能感受生命的短暫與脆弱
(C)魏晉詩篇的美感魅力,來自即使自知生命微渺,仍積極尋求生命豐富滿足之道
(D)由於無法再以外在的功名事業肯定自己, 使魏晉詩人進一步探索個人存在的意義
(E)既定的傳統和信仰全被否定,新的存在價值又尚未建立,遂使魏晉詩人流於荒誕頹廢
【答 案】(BC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屬於永恆命題的詠嘆,並非首開其端(B)從「戰禍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 連大批的上層貴族也在所不免。「徐( 幹)、陳( 琳)、應( 瑒)、劉( 楨),一時俱逝」( 曹丕〈與吳質書〉),榮華富貴,頃刻喪落」進行判讀(C)從「如何有意義地自覺地充分把握住這短促而多苦難的人生,使之更為豐富滿足,便突出出來了」諸句進行判讀(D)從「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諸句進行判讀 (E)並無此說
17. 對於因果關係的敘述, 下列文句屬於「先果後因」的選項是:
(A)余時為桃花所戀, 竟不忍去湖上
(B)(項脊)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C)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E)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答 案】(B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先因後果。余時為桃花所戀(因),竟不忍去湖上(果)(B) 先果後因。(項脊)軒凡四遭火, 得不焚(果),殆有神護者(因)(C)先因後果。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因)。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果)(D) 先果後因。孟嘗君為相數十年, 無纖介之禍者(果),馮諼之計也(因)(E)先因後果。前者呼(因),後者應(果),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 滁人遊也
18. 一般疑問句需要回答,但「反問句」雖採疑問形式, 卻是無疑而問, 不需對方回答,而是藉由提問引起對方思考,屬於特殊的疑問句。下列文句畫底線處,屬於「反問句」的選項是:
(A)瑜問孔明曰: 即日將與曹軍交戰, 水路交兵, 當以何兵器為先
(B)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
(C)做戲有什麼好笑? 我金發做一世人的戲, 辛辛苦苦把一大群兒女養得好漢,這有什麼好笑
(D)他( 黑妞) 的好處,人學得到; 白妞的好處, 人學不到。你想幾年來好玩耍的, 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
(E)人世間, 什麼是愛, 什麼是恨呢? 母親已去世多年, 垂垂老去的姨娘, 亦終歸走向同一個渺茫不可知的方向
【答 案】(BC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 「當以何兵器為先」:疑問(B)「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意謂沒有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故為反問(C)「做戲有什麼好笑」:意謂做戲沒什麼好笑,故為反問(D)「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意謂大家都學他們的調門,故為反問(E) 「什麼是愛, 什麼是恨呢」:疑問
19. 對於內心的真實想法,刻意改用相反的語彙來形容,以達到諷刺或嘲謔的效果,在修辭手法上稱為「倒反」,例如:「你的眼力真好啊! 居然把『十』看成『千』! 」下列文句中畫底線處, 屬於此種表達方式的選項是:
(A)這時候, 武則天才知道大家多麼痛恨她用了好多年的走狗人物。為了表明態度, 她下令將來俊臣抄家滅門, 「以息民怨」。來俊臣是凶手, 武則天是為民除害的大法官哩
(B)他故意氣她道:「我以為妳養了個姘頭。」這是極大的侮辱,她卻抱手笑道:「那是承你看得起。連你熊應生都不要我, 還有人會要我嗎? 」這一來連守帶攻, 把熊應生也貶低了
(C)地下的人原不曾預備這牙箸, 本是鳳姐和鴛鴦拿了來的, 聽如此說, 忙收了過去, 也照樣換上一雙烏木鑲銀的。劉姥姥道: 「去了金的, 又是銀的, 到底不及俺們那個伏手。」
(D)范進向他作揖, 坐下。胡屠戶道: 「我自倒運, 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 歷年以來, 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積了什麼德, 帶挈你中了個相公, 我所以帶個酒來賀你。」
(E)我洗臉的時候, 把皮球也放在臉盆裡用胰子( 肥皂) 洗了一遍, 皮球是雪白的了, 盆裡的水可黑了。我把皮球收進書包裡, 這時宋媽走進來換洗臉水,她「喲」了一聲, 指著臉盆說: 「這是你的臉? 多乾淨呀! 」
【答 案】(ABE)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反諷武則天識人不清(B)反諷熊應生不要她(E)「多乾淨呀!」是反諷他的臉很髒
20.閱讀甲、乙、丙三則敘寫古代女性的詩句, 選出詮釋符合詩意的選項:
甲、越女顏如花,越王聞浣紗。國微不自寵,獻作吳宮娃。
乙、自倚嬋娟望主恩,誰知美惡忽相翻。黃金不買漢宮貌,青塚空埋胡地魂。
丙、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
(A)三詩主角的命運皆與政治相關
(B)三詩中呈現的空間變動, 亦代表三詩主角際遇的轉變
(C)甲、乙二詩以「順時」方式敘述事件, 丙詩則以「逆時」方式敘述事件
(D)甲、乙二詩皆言及主角本身形貌之美, 丙詩則藉「香粉豔」暗示主角之美
(E)甲、丙二詩以「作者」的第三人稱觀點敘述, 乙詩則以「作者化身主角」的第一人稱觀點敘述
【答 案】(AB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甲、出自宋之問〈浣紗篇贈陸上人〉,由「越女顏如花」、「浣紗」、「獻作吳宮娃」可以推知對象是西施。語譯:「越國的女子(西施)如花般的容顏,越王聽到這女子浣紗的聲音。越國國力疲弱,無力自己去寵愛這樣的女子,只好獻給吳王,讓她住在館娃宮,作吳國的美女。」。乙詩出自僧皎然〈王昭君〉,由「美惡忽相翻」、「漢宮貌」「青塚」、「胡地魂」可以推知對象是王昭君。語譯:「她以為自己可以憑藉美色獲得君王對她的榮寵,怎麼知道美麗與醜陋會忽然翻轉。就算有黃金也買不到她昔日在漢朝宮廷中的容顏,最後只好在北方異鄉掩埋她飄盪無依的魂魄。」。丙詩出自張祜〈馬嵬坡〉,由「荔枝」、「馬嵬坡」、可以推知對象是楊貴妃。語譯:「旗幟淩亂,唐玄宗倉惶奔蜀,十分狼狽。跟隨玄宗南逃的大臣少,而投降安祿山的多。地上的塵土已經掩埋了昔日華艷的香粉,她生前愛吃的荔枝似乎還是到了她的墳塋所在馬嵬坡」(A)將西施獻給夫差,昭君和親出塞,楊貴妃被賜死馬嵬坡,三者皆和政治相關。(B)甲詩中的越到吳、乙詩中的漢宮到胡地、丙詩中的「荔枝猶到馬嵬坡。」(荔枝原應送至宮廷)都暗指主角際遇的轉變 (C)三首詩都是順序法。(D)甲詩以「顏如花」,乙詩以「嬋娟」來表主角本身形貌之美,丙詩則藉「香粉豔」暗示主角之美。(E)皆以「作者」的第三人稱觀點進行敘述。
21. 閱讀下文, 選出敘述正確選項:
振保的生命裡有兩個女人, 他說的一個是他的白玫瑰, 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 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 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
(A)以玫瑰帶刺象徵振保對愛情的畏懼
(B)「床前明月光」一方面呈現潔淨的美感,一方面寓託思慕嚮往之情
(C)「蚊子血」、「飯黏子」分別由「紅」、「白」聯想取譬,表達礙眼生厭之感
(D)以「普通人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諷刺男人要求女人從一而終, 自己卻拈花惹草
(E)「娶了紅玫瑰, … …; 娶了白玫瑰, … … 」的排比句, 描述既「喜新」又「戀舊」的矛盾人性
【答 案】(BC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熱烈的情婦(E)「娶了紅玫瑰, … …; 娶了白玫瑰, … … 」暗指「得不到永遠是最好」的意思
22. 閱讀下列秦國君臣的對話, 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商鞅與秦孝公意見一致, 杜摯與甘龍立場相同
(B)秦孝公原有意變法, 但經朝廷大臣討論後決定暫停變法
(C)商鞅、甘龍、杜摯各自援引前代興亡史實, 以強化論辯依據
(D)甘龍的看法近於「照老路走不會錯」, 杜摯的看法近於「請用利益說服我」
(E)商鞅的觀點是: 拘泥舊制是「愚」、「不肖」, 變更舊制才是「智」、「賢」
【答 案】(ADE)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出自《史記‧商君列傳》。原文作: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衛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語譯:孝公任用衛鞅後不久,打算變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議論自己。衛鞅說:「行動猶豫不決,就不會搞出名堂,辦事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功。況且超出常人的行為,本來就常被世俗非議;有獨道見解的人,一定會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後都弄不明白,聰明的人事先就能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謀劃新事物的創始而可以和他們共用成功的歡樂。探討最高道德的人不與世俗合流,成就大業的人不與一般人共謀。因此,聖人只要能夠使國家強盛,就不必沿用舊的成法;只要能夠利於百姓,就不必遵循舊的禮制。」孝公說:「講的好。」甘龍說:「不是這樣。聖人不改變民俗而施以教化,聰明的人不改變成法而治理國家。順應民風民俗而施教化,不費力就能成功;沿襲成法而治理國家,官吏習慣而百姓安定。」衛鞅說:「甘龍所說的,是世俗的說法啊。一般人安於舊有的習俗,而讀書人拘泥于書本上的見聞。這兩種人奉公守法還可以,但不能和他們談論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禮制不同而都能統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聰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約;賢能的人變更禮制,尋常的人被禮制約束。」杜摯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變成法;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換舊器。仿效成法沒有過失,遵循舊禮不會出偏差。」衛鞅說:「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有利於國家就不仿效舊法度。所以湯武不沿襲舊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換舊禮制而滅亡。反對舊法的人不能非難,而沿襲舊禮的人不值得讚揚。」孝公說:「講的好。」於是任命衛鞅為左庶長,終於制定了變更成法的命令。
23. 下列引用《論語》文句詮釋經典名篇的敘述, 正確的選項是:
(A)諸葛亮於〈出師表〉中,充分展現「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的行事態度
(B)蘇轍於〈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表述基於「仕而優則學」的體悟, 進京求師
(C)韓愈〈師說〉中舉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為例,寓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意
(D)蘇軾〈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心理, 等同於「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觀
(E)〈燭之武退秦師〉中, 燭之武深知「及其壯也, 血氣方剛, 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 血氣既衰, 戒之在得」的道理, 故向鄭伯委婉推辭曰: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 無能為也已。」__
【答 案】(A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B)時蘇轍尚未當官(D)「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是說:哀嘆生命是如此的短促,羡慕長江是那樣的無窮無盡。「未知生,焉知死」是說:我們對生都不瞭解,怎麼還能知道死呢?(E)「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是說:孔子指出君子應引以為戒的事: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 無能為也已。」是說:「我在壯年時,尚且不如人;如今老了,實在無能為力。」
第貳部分: 非選擇題( 共三大題, 佔5 4 分)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題號一、二、三。
一、文章解讀( 佔9分)
閱讀框線內王家祥〈秋日的聲音〉中的一段文字, 說明:( 一) 作者對「悲秋」傳統有何看法?( 二)作者認為萬物的心境與四季的轉換有何相應之處?( 三)「真正的聲音」從何而來? 答案必須標明( 一)( 二)( 三)分列書寫。( 一)、( 二)、( 三) 合計文長限150字—200字。
其實季節是萬物心境的轉換; 秋日的天空時常沒有欲望, 看不見一抹雲彩,秋高氣爽似乎意味著心境的圓滿狀態。春日的新生喜悅, 叨叨絮絮到夏日的豐盈旺盛, 滿溢狂瀉; 風雨之後, 秋日是一種平和安寧的靜心, 內心既無欲望也就聽不見喧囂的聲音, 此時真正的聲音便容易出現了; 秋天似乎是為了靜靜等待冬日的死亡肅寂做準備, 曠野上行將死亡的植物時常給我們憂鬱的印象, 所以誤以為秋天是憂傷的季節。也許秋天的心境讓我們容易看見深層的自己, 彷彿這是大地的韻律, 存在已久, 只是我們習於不再察覺。__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
【寫作提示】
(一)作者認為傳統的悲秋,只是人們自己心境的投射。其實秋天也也有寧靜平和的一面,他讓人照見自己,也讓人有機會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二)萬物的心境常隨著四季的景象做一種相應切換,如春的新生、夏的蓬勃、秋的寧靜、冬的凋零,都分別帶給人喜悅、熱情、平和、哀傷的感覺。
(三)真正的聲音來自於平和安寧的靜心,當人的內心處於無欲的狀態時,也就不會受到喧囂的干擾。
二、文章分析( 佔1 8分)
閱讀框線內的文字,說明:( 一)歐陽脩如何藉管仲的言論提出自己的觀點?( 二)顧炎武「自己」所強調的觀點是什麼?( 三)三人( 管仲、歐陽脩、顧炎武)言論所構成的文意脈絡, 呈現何種論述層次? 答案必須標明( 一) ( 二) ( 三)分列書寫。( 一)、( 二)、( 三) 合計文長限250字—300字。
《五代史‧ 馮道傳》論曰: 「『禮、義、廉、恥, 國之四維; 四維不張, 國乃滅亡。』善乎! 管生之能言也! 禮、義, 治人之大法; 廉、恥, 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 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 則禍敗亂亡, 亦無所不至; 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 無所不為, 則天下其有不亂, 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 恥尤為要, 故夫子之論士曰: 「行己有恥。」孟子曰: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 無恥矣! 」又曰: 「恥之於人大矣! 為機變之巧者, 無所用恥焉! 」所以然者, 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 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 是謂國恥。( 顧炎武〈廉恥〉)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與表達的能力
【寫作提示】
(一)歐陽脩借此說明四維是攸關國家存亡的綱紀,然後他再分立禮義與廉恥,再來就聚焦在廉與恥,並用反面來論述,最後說大臣的不知廉恥會讓國家滅亡。
(二)顧炎武在廉恥一文中,特別強調恥,他認為恥為四者的基礎,不知恥,就會不廉,不廉自然就會違逆禮義。而他又特別強調士大夫的無恥更是國恥。在四維之中,顧氏明顯側重士大夫的羞恥心。
(三)三人所構築出的文意脈絡,其實是運用「平提側注」的手法:先平提四維,而後側注廉恥;接著再平提「廉恥」,最後側注在「恥」之一字,並接連引用孔孟的對「恥」的論述,凸顯羞恥心、知恥、恥辱三者關係,顧炎武特別將人人都擁有的羞恥心聚焦在士大夫身上,可見作者對知識份子在亂世中的節操淪喪十分哀痛。
三、引導寫作( 佔2 7分)
2 0 0 9年8月,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驚人雨量,在水土保持不良的山區造成嚴重災情, 土石流毀壞了橋樑, 掩埋了村莊, 甚至將山上許多樹木, 一路衝到了海邊, 成為漂流木。
請想像自己是一株躺在海邊的漂流木,以「漂流木的獨白」為題,用第一人稱「我」的觀點寫一篇文章,述說你的遭遇與感想,文長不限。
【測驗目標】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寫作提示】
一、審題上需先了解「獨白」的意義。文學作品或戲劇電影中經常可見「獨白」,有時人物會獨自抒發內心感情和個人願望的話。本題寫作時切勿用對話的形式呈現,需以第一人稱「我」的觀點敘述。
二、本題是屬於情境寫作,引導文字將「漂流木」界定為因颱風而漂流的山木,並提到這是平日水土保持不良,以致土石流毀壞橋梁,掩沒村莊,造成嚴重災情。因此,寫作時要先設身處地了解情境,想像自己在海上漂流、衝盪的情景,述說內心所產生的恐懼不安,以此推展情節,發揮想像,敘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三、題目要求「遭遇與感想」二者兼顧,除了寫情、寫景外,還可以有人文的關懷和環保的省思等議題。
範例一 漂流木的獨白
剛從幾千公尺的山上衝下來,真是頭暈目眩!其中的土石流雲霄飛車跟瀑布自由落體,倒也夠讓人心驚膽跳的了。現在,我遊蕩在沙灘邊,眼前是一片平靜的狀態。剛剛又有隻海鷗往我身上撒下一塊肥料,難道牠以為我這根垂垂老矣的漂流木可以發芽嗎?
從山上下來的旅程並不平順。土石流往往是個龍蛇雜處的地方,即使我曾是日據時代人人喜愛的紅檜,如今也只能自嘆身處異地,哀怨地唱著:「莫拉克之雨濁兮,可以濯我枝椏。」然而,我卻在河流的上游,遇到自從我身為漂流木以來,最刻骨銘心的一件事。
我感覺到自己被抱住了,似乎是一對母子,母親傷痕累累並緊緊環抱住小孩,小孩雖然毫髮無傷,但身軀卻比我這圓木軀幹還冰冷。我趕緊翻了個身,露出比較容易讓他們抓著的枝椏,還幫他們擋了不少尖銳的岩石。慢慢地,來到了一處較平緩的地方,前方乍現一塊平滑的大石,我想,對這對母子而言,大概就像阿里山的檜木受到晨光的呵護吧!隨著離大石越來越接近,母親勉強地把小孩抱上大石,然而她自己卻被一陣激流衝擊,只好緊緊抱住我,繼續同行。
夜晚悄悄籠罩我們,我從母親焦慮的眼神中讀出了關心和擔憂,她想著不知小孩獲救了沒?卻忘記自己依然處於險境。月光緩緩瀉下,蟋蟀跟青蛙交叉吟唱出最後的安魂曲,突然,我驚覺到,那雙為小孩付出無盡保護、犧牲的手輕輕放開了我。此刻,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夠回頭抓緊她、帶領她靠岸,然而,我卻只能順著河水,繼續我的旅途。
眼前仍有許多問題,等著我一一面對。我該待在這兒等待某位藝術家前來發現我的才華?儘管他永不會知道:「這是一塊具有熱血,曾經跟一對親子緊緊抱過的漂流木。」還是順著海流繼續我的冒險呢?
海浪已經不耐煩的在催促我了。
「再見了!臺灣,我的故鄉。」我輕輕放開緊抓著沙灘的枝條,我想自己真是個有天賦的旅行家。未知的冒險有時寂寞,歡迎各位候鳥們來跟我相伴,但請記得把垃圾帶走。於是,我展開下一場旅途。(建中曹 容)
解說
一、以倒敘手法,述說自己成為漂流木以來的遭遇,途中遇見一對被土石洪流沖刷而下的母子,雖彼此患難與共,卻終究難逃悲慘的命運,令人不勝唏噓;故事結尾採開放式的設計,漂流木選擇繼續冒險的旅程,留給人想像的空間。
二、本篇情境豐富,描繪生動,在學測作文中脫穎而出獲得高分。
佳作二 漂流木的獨白
我躺在沙地上,仰望著澄靜藍天,幾朵飄忽如紗的白雲綴在天邊,飛鳥唱著歌劃過天空,歌聲隨著陽光灑落大地,一切是如此平和而令人喜悅,但裹著身體的溫暖,卻無法抹去我心裡那一層深深的憂傷。在海邊,被浪潮拍打著,我是被遺忘的漂流木。
大地在無聲中甦醒,東方的魚肚白帶來了無限生機,鳥兒停在我的手臂上小憩,對我輕聲的耳語。我驕傲的矗立,頂著一頭蓬鬆的綠髮,迎著風,我和同伴們搖頭晃腦的高聲合唱。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不久,旭日羞怯地躲入雲層中,我望見遠處山的那一頭有片片烏雲如大軍逼進,在一片錯愕中,我和同伴聽見了如戰鼓般的洶湧水聲襲來,來不及反應,剎時間狂暴的河水怒吼著,撲向我們。只見上頭的幾個朋友無力抵抗,最後沒入洪流之中,不見蹤影。我的心中爬滿恐懼,奮力掙扎,無奈力不從心,就這麼成了失了根的孩子。
在滾滾洪水中浮沉,我的內心是一片茫然哀悽,河水在我耳邊湍急流過,激盪出混濁的嘶吼,似乎也在為我哭泣。我像一艘無帆的船,隨波逐流,等待著下次災難的降臨。一路上,我看著岸上哭號逃難的人們,心中燃燒著滿腔的憤怒,痛恨著人類自私地開發,破壞了我堅固的家園,而如今另我不解的是,為何自己必須替人類承擔這滿身的罪孽?這並非我的錯啊!
我就這麼流浪到了海邊,赤裸的身軀沒有任何包覆,失去了秀麗的髮,留下的僅是殘破的軀體。冰冷的浪濤嫌棄我,將我推向岸上,還用浪花拍打我。世上最難受的事,莫過於陷入了絕望的深淵,卻流不下任何一滴淚吧!遠處有幾個人在挑揀著殘敗的枯枝,他們視這樣的醜陋為精緻的美,愚蠢的人類啊!那山林裡壯闊的綠意,豈不是更珍貴嗎?
解說
一、破題即指出自己是被遺忘的漂流木,然後倒述昔日歡樂的情境,接著轉寫遭到狂暴河水侵肆,內心茫然哀淒,兼敘四周慘況,控訴人類的罪孽,終以陷入絕望的境地,點出原先山林綠意的珍貴。就題落筆,旨意鮮明,頗有情致。
二、文字優美暢達,敘述生動細膩,誠屬佳構。
佳作三 漂流木的獨白
漫捲往返襲來的潮水湮沒我的腳趾,側身躺臥在泥濘沙地上,遠方渲染成墨藍的可怖浪潮循狂風起伏,帶著鹽分的海風隱隱刺痛著我那早已烏青的傷口,過分混雜的思緒依舊在腦海裡糾結著……
以往的我生長在海拔兩千公尺的深山裡,沐浴在山濤群起而至的天籟沖刷著聽覺,任且扶老攜幼的獼猴攀爬我的臂膀搖盪嬉鬧,亦或絨球似的雀鳥於我肩頭停歇。漸漸,輕快手腳的靈活獵人們從我指縫間躍過,循著婦女們裊裊炊煙一併到來,區待如茵植被的是人類獳手開墾的田壠,替換鳥獸和鳴的是幼子們的歌聲,自我髮間落下的耀眼陽光親吻著他們的褐色肌膚,像是結穗小麥搖曳風中的金黃色調。於是起先為失去山間好友蹤影而悲傷的我,卻又因此不再寂寞了。
直到那晚,山林間霎時迴盪著狂亂淒然的聲音,萬物紛紛走避,連那可愛人們也躲入房舍哩,徒留稍微透出的燈光顫慄晃動著。一股莫名的預感從我脊樑直竄上腦門。
不久,滾滾動地而來的低鳴驀地發出,由四面八方湧出的泥流撞上毫無防備的我,如把巨斧將我的手筋斬斷,一分為二的劇痛撕裂使我登時啞口,碎石在軀桿上猛地敲擊,砸出不少創口。緊接著,泥流將我連根拔流運載著,人們棲身的小屋輕易的就被旋入其中,讓我連出手拉他們一把的機會也沒有。沿途不時傳來嘎然而止的悲鳴,每聞一次便在我心上劃了千千萬萬刀般痛苦──
循著奪去多少生命的罪惡之流,我被帶到容納一切的汪洋浩瀚。
全身上下四肢百骸都在叫囂著,卻比不上我眼前那一幕幕令人心酸的呼救臉孔。挾著鹼味的雨水湧入我瞇起的眼瞳裡,世間的悲歡生死模糊的失去了界線,灼痛著我的視網膜,淚液與雨水交融在一起從眼眶邊溢出,我不禁放聲長嘯,把一切悲痛及想回到從前的願望託付在陰風裡,傳至有著悲傷顏色的海面上……
解說
一、寫漂流木的遭遇,從往日的繁盛,到山林鉅變,至無可回復的絕望與哀傷,敘寫細膩而真摯,許多無言的控訴,都從絕望與哀傷中透顯出來。
二、鋪寫細緻,層次分明,文筆成熟,卷面亦乾淨潔整。
佳作四 漂流木的獨白
我是頂天立地守護,千年的執著扎根於此;我是一柱擎天,千年的睥睨群倫矗立於此。
山坡是我的眠床,白雲是我的依偎,土地是我的愛戀。從一顆隨風而飄的種子長成今天壯碩雄偉的我,一圈一圈暈在肉體的輪廓記載我的每一個春夏秋冬。我是和大家在林子裡遊戲的,快活而自在著……。直到那一天,風雨交加,似有隻巨大的野獸蜷伏著,伺機而動,不一會兒,設下千萬隻傲人的冷箭,我和大家手勾著手,使勁地將腳往地下伸,咬著牙,瑟縮成一團,無奈迎面的風雨依然刀下不留情,一刀正中我的腰際。
不知道怎了,腰是微微疼著,身是輕輕浮著。回首家園,那是我曾經美麗的眠床嗎?上看曾依偎的白雲,怎麼如此面目猙獰?記得以前聽過老樹們的傳說,說風雨來的時候,委低身子,大家靠在一起就可以渡過了。可是今天怎麼是如此田地?是我不夠虔誠?還是人類太貪心?前陣子掰去山坡的腳踝,前年挖掉山坡的毛髮,大前年剝去山坡的外衣。難怪呀難怪!鳥兒都不再來歌唱,蟲兒不再來探訪。我的家園必須年年遷徙,向內向內再向內移,我都快無立足之地了!
半身浸在水中,我想起那些往事。我怨恨、憤慨,但卻無能為力,我知道我從山坡上滾下來時,壓到好幾戶人家,輾過好幾片沃田。但,親愛的人類,我很抱歉也很憤怒。大自然明明是環環相扣,號為萬物之靈的你們卻藐視這些信條,今天我們一起付出代價了,我沒能守護家園,但,親愛的人類,是你們的予取予求使我失職。心灰意冷了,這樣的姿勢、罪惡還要承受多久?這時我聽見有人來了,是來救我的嗎?怎麼微微聽他們口中說出「林務局的…漂流木…可以拿去賣錢…。」
我自認是安土重遷的。想念以前的美好呀!如今我名符其實地變為一棵沒有年輪的樹,再也無法計數,計數離家的時間和方向。我,不再是頂天立地,只是卑躬屈膝,不再是睥睨群倫,只是苟延殘喘,因為,我只是一株躺在海邊,手無寸鐵的漂流木。
解說
一、先敘寫自己原是一棵擎天的大樹,生活在快樂的天地裡;未幾,風雨交加,雖經掙扎,終遭遷徙,從而議論人類的貪心,成了出售的漂流木,歸結難以回到從前,顯出無限的落寞。全文能扣緊題意,從容下筆。
二、描寫生動,文句流暢,尤以首尾照應相契,甚有情致。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98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
前言‧
今年是「九五課綱」(九五課程暫行綱要)第一年實施,也是大考中心自民國八十三年實施兩階段考試以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九五課綱」在國文考科所凸顯的精神是限定四十篇古文的篇目,這和長期以來大考中心不規範教授課目的理念,有很大的改變。 去年九十七年的學測和指考的命題技術,被推崇為最佳典範,無論是題幹設計或是選項的安排,都十分高妙,似真性強、誘答力高,整體的鑑別力就有很高的信度。由於課程改革,命題範圍遷就四十篇古文的出題比例,造成考題的設計無法開放性的發揮,整體命題技術的效度,顯然比去年遜色。這是值得大考中心去反省與修正之處。
壹‧能力指標分析
學科能力測驗旨在測驗學生的學科能力,所以大考中心在命題上也盡量依據其所訂定的能力指標來命題。以下就本次學測的國文試題對照能力指標,分析其關係:
一、測驗學生基本的語文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字形、字音、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2,16,19
2
詞語、成語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3,17,18,
3
詞性、修辭與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9,20,22
4
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3,4,5,6,7,8,9,10,11,12,13,14,15,21,23
5
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非選一、非選二、非選三
二、測驗學生的中國文學及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中國文學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2
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10,11
3
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4
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8,23
(二)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2
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三、測驗學生的基本治學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收集資料的能力
2
判讀資料的能力
非選一、非選二
3
整合資料的能力
非選二
從以上的題型歸納整理來看,2009學測國文科試題偏重於語文基本能力(包括形音義)及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總體而言,此次試題屬於中間偏易,而非選擇題部分則具有鑑別度。 貳‧國文科試題綜合分析
(一)命題特色
1. 今年的大學學測首度採「九五課綱」(九十五課程暫行綱要)進行命題,也就是九十五 年九 月至九十八 年九 月入學的高一學生,做為「課綱」測驗命題原則的適用對象。「九五課綱」的命題主軸是文白的命題取材比例約為1:1,但也可能文言多於白話,或白話多於文言,兩者之間的差距以不超過5%為原則。文白的命題取材比例的計算,僅限於選擇題及非選擇題中非「作文」的題型(如簡答題),不包含作文。若依此標準來評估此次試題,其中文言的部份是:,5,7,8,9,12,13,17,19,20,23共十一題,佔25分;白話文是1,2,3,6,10,11,14,15,16,18,21,22共十二題,佔28分,所以大致脗合九五課綱比例的精神。
2. 在選文部份,目前依「九五課綱」編纂而審定合格的教科書版本共有五家,為達到命題的公平性,凡四至五家版本的共同選文就被歸類為A級選文,它們既是多數考生所共同修習,所以在命題取材比例上是不受限制的。本次出自四十篇共同選文,在選擇題部分計有8,19,23題,共7.5分,選材包括〈桃花源記〉、〈左忠毅公軼事〉、〈明湖居聽書〉、〈劉姥姥〉、〈始得西山宴遊記〉、〈師說〉、〈台灣通史序〉、〈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赤壁賦〉、〈廉恥〉等十二課;出自論語、孟子的則是第20題,佔3分,所以總共10.5分。非選擇題第一題語譯(出師表)也是四十篇共同選文,佔9分,所以出自四十篇選文共佔19.5分。
3. 本次試題取材廣泛,涵蓋古典詩文、現代詩文、日常語文資訊、流行文化、小說、科普文章、社會評論等。特別是像「海角七號」、「蘇麗文」、「邱淑容」等題材入題,說明了學測的命題材料與人生結合,與社會脈動緊密關連。試題著重判讀、邏輯思辨等思維能力,記憶性題目的比例偏低。
4. 在非選擇題部分,第1題「語譯」,延續九十七年指考所出現的翻譯題-李斯〈諫逐客書〉的命題方式,顯示文字精準的表達能力,是兩階段大考一致的考試重點;第2題「意見闡釋」,則是在鑑別考生議論的表達能力;第3題「引導寫作」,是以文學性的鑑別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完整篇章的雪作能力。值得關切的是,作文第2題與第3題則出現出題命意明顯關連的現象,因為都與逆境挫折有關,如此命題傾向在九十六年學測試題中也有類似情況(非選第2題以晏子使楚作新聞寫作、第三題是「如果當時」),是否這樣的命題方式會成為趨勢仍待後續觀察。
(二)試題缺失:
1. 整體而言,此次試題屬中間偏易其實是有跡象可尋的。雖然學測只是測驗學生的基本能力,但學生畢竟經過兩年多高中語文教育的陶冶,考題與取材都應貼近學生應有的程度,此次試卷中,屬於語文最基本能力的,包括字音、字形、字義、詞義、詞性、量詞等共有19分,幾乎佔了選擇題的三分之一,配分實在太多,反而原應列為測驗目標的「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一題未出,無法呈現考題的文化深度;且選材又太簡易,如1,2,17,18題幾乎是國中生的程度,命題者顯然對於高中老師在教學現場的教學內容不夠了解,導致在選材上抓不到學生應具有的程度與水準,這樣的出題現象,使試題的鑑別度失真失衡,不禁讓人擔心,選擇題題型的檢驗目標,由「程度」指標,淪為「細心度」的指標。
2. 有些考題的選項未經嚴密設計,似真性不足,以至於誘答力太低,十分粗糙,如第3題除(A)選項未見古文遺痕,其他都與古文有關,考生可從此去猜測判讀;第17題(A)(C)選項,選項設計不夠精緻,缺少文化深度,應改以類似或錯誤詞句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才能考出鑑別度;有些選項則有實質超過學生判讀能力之虞,如第11題(D)選項,學生對西洋文學的題材、語言未必都有概念,要學生判讀實在有些困難。
3. 就題意而言,有些是題意不清,如第22題,應將「也採用上述感覺移轉手法」改為「也是採用將聽覺移轉為視覺」敘述,以免引起考生錯誤的理解。
4. 國學常識比例太少,除10與11題題組稍有觸及現代詩的部分外,其他隻字未提,第20題好不容易以論孟為題,卻是以詞性為考點實在令人扼腕。
5. 作文題目「逆境」過度復古,因為在 1982年日大-從挫折中培養勇氣、1994年夜大-逆境與順境皆為類似命題,而大陸也出現類似題目,如2005年大陸中考:逆境一樣心存感激、2006年大陸中考:善待順境挑戰逆境、2007年大陸中考:逆境是一把雙刃劍,其實越通俗的題目越不易寫好,再加上考生的人生歷練尚淺,要寫出具體感人的逆境故事,實在有強人所難之嫌,更何況 文中還限制學生須寫出自己的逆境與如何克服等要點,限制發揮太多,如果能以2007年指考以「探索」為題的命題方式,限制條件少,學生會有更大的寫作空間。
(三)試題疑義:
整份試卷或許最有爭議的應是第16題,目前大考中心公佈答案為ADE或ABDE,然而(C)中的「頭」字是否為「量詞」恐有一番討論,當然就題意所述,量詞應擺在數詞之後、名詞之前,而「一頭」是「整頭」之意,而非「一個頭」之意,所以(C)應該不能選,但也人認為:「漢語的量詞是十分豐富的,而且是常帶有鮮明的形象性。比如『一線希望』,表示希望之微;『一孔之見』,表示見識之淺。」(劉蘭英、孫全洲《語法與修辭》)如此說來(C)的「一頭霧水」,表示疑惑之甚,就與「一線希望」、「一孔之見」用法相似,都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所以也有人認為(C)選項應斟酌開放。筆者認為以這個題目測驗考生對量詞的概念,似乎不夠公允,因為這個題目是必須歸結到字的本義問題,當考生不能理解造字時此字是否為名詞時,就必須查證才能確定,以「艘」字而言,在《說文》中的本義就是指「舟船之名」,它原本就不是量詞,而在「一艘軍艦」中明顯作量詞使用,卻不知大考中心為何在答案上又要開放此選項。
參‧未來趨勢
(一) 從九十七、九十八這兩年學測試題來看,文言白話的比例力求均衡,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尤其今年是首次依據「九五課綱」來命題,考生對於白話文題材的閱讀能力與作答技巧勢必要有所提升,如此才能因應來自各方的題材,這也顯示「課外延伸閱讀」對國文教學與學生閱讀的重要性。
(二) 熟讀四十篇共同選文應是考生的基本功課,這不僅涉及字義辨析、詞性區別、文意理解,還可能牽涉翻譯、評論等,所佔比例不低,由於這個範圍熟讀它不見得有優勢,不讀它一定處於劣勢,聰明的考生應先掌握這些基本分數。 肆、試題詳解
九十八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國文考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佔 54分)
一、單選題(佔 30分)
說明:第1題至第15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文句「」內字音相同的選項是:
(A)呆了半晌,他才從打碎花瓶的震「懾」中回過神來,「躡」著腳步逃開
(B)家屬們難掩悲「愴」,踉踉「蹌」蹌地步入追思會場,悼念王永慶先生
(C)這位部長具專業能力卻缺乏政治手「腕」,以致黯然下臺,令人「惋」惜
(D)奶粉含有毒物質被「揭」發後,政府急謀對策,「遏」止相關製品流入市面
【答 案】(C)
【測驗目標】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ㄓㄜˊ/ㄋㄧㄝˋ(B)ㄔㄨㄤˋ/ㄑㄧㄤ(C)ㄨㄢˋ(D)ㄐㄧㄝ/ㄜˋ
2.下列文句□內依序應填入的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甲、突然聽到這項意外消息,大家面面相□,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應
乙、昨天大伙一連吃了三碗刨冰,仍覺得意□未盡,相約明天再去吃冰
丙、球隊苦練多年,原本志在奪牌,沒想到遭遇其他強勁對手,竟□羽而歸
丁、當香噴噴的紅燒肉一端上桌,大伙便顧不得形象爭相挾取,準備大□朵頤
(A)覷/猶/鎩/快 (B)歔/猶/鎩/塊
(C)覷/尤/鍛/快 (D)歔/尤/鍛/塊
【答 案】(A)
【測驗目標】字形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面面相覷」:互相對視而不知所措。形容人驚懼或詫異的樣子。「覷」:音ㄑㄩˋ,偷看或是看之意。「歔」:音ㄒㄩ,是嘆息、抽氣之意。(B)「意猶未盡」:指興致、意趣尚未滿足。猶:還。尤:特別:(C)「鎩羽而歸」:比喻失意或受挫折而回。「鎩羽」是指鳥傷了翅膀,羽毛脫落。鎩:音ㄕㄚ,摧殘。鍛:音ㄉㄨㄢˋ,將金屬放入火中燒紅,再用鐵錘搥打。(D)「大快朵頤」:指飽食愉快的樣子。朵,動。頤,下巴。朵頤,指動著腮頰欲食的樣子。
3.閱讀下文,根據文中的情境,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 甲、 乙的選項:
清光四射,天空皎潔,甲,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乙,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梁實秋〈雅舍〉)
(A)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地上陰影斑斕
(B)蒼然暮色,自遠而至/地上浮光躍金
(C)竹枝戲蝶,小扇撲螢/樹下芳草鮮美
(D)風雲開闔,山岳潛形/樹下燈焰幢幢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文句鑑賞的能力
【試題解析】「悄然」:是寂靜無聲的樣子。「四野無聲,微聞犬吠」是動態的情境,「坐客無不悄然」是靜態的情境,兩句銜接,流露出寓靜於動的情味。「幽絕」:是指清幽殊絕。「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表示陽光從天上投射到地面形成陰影,所以「陰影斑斕」最能呼應前一句的寫景。因此二句的填寫應以(A)為是。(B)「蒼然暮色,自遠而至」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是說「昏暗的暮色自遠方籠罩而來」;「浮光躍金」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是指「月光在水面上浮動跳躍」(C)「小扇撲螢」化用自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撲流螢」一句;「芳草鮮美」出自陶潛〈桃花源記〉(D)「風雲開闔」出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指「天上風雲分合之狀」;「山岳潛形」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是說「天色陰暗,山岳都潛藏了它們的形體」;「燈焰幢幢」化用自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中的「殘燈無燄影幢幢」一句,是指「燈火搖曳之狀」。
4.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不常其性
耳。(羅隱〈英雄之言〉)
(A)一般人比盜匪更注重衣服、鞋帽的端正整齊
(B)一般人和盜匪一樣,都很容易見利忘義、見財思得
(C)盜匪和一般人的區別,在於他們無法保有謙讓、廉潔的善性
(D)盜匪總是利用人性貪圖物質享受的弱點,引誘一般人迷失善性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盜賊也是人,他們同樣要戴帽穿鞋,同樣要穿著衣服。他們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在於:謙退忍讓的心與正直廉潔的品格,對於這種美好的本性,他們無法長久保持罷了。」
5.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文必本之六經,始有根本。唯劉向、.鞏多引經語,至於韓、歐,融聖人之意而出之,不必用經,自然經術之文也。近見巨子動將經文填塞,以希經術,去之矣。(黃宗羲〈論文管見〉) 備註: 巨子:泛稱某方面的權威人物。希:求。
(A)批評當世文人只知徵引經文,而不能融通聖人之意 權威人物。
(B)強調為文者唯有出入經史,方能與韓、歐等大家齊名 希:求。
(C)分析劉向、曾鞏、韓愈、歐陽脩等人引用經術文字之優劣
(D)說明援經入文的兩種方法:一為多引經語,一為融聖人之意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寫作文章一定以六經為本源,如此才能有所根本。只是劉向、曾鞏多半只會援引經書文字,至於韓愈、歐陽脩,他們能夠融會貫通聖人之意而後以自己的文字表達,不必徵引經書文字,自然也是經術文字。最近看見當世所謂的權威人士,往往將古代經文填塞於文章之中,以求合於經術,其實反而是與經術相距更遠了。」
6. 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當藝術即表現時,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表現了什
麼不能脫離如何表現而存在,如何表現亦不能脫離表現了什麼而存在;表現了
什麼是表現了的內容,如何表現是表現的形式,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嚴密相關
而形成藝術品的整體的和諧。當吾人思考表現了什麼時無可避免地要涉及藝術
美的以外的因素,包括倫理的、哲學的、社會的種種問題,當吾人思及如何表
現時則必然要思及藝術美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姚一葦
《藝術的奧祕》)
(A)從事藝術創作,需要縝密的思維
(B)好的藝術品,講求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C)藝術品必須反映倫理、哲學、社會的種種問題,才有價值
(D)藝術鑑賞方法雖多,但總以表現了什麼為主,如何表現次之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文以:「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作為全文論述的核心,其中「表現了什麼」是指內容,「如何表現」是指形式。文末說「如何表現時則必然要思及藝術美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可見答案是指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故選(B)。
7.閱讀下列甲、乙二詩,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甲、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乙、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A)二詩均藉由描寫景物的變化,具體呈現季節的交替、轉換
(B)二詩均藉由自己和他人態度的差異,深化面對春盡的感傷
(C)甲詩以「猶是春」表示只要心中有春,即令春去亦無須傷感
(D)乙詩以「何須恨」表示四季各有其美,當豁達迎接夏天到來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甲)詩語譯:「現在已是三月末了,雖然春光離我而逝,但我這個苦吟詩人怎麼忍心與春天告別。今晚我既與你共度,希望你我良夜不眠,以流連春光。雖然春天已盡,但只要晨鐘未響,明天起的夏季尚未來到,這依然還是春天啊!」這是一首抒寫送春的七言絕句。首句「三月正當三十日」,說明春日已盡,也點明題目中的「三月晦日」。次句「風光」,即指春光。作者不說送春,而說春光別我,運用擬人手法,顯得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轉,今夜不願夜寐,以與友人共享春夜,以表送別之情。(乙)詩語譯:「節令中的景物互相催促,而後各自展現它新穎的面目,迷戀難捨的男女,仍然執著地想挽留春天。面對花草的凋零,哪裡需要埋怨呢?暗想那群樹蔽蔭的夏木也是適合人的、惹人憐愛的。」乙詩首兩句描寫春天將要離去之時,世人惜春留春之情,後兩句帶出夏日明媚的風光,對季節的交迭表現出欣賞悅納的態度。以上甲乙兩詩都共同以「三月晦日」興發,表現出對春逝不同的態度。
(A)甲詩未藉描寫景物的變化,具體呈現季節的交替、轉換。(B)甲詩無描寫他人態度的差異,乙詩則以「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兩句來描寫態度的差異。(C)甲詩以「未到曉鐘猶是春」表示把握最後的春光,帶有感傷的意味。
8.作者敘事寫人時,常藉由動作的描繪,讓讀者體會言外之意。關於下列文句畫
底線處動作描繪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桃花源記〉:(桃花源居民)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藉嘆惋表達桃花源居民對漁人見多識廣的欣羨
(B)〈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史可法)伏案臥,文方成草。公(左光斗)
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以左光斗毫不猶豫地解下貂裘相贈,暗
示左光斗家境優渥,出手大方
(C)〈明湖居聽書〉: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王小玉)
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
一聲的為是。──藉聽眾在弦音和說書聲之間難以選擇,既凸顯彈弦子者
的技藝高超,更以之烘托王小玉說書的精妙
(D)〈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鴿子蛋),哪裡夾得起來,滿碗裡鬧了一陣,
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
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以下人搶先一步撿蛋,點出
賈府平日待下人苛刻吝嗇,故下人遇美饌則爭食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凸顯桃花源內的居民對世事變化的慨嘆。(B)表現左光斗惜才、愛才之心。(D)以劉姥姥的貧儉與賈府的奢豪作鮮明的對比。
9. 下列是一段古文,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古之善攻者, 不盡兵以攻堅城, 善守者,
甲、盡兵以守敵衝, 則兵不分, 而彼間行襲我無備,
乙、夫盡兵以攻堅城, 則鈍兵費糧而緩於成功,
丙、故攻敵所不守,
丁、不盡兵以守敵衝,
守敵所不攻。( 蘇洵〈攻守〉)
(A)甲丙丁乙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乙甲丙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修辭運用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古時候善於進攻作戰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來攻打防守堅固的城池;善於防守城池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於守備敵人出擊的地方。 把全部兵力用来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就会挫伤士兵的锐气,浪费粮食军备,因而延缓取胜的时期;把全部兵力用于防守敌人出击的地方,那样士兵就不能再分开作战,敌人就会秘密行动,偷袭我们没有设防的地方。把全部兵力用來攻打防守堅固的城池,就會挫傷士兵的銳氣,浪費糧食軍備,因而延緩取勝的時期;把全部兵力用於防守敵人出擊的地方,那樣士兵就不能再分開作戰,敵人就會祕密行動,偷襲我們沒有設防的地方。所以说,进攻时应该攻击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时也应该防守敌人所不攻打的地方。所以說,進攻時應該攻擊敵人不設防的地方,防守時也應該防守敵人所不攻打的地方。」前文既是「善攻者,不盡兵以攻堅城」,故後文「善守者」宜接(丁)「不盡兵以守敵衝」;末句「守敵所不攻。」,故可知上接(丙)。故答案選(D)。作答本題時能掌握作者「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答案就昭然若揭了。
10-11為題組
閱讀劉大白〈西湖秋泛〉, 回答10-11題。
蘇堤橫亙白堤縱:
橫一長虹, 縱一長虹。
跨虹橋畔月朦朧:
橋樣如弓, 月樣如弓。
青山雙影落橋東:
南有高峰, 北有高峰。
雙峰秋色去來中:
去也西風, 來也西風。
厚敦敦的軟玻璃裡,
倒映著碧澄澄的一片晴空:
一疊疊的浮雲,
一羽羽的飛鳥,
一彎彎的遠山,
都在晴空倒映中。
湖岸的, 葉葉垂楊葉葉楓:
湖面的, 葉葉扁舟葉葉篷:
掩映著一葉葉的斜陽,
搖曳著一葉葉的西風。
10. 下列關於本詩的敘述, 錯誤的選項是:
(A)新詩格律自由, 未必押韻; 本詩則明顯押韻
(B)本詩深具文人雅士傷春悲秋、感時憂世的情懷
(C)本詩善用疊字, 句型亦多排比複沓, 富節奏感與韻律感
(D)本詩將蘇堤與白堤喻為長虹, 將湖水喻為軟玻璃, 視覺意象鮮明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詩只是表現詩人秋天泛舟的悠閒心境,並無傷春悲秋、感時憂世之嘆。
11. 民國早期剛發展的新詩,曾出現多種不同寫作路線的嘗試。上引劉大白( 西元1880-1932)的詩作, 最適合做為何種寫作路線的例證?
(A)文字樸素無華, 重視反映社會現象
(B)詩意朦朧恍惚、神秘幽晦, 頗難理解
(C)句式、押韻均近於詞曲, 頗具古典氣息
(D)題材、語言均受西洋文學影響, 異於傳統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著重在描寫詩人眼目所見的景色,並無反映社會現象。(B)詩意清楚,理解容易。(C)本詩的押韻情形與疊字、排比、複沓的句式,與詞曲相近。(D)題材、語言均受古典文學的影響,接近傳統。
12-13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2-13題。
吾官鎮遠, 嘗睹於物, 得三戒焉。虎性饞, 不擇肉而食, 有羊牧崖上,虎
攫之, 羊負痛墮地死, 虎隨之; 虎墮地, 不死而重傷焉, 竟為鄉人所斃。蝎虎亦性饞,蝎虎緣壁行,入燕巢以食其雛,雛負痛墮地,蝎虎隨之;雛在地飛躍,家人為送入巢, 蝎虎不能動, 雞食之。蟻亦性饞, 凡物有大於己者, 皆負致以行,務入其穴乃止,有蚓出穴,蟻群嘬之,蚓負痛,宛轉泥沙中,卒莫能制蚓; 鴨出欄, 并食之。
夫虎貪食羊, 不知羊死而身斃; 蝎虎貪食燕雛, 不知燕雛得全而己不免;
蟻貪食蚓, 不知與蚓并為鴨所食。嗟夫! 利者, 害之所伏也;得者, 喪之所倚也。為饞不已者, 可以戒矣! ( 周瑛〈饞戒〉)
蝎虎:又名守宮、壁虎。
蝎亦作「蠍」。
12.下列關於本文內容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文中所稱的三戒,即以羊、蝎虎、螞蟻為戒
(B)羊原本在崖上吃草,後來被老虎撲攫、吃掉
(C)蝎虎爬進燕巢想吃雛燕,結果反被母燕吃掉
(D)螞蟻想吃掉蚯蚓,卻和蚯蚓一起被鴨子吃掉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我在鎮遠當官時,曾親眼看到三個東西,得到三個警戒。老虎生性貪吃,對於肉食往往不加選擇就吃了,羊本來在山崖上吃草,老虎就抓牠,羊受傷後掉到地上死了,虎也隨羊掉在地上,老虎雖然掉到地上沒死,但也受了重傷,最後就被鄉里之人擊斃而死。壁虎也很貪吃,壁虎沿著牆壁而走,進入燕巢而吃小燕,小燕受傷掉在地上,壁虎也隨小燕掉在地上;然而小燕在地上還能飛躍,家人將牠送入燕巢,壁虎卻無力動彈,最後雞吃了牠。螞蟻也很貪吃,牠看到凡是大於自己的事物,都要背負而走,而且一定要走到自己的洞穴才要停歇,這時有蚯蚓爬出洞穴,一群螞蟻就想要咬牠,蚯蚓受傷,在泥沙中翻來覆去,螞蟻也無法制服蚯蚓,最後鴨出了鴨欄,就將牠們一起吃掉。
老虎性貪而吃羊,卻不知羊已經死了,結果老虎被人擊斃而死;壁虎性貪而食雛燕,卻不知小燕免於一死,而自己卻難逃死劫;螞蟻性貪而食蚯蚓,卻不知最後與蚯蚓一起被鴨所吃。唉!利益的背後潛藏著禍害;獲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死亡。老是貪心不已的人,可以以此為戒啊!
【按:鎮遠:縣名。位於貴州省東部,地居鎮陽江北岸,形勢扼要,交通便利,為黔東門戶,民物殷繁,為全省之冠,舊為鎮遠府治。
1. 嘬,音ㄔㄨㄞˋ,叮、咬。】
依照文意,本題(A)三戒是以虎、蝎虎、螞蟻為戒。(B) 由「有羊牧崖上,虎攫之,羊負痛墮地死。」可知羊是墮地而死,非虎撲攫吃掉。(C)由「蝎虎不能動,雞食之。」可知因為蝎虎因貪食燕雛反讓自己身受危險,而被雞吃掉。
13.下列關於本文的鑑賞分析,錯誤的選項是:
(A)本文結構是先敘事後說理,藉動物故事論理,顯得更具體生動
(B)本文敘事部分是先分述,後總結;說理部分則是先總說,後分論
(C)本文敘事說理緊扣篇題,以「饞」字貫串全文,以「戒」字前後呼應
(D)本文目的在警惕人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與得,而忽略了潛藏的危險
【答 案】(B)
【測驗目標】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文以「先敘後論」來鋪陳。第一段敘事部份採「分述法」;第二段說理的部分先「分論」,後「總說」。
14-15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 14-15題。
認識糖尿病的人,一定都知道胰島素的重要。這個激素幫助細胞儲存醣類和脂肪以提供能量。當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或者對它有異常反應(第二型糖尿病),就會發展成許多循環系統和心臟方面的疾病。但最近的研究顯示,胰島素對大腦也很重要 ──胰島素異常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如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長久以來,科學家相信只有胰臟會製造胰島素,而中樞神經系統完全沒有參與。到了 1980年代中期,幾個研究團隊在大腦發現了胰島素。顯然這個激素不僅可以通過血腦障壁,大腦本身也能少量分泌。
接下來,科學家又發現胰島素對於學習和記憶很重要。例如:受試者在注射或吸入胰島素之後,對於回憶故事情節和其他記憶能力馬上增強了;而擅長空間記憶測試的大鼠比起慣於靜止的大鼠,腦部也含有較多的胰島素。
這些觀察結果讓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病理學家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和同事聯想到:大腦的胰島素是否和阿茲海默症有關?因為阿茲海默症會造成嚴重的記憶喪失。他們比較了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胰島素的含量,發現和學習以及記憶有關的神經區域中,健康者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四倍。
根據這個結果,蒙特認為:「阿茲海默症患者也可能有一般糖尿病的問題」,她甚至把阿茲海默症當成是「第三型糖尿病」。因為有血腦障壁的連通,大腦胰島素的含量,其實也反映了身體其他部位的含量,故 2002年一份關於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報告更進一步指出:,這些患者的記憶與學習問題也比較多。(改寫自 Melinda Wenner著,林雅玲譯,〈大腦也會得糖尿病〉)
14.依據上文,自1980年代中期至神經病理學家蒙特這段期間,關於胰島素的科學研究進程是:
甲、發現大腦會分泌胰島素
乙、發現糖尿病導因於胰島素分泌異常
丙、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胰島素含量低
丁、發現記憶力好壞與大腦胰島素分泌多寡有關
(A)甲→乙→丁 (B)甲→丁→丙 (C)乙→甲→丁 (D)乙→甲→丙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第二段提及1980年代中期,研究團隊在大腦發現了胰島素。第四段述及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病理學家蒙特與同事聯想到阿茲海默症會造成嚴重的記憶喪失。第五段說明發現胰島素對於學習和記憶很重要。所以,發展的次第應為「甲→丁→丙」。
15.在1980年代中期以降的科學研究基礎上,文末所述 2002年關於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報告,基於「大腦胰島素的含量,其實也反映了身體其他部位的含量」,獲得的結論(即文末內)最可能是:
(A)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可以透過胰島素注射獲得改善
(B)糖尿病患者的症狀,無法透過胰島素注射獲得改善
(C)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低
(D)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從「他們比較了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胰島素的含量,發現和學習以及記憶有關的神經區域中,健康者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四倍。」可以推知,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
二、多選題(佔 24分)
說明:第 16題至第23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皆不倒扣,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得3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1.5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不給分。
16.中文「量詞」如「一輛車」、「一棵樹」的「輛」、「棵」,通常置於數詞之後、
名詞之前,不單獨使用。但有些詞原本不是量詞,如「一杯水」、「一碗飯」中
的「杯」、「碗」,原為名詞,卻借用為量詞。下列選項「」內的詞,何者屬於
名詞借用為量詞?
(A)一「葉」扁舟 (B)一「艘」軍艦 (C)一「頭」霧水
(D)一「盞」熱茶 (E)一「床」棉被
【答 案】(ADE或ABDE)
【測驗目標】詞語結構的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 (A)「葉」本義為「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可借用為「計算小船的單位」或「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B)「艘」,若據說文解字的說法應是「舟船總稱」,此處作為「計算船隻、艦艇的單位。」符合名詞借為量詞之概念。「艘」字的名詞義,超出高中生常識的範圍,故未選亦給分(C)此處「一頭」為「全頭」之意,因為「一」非數字,所以「頭」非作量詞使用。(D)「盞」本義為「小而淺的杯子」,此處作為「計算燈或飲料的單位。」借為量詞使用。(E)「床」本為「坐臥的器具」,此借用為「計算被褥、毛毯等的單位。」。按:本題不需要辨別「」內的字做名詞或量詞使用的先後問題,只需要判斷在各選項詞語中,「」內的字是否為量詞,又是否可做名詞使用,即可選出答案。
17.閱讀下列章君雅、柯學面的對話,選出填入內正確的選項:
章君雅說:我弄璋囉,恭喜我吧!
柯學面說:弄璋?那麼古典!就說 (A)不就好了!
章君雅說:喂!你是國文老師耶!好像還有更古典的,叫夢什麼?
柯學面說:叫 (B) 。現在很少用這個詞了。
章君雅說:我的朋友後天開演奏會,我叫花店在花籃上寫「彤管流芳」可好?
柯學面說: (C) !
章君雅說:那 (D) 呢?
柯學面說:嗯,不錯啦,但何必賣弄呢?用「演出成功」就好啦!
章君雅說:唉!以前學一堆題辭,拿來用一下嘛!
柯學面說:那就用明白大方的吧!像結婚紅包寫「珠聯璧合」是很有水準啦,
但寫 (E) 也不錯啊!
(A)生兒子 (B)夢熊 (C)很好啊
(D)「餘音繞梁」 (E)「百年好合」
【答 案】(ABDE)
【測驗目標】詞語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B)「夢熊」:是生男孩的預兆。 (C)「彤管流芳」是哀輓女喪之詞。(D)「餘音繞梁」:形容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E)「百年好合」:祝人夫妻感情長久不變。通常作為結婚誌喜的賀詞。
18.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成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一顆鑽石鑲在這樣精緻的名錶上面,果然如白圭之玷般耀眼
(B)合歡山的皚皚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陽春白雪般的晶瑩
(C)這位舉重選手一次就舉起兩百公斤的重量,不愧是能白手起家的大力士
(D)人的一生短暫如同白駒過隙,因此,對於名利得失,實在不必斤斤計較
(E)當年他財產上百億,如今卻負債累累,唉!世事真如白雲蒼狗,變化難測
【答 案】(DE)
【測驗目標】詞語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A)「白圭之玷」:指白玉上面的瑕疵,後用以比喻完美的人、事、物上的一點小缺失。(B)「陽春白雪」:本指較為深奧難懂的音樂,是相對於通俗音樂而言。後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C)「白手起家」:指沒有任何依恃而獨立興起家業。 (D)「白駒過隙」:指馬從洞孔前一下子就跑過去。後用以比喻時間過得很快。(E)「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19.下列各組文句「」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C)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D)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E)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
「焉」
【答 案】(ABC)
【測驗目標】辨識詞義的能力
【試題解析】(A)沿著。(B)坐下。(C)難道。(D)往/無義的語助詞。(E)如何/之(代名詞)。
20.下列文句「」內的詞語,前後詞性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
(B)《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C)《孟子‧萬章》: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D)《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E)《孟子‧梁惠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
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答 案】(AC)
【測驗目標】辨識詞性的能力
【試題解析】(A)動詞。(B)動詞/名詞。(C)名詞。(D)語助詞/動詞。(E)名詞/動詞。
21.閱讀下文,推斷該文作者認為電影《海角七號》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為何?
「你看《海角七號》了沒?」近來成了全國性的見面問候語。在電影中,
導演魏德聖很贊同且體恤鄉下小民那些充滿漏洞、微有破碎的生活調調,像騎
機車不戴安全頭盔,像與交警一言不合可以互練摔角,像郵件送不完竟堆置在
家裡。而能妙手偶得這樣的情節,導演便需天然具備這種「容許」的氣質
—— 茂伯(戲中的老郵差)執意擔任臺上一名樂手,他容許;水蛙(戲中的機車行員工)暗戀老闆娘,他容許;友子(女主角)在阿嘉(男主角)家裡住一晚,
輕手輕腳下樓梯,阿嘉的媽媽瞧見了,笑了,導演讓這個媽媽也容許。若有一
件創作,可以帶著大家去犯一些不傷大雅的小錯,那麼這創作的欣賞者或參與
者必定很踴躍,並且參加之後猶很感激。(改寫自舒國治〈為什麼全臺灣瘋《海
角七號》〉)
(A)導演揭露鄉下小民遭受不平等待遇的辛酸
(B)演員們以充滿漏洞、製造笑料的方式演出
(C)全片由破碎而不連貫的劇情串接,新奇有趣
(D)劇中鄉下小民偶有小錯的生活小節,得到包容與諒解
(E)觀眾對隨興生活的憧憬,透過劇中人物的生活調調暫得滿足
【答 案】(DE)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作者並無此意。(B)「充滿漏洞」是指鄉下小民的生活調調,而非指演員的表演方式。(C)「微有破碎」也是指鄉下小民的生活調調,而非指「破碎而不連貫的劇情」。
22.寫作時,將某一種感官的感覺描寫,代之以另一種感官的感覺描寫,這種感覺轉移的手法,往往可以強化表達效果。如洛夫〈西貢夜市〉:「嚼口香糖的漢子
/把手風琴拉成/一條那麼長的無人巷子」,即以視覺上「狹長空蕩的巷子」,
來描寫「手風琴」彈奏的聲音。下列文句畫底線處,也採用上述感覺移轉手法
的選項是:
(A)對著這細雨的黃昏/靜靜的城角/兩排榕樹掩映下的小街道
(B)他把今年在對面山上/裝進錄音機的蟬聲/拿出來/讓孩子們/烤火
(C)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D)走在春日喧囂的山林小徑上,耳畔清靜,蹲下來,卻能看見熱鬧鼎沸的聲音
(E)在西峰入口,那兒有一叢早開的野牡丹,正挺著四、五朵紫紅的花,精神奕奕地迎向北方,異常豔麗
【答 案】(BD)
【測驗目標】修辭的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A)視覺摹寫,無移轉情形(B)聽覺(噪耳的蟬聲)移轉為膚覺或觸覺(烤火-火的溫暖和)(C)「軟泥上的青荇」既有視覺摹寫,又有觸覺摹寫;「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既有視覺摹寫又有觸覺摹寫,並無移轉情形(D)聽覺(熱鬧鼎沸的聲音)轉視覺(看見)(E)視覺摹寫,無移轉情形。
23.下列關於古代士人在其文章中展現襟抱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范仲淹〈岳陽樓記〉以「遷客騷人」和「古仁人」對照,顯示自我「先天
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
(B)歐陽脩〈醉翁亭記〉以「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陳述個人不以貶謫為意,而能樂民之樂
(C)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認為「文者,氣之所形」,故歷覽名山大川,
求謁賢達,藉以充養其氣,宏博其文
(D)蘇軾在〈赤壁賦〉中藉「蘇子」與「客」討論水與月的「變」與「不變」,
申明其濟世之志絕不因憂患而改易的態度
(E)顧炎武〈廉恥〉藉顏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的自警自戒,與「閹然媚
於世者」對比,寄託自我處身明清易代之際的選擇
【答 案】(ABCE)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D) 「蘇子」藉水與月的「變」與「不變」,表現出對生命的隨緣自適,屬於「生命安頓」的闡發,與「濟世之志」無關。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共三大題,佔54分)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題號一、二、三。
一、語譯(佔 9分)
請將框線內的文言文譯為語體文,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諸葛亮〈出師表〉)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
【試題解析】範例:語譯:「皇宮、宰相府都屬於同一個行政體系,賞善罰惡,不應該有不同的標準。如有做壞事、觸犯法令科條,以及盡忠職守行善之人,都應該交付主管的官員,論定他們該受到的刑責或獎賞,以來彰顯皇上公平開明的治國之道,不應偏袒徇私,使得皇宮、宰相府產生不同的法制。」
二、意見闡述(佔 18分)
請綜合框線內的兩個事例,提出你的看法。文長限 250字—300字。
(一) 蘇麗文在北京奧運跆拳道銅牌爭奪賽中,強忍左膝受傷之痛,十一次倒下仍奮戰到底,令全場動容。回國後,數所大學爭取她擔任教職。
(二) 邱淑容參加法國 18天超級馬拉松賽,途中腳底破皮受傷,仍堅持跑完全程。送醫後,因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右腳截肢,左腳腳趾摘除。
【測驗目標】判讀資料的能力與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寫作提示】本題要求考生綜合這兩則事例,然後提出看法,所以學生須歸納出這兩則事例中的同異處。首先這兩則事例都表彰出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受傷而堅持下去的精神。所以若從動機論,這兩則都有「忠於運動員」的精神;其相異處是結果不同,蘇麗文雖有左膝之傷,堅持之下卻無難以挽回的遺憾,然而「超馬」媽媽卻因此失去右腳以及左腳腳趾。若從結果論,這兩則事例啟示著人們,即使是在堅持時仍須有抉擇的智慧,像大陸選手劉翔舊疾復發,宣佈退賽,雖然未必受到諒解,但也是專業的一部分,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也應有足夠的智慧來判斷自己的狀況,畢竟在應該放棄的時候放棄,也是勇敢的表現。
98學測 參考範例 意見闡述(一)蘇麗文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動容,她不放棄最後的一絲機會,爭取自己和國家的榮耀。不願意將自己長時間的努力付之一炬,最後雖然輸掉了,但他不放棄任何希望,十一次仆倒十一次爬起,咬緊牙關和血吞,沒有生命危險之虞,這種堅持到底不退縮的無畏勇氣,是有智慧又難能可貴的。邱淑容雖然也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但是她腳底磨成重創,隨時有蜂窩性組織炎之虞,自己心知肚明,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她的選擇可謂無畏橫逆,但並。若只是一場比賽,和整個職業生涯來比,放棄一場又算得了什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她不夠理性的堅持,從此葬送了運動生涯,是不合乎中道之舉。執著於目標,努力向前邁進,是可敬的精神。但有時候,過度執著又缺乏彈性,則是可議的。蘇麗文強忍著痛楚,奮戰是她能力範圍內的極限,完成自己的極限是一種昇華。邱淑容帶傷且有生命之危,這種條件跑完全程並不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或許跑完全程、努力不懈、堅持到底算是止於至善的正道;但過與不及都是不恰當的,中道也有它必須考量的價值。拿捏與衡量,或許就像是選擇忍痛奮戰一樣,需要更高的智慧。(楊 震)98學測 意見闡述(二)從上述的兩個事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堅持。但是前者的堅持,感動了全場,甚至全世界,並且使得蘇麗文在回國之後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相較於前者,後者也許也感動了許多觀眾,但是邱淑容的堅持,卻使她跑完全程後,右腳截肢、左腳腳趾摘除,她的長跑運動生涯從此斷送。其實兩者的堅持沒有多大差異,都有著放手一搏的企圖心,同時也都有造成肢體殘廢的可能性,以及一舉成名的機會,只是蘇麗文比邱淑容幸運許多,她的堅持所帶給她的正面效益遠大於負面效益;換言之,若是一個不慎,蘇麗文也有可能走上邱淑容的命運,因為堅持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傷害與後遺症。堅持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力量。但是,堅持到何種程度,卻必須由自己審慎評估。否則,不顧一切的堅持,可能導致一種搏命的心態。失去理性的堅持,其負面效益是難以想像的。(徐煒甯)
三、引導寫作(佔 27分)
人生有如一條長遠的旅途,其間有寬廣平坦的順境,也有崎嶇坎坷的逆境。你曾經遭遇到什麼樣的逆境?你如何面對逆境,克服逆境?請以「逆境」為題,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論說或抒情,文長不限。
【測驗目標】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寫作提示】從題幹的敘述中可以推知,本文用以「勵志」的企圖十分明確,在寫作時應著重自我經驗的鋪陳說明,包括所遭遇的逆境與面對克服之道,所以「記敘」成功與否,是本題寫作的重要關鍵。進行寫作時,所舉逆境不宜過多或歧出,以單一、完整、結實的素材為宜,以小見大,方能凸顯情感與思想的深度,並可在文中對比出「逆境」與「順境」中心境的不同,最後文章須有將逆境歸結昇華到心靈境界,引導出一股正向的力量,相信就會是一篇感染人心的佳作。
98學測 參考範例:逆境(一) 一連串規律的喘氣聲越來越靠近,背後一個身材壯碩的藍衣選手緊追不捨,揮汗如雨的他,速度明顯超出我。心裡估計:比賽約莫進行七八成了,最後五圈可能是關鍵。我繼續跑,順著我自己規劃的節奏,使勁地往前跑,一如往前的前進。 喘息聲越逼越近,伴隨著「啪!啪!」的腳步聲,他慢慢從我右邊移過。我幾乎能感覺到腎上腺素激烈的作用,烈日炙豔、強光刺眼,摧折我的身體前進。焦慮渾沌了我的思緒。在我眼中,除了紅色跑道,只有緩緩前進的藍色身影,規律地在我眼前上下震盪。 身影離我愈來愈遠,雖然緩慢,距離在漸漸拉開當中。心想:再這樣下去,我毫無反擊機會!焦慮和豔陽,持續並且加速地凌遲著我的身軀,理智漸漸從我腦中一絲絲地消褪。 儘管我知道,打亂節奏有多麼不智,我決定加速。藍色身影不再遙不可攀,在一大段距離外繼續穩定飄移。感覺愈來愈近,我難以觀察出我的速度有多快,我想我確知:我持續和藍衣在拉近距離中。 這一圈,我大概縮短了兩秒吧!我自忖著。藍衣屢屢回頭看著不斷逼近的我,他步伐有點亂,我故作鎮定,我眼神放出自信,連表情都顯得從容。加油聲越來越大,同學統統圍到場邊,死命地吶喊著!「○○!加油!○○,加油!」我的身體正以不正常的速度消耗著,小腿痠了,雙手使命的擺動,同學期待的眼光蜂擁而至。 不知不覺,大步前進已經不再需要思考。進入最後兩圈了。我仍然追不上那個藍影,藍影愈來愈小。我提早開始衝刺,同學的加油聲一陣高似一陣,脫去上衣的、拿著外套的……瘋了似的揮舞著,每個在眼前閃過的熟悉的眼珠子,都快擠出來了!撞牆般的痛覺強悍的在我身上作用,扭曲、糾結、拉扯……瞇著眼,我的身體對我提出警告。…痛…痛…痛…… 最後一圈了,腳步散亂,越來越沉重。累積的乳酸提示我的肌肉,無法如此迅速提供能量。但我絕對知道,減速之後就不能再加速了。藍影也開始衝刺,他肌肉結實,他眼神武勇,他加速的過程中,我持續向他逼近。 五公尺…三公尺…,最後直線衝刺中……操場瘋狂了,跑,再跑!衝,再衝!眼看著我就要逆轉了,我肩碰到他的肩了!…… 「贏了!贏了!……」藍影硬是早我半步衝過終點線。 我倒在地上,失意無比。教練喜出望外告訴我,我破了我自己的記錄! 呼吸依然急促,我彎著腰,兩隻手拄著膝蓋,微微抬起扭曲的臉,遠處,同學們朝我這個方向奔來,……。(楊 震) 98學測 逆境(二) 那是一段令人忐忑不安的日子,現在想起來仍會冒出一身冷汗,畢竟沒有人希望做虧心事被揭穿,但做虧心事不被揭穿更是折騰。 那是國中一年級的事了,記得每次小考,導師都規定我們要把當天成績寫在聯落簿上,請家長簽名。當時我的生物科奇差無比,縱使回家死盯著課本,也無法期待腦筋中有什麼新思維繁衍出來,但分數是殘酷無情的,家裡父母嚴厲的責備,更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槌,狠狠地打在我心上。 八十幾,七十幾,……終於有一天,它掉出了及格的邊緣。下方是逃避的湍流,而我是抓著那塊懸岩的受難者。我該努力的向上爬,向崖上的父母承認自己的短處?還是放手讓自己掉進這逃避的急流?最終我做了件令自己意外的窘事:「在聯絡簿上竄改分數。」 導師蓋完章,當天放學回家,我隨即塗掉那難看的「五十七」,寫上醜陋的「八十二」。回家,一如往常的美好,天真愚蠢的我,仍以為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地騙過了父母,這是天衣無縫的騙局,心想自己真是個鬼才!可是,內心仍然有種莫名的漩渦在打轉,一點一滴地滴在我的良心湖,漣漪一層又一層向內陷落,我的心載浮載沉,氣喘不過來……爸媽沒作聲。騙過了……心裡暗自竊喜。 隔天早上,早自習當頭,教室跟往常一樣,一片死寂,跟黑板上那兩個大字──「安靜」,十分搭調。……忽然,班導師唱叫了幾名同學的座號,右手一揮,到走廊集合,萬萬沒想到我也廁列其中。走到人煙稀少的角落,老師把藏在背後的聯絡簿端了出來,扶了扶老花眼鏡,他眼神射出第一道嚴肅的光,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一群昨夜竄改分數的現行犯,在冷颼颼的早晨一人挨了一下板子。「我已經跟你們的家長報備過了!」說完,他拿出幾張悔過書,叫我們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否則記過是免不了的。模糊的印象中,當天我回家進門後,像隻躡手躡腳的老鼠,靜悄悄的,直到坐在沙發上的母親打破了沉默。……母親上了我一課。我學著擦拭著媽媽所說的:一擦就亮的良心。 我很後悔,為了一張考卷,竟然出賣了自己的人格,內心深處,自己把自己形塑成一個「天才犯罪者」,但到頭來只不過是黃粱一夢,現實將我拉回逆境,拉回這屬於我捅出來的大簍子。我面對的,是自己赤裸裸的錯誤;我克服的,是自己不願低分的虛榮,不願被數落的狂妄;而我最後所調適培養的,則是個韜光養晦的自己,是個穩健踏實的戰士。 上蒼在我人生舞臺上安排這個橋段,是讓我清醒的逆風。風起風落之後,我學會結結實實的走良心的路。同時讓我在良心的森林裡,一棵一棵地種下善念的根苗。我想,我該好好的扮演好這場「逆境」的主角,在人生舞臺的燈光尚未黯淡之前,走下去,持續穩當地走下去……。(王 瑋) 以蕭新玉老師九八學測題型分析為底本製作
今年是「九五課綱」(九五課程暫行綱要)第一年實施,也是大考中心自民國八十三年實施兩階段考試以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九五課綱」在國文考科所凸顯的精神是限定四十篇古文的篇目,這和長期以來大考中心不規範教授課目的理念,有很大的改變。 去年九十七年的學測和指考的命題技術,被推崇為最佳典範,無論是題幹設計或是選項的安排,都十分高妙,似真性強、誘答力高,整體的鑑別力就有很高的信度。由於課程改革,命題範圍遷就四十篇古文的出題比例,造成考題的設計無法開放性的發揮,整體命題技術的效度,顯然比去年遜色。這是值得大考中心去反省與修正之處。
壹‧能力指標分析
學科能力測驗旨在測驗學生的學科能力,所以大考中心在命題上也盡量依據其所訂定的能力指標來命題。以下就本次學測的國文試題對照能力指標,分析其關係:
一、測驗學生基本的語文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字形、字音、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2,16,19
2
詞語、成語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3,17,18,
3
詞性、修辭與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9,20,22
4
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3,4,5,6,7,8,9,10,11,12,13,14,15,21,23
5
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非選一、非選二、非選三
二、測驗學生的中國文學及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中國文學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2
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10,11
3
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4
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8,23
(二)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2
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三、測驗學生的基本治學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收集資料的能力
2
判讀資料的能力
非選一、非選二
3
整合資料的能力
非選二
從以上的題型歸納整理來看,2009學測國文科試題偏重於語文基本能力(包括形音義)及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總體而言,此次試題屬於中間偏易,而非選擇題部分則具有鑑別度。 貳‧國文科試題綜合分析
(一)命題特色
1. 今年的大學學測首度採「九五課綱」(九十五課程暫行綱要)進行命題,也就是九十五 年九 月至九十八 年九 月入學的高一學生,做為「課綱」測驗命題原則的適用對象。「九五課綱」的命題主軸是文白的命題取材比例約為1:1,但也可能文言多於白話,或白話多於文言,兩者之間的差距以不超過5%為原則。文白的命題取材比例的計算,僅限於選擇題及非選擇題中非「作文」的題型(如簡答題),不包含作文。若依此標準來評估此次試題,其中文言的部份是:,5,7,8,9,12,13,17,19,20,23共十一題,佔25分;白話文是1,2,3,6,10,11,14,15,16,18,21,22共十二題,佔28分,所以大致脗合九五課綱比例的精神。
2. 在選文部份,目前依「九五課綱」編纂而審定合格的教科書版本共有五家,為達到命題的公平性,凡四至五家版本的共同選文就被歸類為A級選文,它們既是多數考生所共同修習,所以在命題取材比例上是不受限制的。本次出自四十篇共同選文,在選擇題部分計有8,19,23題,共7.5分,選材包括〈桃花源記〉、〈左忠毅公軼事〉、〈明湖居聽書〉、〈劉姥姥〉、〈始得西山宴遊記〉、〈師說〉、〈台灣通史序〉、〈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上樞密韓太尉書〉、〈赤壁賦〉、〈廉恥〉等十二課;出自論語、孟子的則是第20題,佔3分,所以總共10.5分。非選擇題第一題語譯(出師表)也是四十篇共同選文,佔9分,所以出自四十篇選文共佔19.5分。
3. 本次試題取材廣泛,涵蓋古典詩文、現代詩文、日常語文資訊、流行文化、小說、科普文章、社會評論等。特別是像「海角七號」、「蘇麗文」、「邱淑容」等題材入題,說明了學測的命題材料與人生結合,與社會脈動緊密關連。試題著重判讀、邏輯思辨等思維能力,記憶性題目的比例偏低。
4. 在非選擇題部分,第1題「語譯」,延續九十七年指考所出現的翻譯題-李斯〈諫逐客書〉的命題方式,顯示文字精準的表達能力,是兩階段大考一致的考試重點;第2題「意見闡釋」,則是在鑑別考生議論的表達能力;第3題「引導寫作」,是以文學性的鑑別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完整篇章的雪作能力。值得關切的是,作文第2題與第3題則出現出題命意明顯關連的現象,因為都與逆境挫折有關,如此命題傾向在九十六年學測試題中也有類似情況(非選第2題以晏子使楚作新聞寫作、第三題是「如果當時」),是否這樣的命題方式會成為趨勢仍待後續觀察。
(二)試題缺失:
1. 整體而言,此次試題屬中間偏易其實是有跡象可尋的。雖然學測只是測驗學生的基本能力,但學生畢竟經過兩年多高中語文教育的陶冶,考題與取材都應貼近學生應有的程度,此次試卷中,屬於語文最基本能力的,包括字音、字形、字義、詞義、詞性、量詞等共有19分,幾乎佔了選擇題的三分之一,配分實在太多,反而原應列為測驗目標的「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一題未出,無法呈現考題的文化深度;且選材又太簡易,如1,2,17,18題幾乎是國中生的程度,命題者顯然對於高中老師在教學現場的教學內容不夠了解,導致在選材上抓不到學生應具有的程度與水準,這樣的出題現象,使試題的鑑別度失真失衡,不禁讓人擔心,選擇題題型的檢驗目標,由「程度」指標,淪為「細心度」的指標。
2. 有些考題的選項未經嚴密設計,似真性不足,以至於誘答力太低,十分粗糙,如第3題除(A)選項未見古文遺痕,其他都與古文有關,考生可從此去猜測判讀;第17題(A)(C)選項,選項設計不夠精緻,缺少文化深度,應改以類似或錯誤詞句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才能考出鑑別度;有些選項則有實質超過學生判讀能力之虞,如第11題(D)選項,學生對西洋文學的題材、語言未必都有概念,要學生判讀實在有些困難。
3. 就題意而言,有些是題意不清,如第22題,應將「也採用上述感覺移轉手法」改為「也是採用將聽覺移轉為視覺」敘述,以免引起考生錯誤的理解。
4. 國學常識比例太少,除10與11題題組稍有觸及現代詩的部分外,其他隻字未提,第20題好不容易以論孟為題,卻是以詞性為考點實在令人扼腕。
5. 作文題目「逆境」過度復古,因為在 1982年日大-從挫折中培養勇氣、1994年夜大-逆境與順境皆為類似命題,而大陸也出現類似題目,如2005年大陸中考:逆境一樣心存感激、2006年大陸中考:善待順境挑戰逆境、2007年大陸中考:逆境是一把雙刃劍,其實越通俗的題目越不易寫好,再加上考生的人生歷練尚淺,要寫出具體感人的逆境故事,實在有強人所難之嫌,更何況 文中還限制學生須寫出自己的逆境與如何克服等要點,限制發揮太多,如果能以2007年指考以「探索」為題的命題方式,限制條件少,學生會有更大的寫作空間。
(三)試題疑義:
整份試卷或許最有爭議的應是第16題,目前大考中心公佈答案為ADE或ABDE,然而(C)中的「頭」字是否為「量詞」恐有一番討論,當然就題意所述,量詞應擺在數詞之後、名詞之前,而「一頭」是「整頭」之意,而非「一個頭」之意,所以(C)應該不能選,但也人認為:「漢語的量詞是十分豐富的,而且是常帶有鮮明的形象性。比如『一線希望』,表示希望之微;『一孔之見』,表示見識之淺。」(劉蘭英、孫全洲《語法與修辭》)如此說來(C)的「一頭霧水」,表示疑惑之甚,就與「一線希望」、「一孔之見」用法相似,都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所以也有人認為(C)選項應斟酌開放。筆者認為以這個題目測驗考生對量詞的概念,似乎不夠公允,因為這個題目是必須歸結到字的本義問題,當考生不能理解造字時此字是否為名詞時,就必須查證才能確定,以「艘」字而言,在《說文》中的本義就是指「舟船之名」,它原本就不是量詞,而在「一艘軍艦」中明顯作量詞使用,卻不知大考中心為何在答案上又要開放此選項。
參‧未來趨勢
(一) 從九十七、九十八這兩年學測試題來看,文言白話的比例力求均衡,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尤其今年是首次依據「九五課綱」來命題,考生對於白話文題材的閱讀能力與作答技巧勢必要有所提升,如此才能因應來自各方的題材,這也顯示「課外延伸閱讀」對國文教學與學生閱讀的重要性。
(二) 熟讀四十篇共同選文應是考生的基本功課,這不僅涉及字義辨析、詞性區別、文意理解,還可能牽涉翻譯、評論等,所佔比例不低,由於這個範圍熟讀它不見得有優勢,不讀它一定處於劣勢,聰明的考生應先掌握這些基本分數。 肆、試題詳解
九十八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國文考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佔 54分)
一、單選題(佔 30分)
說明:第1題至第15題,每題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不倒扣。
1.下列文句「」內字音相同的選項是:
(A)呆了半晌,他才從打碎花瓶的震「懾」中回過神來,「躡」著腳步逃開
(B)家屬們難掩悲「愴」,踉踉「蹌」蹌地步入追思會場,悼念王永慶先生
(C)這位部長具專業能力卻缺乏政治手「腕」,以致黯然下臺,令人「惋」惜
(D)奶粉含有毒物質被「揭」發後,政府急謀對策,「遏」止相關製品流入市面
【答 案】(C)
【測驗目標】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ㄓㄜˊ/ㄋㄧㄝˋ(B)ㄔㄨㄤˋ/ㄑㄧㄤ(C)ㄨㄢˋ(D)ㄐㄧㄝ/ㄜˋ
2.下列文句□內依序應填入的字,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甲、突然聽到這項意外消息,大家面面相□,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回應
乙、昨天大伙一連吃了三碗刨冰,仍覺得意□未盡,相約明天再去吃冰
丙、球隊苦練多年,原本志在奪牌,沒想到遭遇其他強勁對手,竟□羽而歸
丁、當香噴噴的紅燒肉一端上桌,大伙便顧不得形象爭相挾取,準備大□朵頤
(A)覷/猶/鎩/快 (B)歔/猶/鎩/塊
(C)覷/尤/鍛/快 (D)歔/尤/鍛/塊
【答 案】(A)
【測驗目標】字形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試題解析】(A)「面面相覷」:互相對視而不知所措。形容人驚懼或詫異的樣子。「覷」:音ㄑㄩˋ,偷看或是看之意。「歔」:音ㄒㄩ,是嘆息、抽氣之意。(B)「意猶未盡」:指興致、意趣尚未滿足。猶:還。尤:特別:(C)「鎩羽而歸」:比喻失意或受挫折而回。「鎩羽」是指鳥傷了翅膀,羽毛脫落。鎩:音ㄕㄚ,摧殘。鍛:音ㄉㄨㄢˋ,將金屬放入火中燒紅,再用鐵錘搥打。(D)「大快朵頤」:指飽食愉快的樣子。朵,動。頤,下巴。朵頤,指動著腮頰欲食的樣子。
3.閱讀下文,根據文中的情境,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 甲、 乙的選項:
清光四射,天空皎潔,甲,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乙,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梁實秋〈雅舍〉)
(A)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地上陰影斑斕
(B)蒼然暮色,自遠而至/地上浮光躍金
(C)竹枝戲蝶,小扇撲螢/樹下芳草鮮美
(D)風雲開闔,山岳潛形/樹下燈焰幢幢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文句鑑賞的能力
【試題解析】「悄然」:是寂靜無聲的樣子。「四野無聲,微聞犬吠」是動態的情境,「坐客無不悄然」是靜態的情境,兩句銜接,流露出寓靜於動的情味。「幽絕」:是指清幽殊絕。「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表示陽光從天上投射到地面形成陰影,所以「陰影斑斕」最能呼應前一句的寫景。因此二句的填寫應以(A)為是。(B)「蒼然暮色,自遠而至」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是說「昏暗的暮色自遠方籠罩而來」;「浮光躍金」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是指「月光在水面上浮動跳躍」(C)「小扇撲螢」化用自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撲流螢」一句;「芳草鮮美」出自陶潛〈桃花源記〉(D)「風雲開闔」出自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指「天上風雲分合之狀」;「山岳潛形」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是說「天色陰暗,山岳都潛藏了它們的形體」;「燈焰幢幢」化用自白居易「與元微之書」中的「殘燈無燄影幢幢」一句,是指「燈火搖曳之狀」。
4.閱讀下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夫盜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不常其性
耳。(羅隱〈英雄之言〉)
(A)一般人比盜匪更注重衣服、鞋帽的端正整齊
(B)一般人和盜匪一樣,都很容易見利忘義、見財思得
(C)盜匪和一般人的區別,在於他們無法保有謙讓、廉潔的善性
(D)盜匪總是利用人性貪圖物質享受的弱點,引誘一般人迷失善性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盜賊也是人,他們同樣要戴帽穿鞋,同樣要穿著衣服。他們與常人不同的地方在於:謙退忍讓的心與正直廉潔的品格,對於這種美好的本性,他們無法長久保持罷了。」
5.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文必本之六經,始有根本。唯劉向、.鞏多引經語,至於韓、歐,融聖人之意而出之,不必用經,自然經術之文也。近見巨子動將經文填塞,以希經術,去之矣。(黃宗羲〈論文管見〉) 備註: 巨子:泛稱某方面的權威人物。希:求。
(A)批評當世文人只知徵引經文,而不能融通聖人之意 權威人物。
(B)強調為文者唯有出入經史,方能與韓、歐等大家齊名 希:求。
(C)分析劉向、曾鞏、韓愈、歐陽脩等人引用經術文字之優劣
(D)說明援經入文的兩種方法:一為多引經語,一為融聖人之意
【答 案】(A)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寫作文章一定以六經為本源,如此才能有所根本。只是劉向、曾鞏多半只會援引經書文字,至於韓愈、歐陽脩,他們能夠融會貫通聖人之意而後以自己的文字表達,不必徵引經書文字,自然也是經術文字。最近看見當世所謂的權威人士,往往將古代經文填塞於文章之中,以求合於經術,其實反而是與經術相距更遠了。」
6. 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當藝術即表現時,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表現了什
麼不能脫離如何表現而存在,如何表現亦不能脫離表現了什麼而存在;表現了
什麼是表現了的內容,如何表現是表現的形式,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嚴密相關
而形成藝術品的整體的和諧。當吾人思考表現了什麼時無可避免地要涉及藝術
美的以外的因素,包括倫理的、哲學的、社會的種種問題,當吾人思及如何表
現時則必然要思及藝術美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姚一葦
《藝術的奧祕》)
(A)從事藝術創作,需要縝密的思維
(B)好的藝術品,講求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C)藝術品必須反映倫理、哲學、社會的種種問題,才有價值
(D)藝術鑑賞方法雖多,但總以表現了什麼為主,如何表現次之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文以:「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作為全文論述的核心,其中「表現了什麼」是指內容,「如何表現」是指形式。文末說「如何表現時則必然要思及藝術美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可見答案是指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故選(B)。
7.閱讀下列甲、乙二詩,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甲、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乙、節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A)二詩均藉由描寫景物的變化,具體呈現季節的交替、轉換
(B)二詩均藉由自己和他人態度的差異,深化面對春盡的感傷
(C)甲詩以「猶是春」表示只要心中有春,即令春去亦無須傷感
(D)乙詩以「何須恨」表示四季各有其美,當豁達迎接夏天到來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甲)詩語譯:「現在已是三月末了,雖然春光離我而逝,但我這個苦吟詩人怎麼忍心與春天告別。今晚我既與你共度,希望你我良夜不眠,以流連春光。雖然春天已盡,但只要晨鐘未響,明天起的夏季尚未來到,這依然還是春天啊!」這是一首抒寫送春的七言絕句。首句「三月正當三十日」,說明春日已盡,也點明題目中的「三月晦日」。次句「風光」,即指春光。作者不說送春,而說春光別我,運用擬人手法,顯得自然而有情味。末二句一轉,今夜不願夜寐,以與友人共享春夜,以表送別之情。(乙)詩語譯:「節令中的景物互相催促,而後各自展現它新穎的面目,迷戀難捨的男女,仍然執著地想挽留春天。面對花草的凋零,哪裡需要埋怨呢?暗想那群樹蔽蔭的夏木也是適合人的、惹人憐愛的。」乙詩首兩句描寫春天將要離去之時,世人惜春留春之情,後兩句帶出夏日明媚的風光,對季節的交迭表現出欣賞悅納的態度。以上甲乙兩詩都共同以「三月晦日」興發,表現出對春逝不同的態度。
(A)甲詩未藉描寫景物的變化,具體呈現季節的交替、轉換。(B)甲詩無描寫他人態度的差異,乙詩則以「癡心兒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須恨?」兩句來描寫態度的差異。(C)甲詩以「未到曉鐘猶是春」表示把握最後的春光,帶有感傷的意味。
8.作者敘事寫人時,常藉由動作的描繪,讓讀者體會言外之意。關於下列文句畫
底線處動作描繪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桃花源記〉:(桃花源居民)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藉嘆惋表達桃花源居民對漁人見多識廣的欣羨
(B)〈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史可法)伏案臥,文方成草。公(左光斗)
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以左光斗毫不猶豫地解下貂裘相贈,暗
示左光斗家境優渥,出手大方
(C)〈明湖居聽書〉: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王小玉)
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
一聲的為是。──藉聽眾在弦音和說書聲之間難以選擇,既凸顯彈弦子者
的技藝高超,更以之烘托王小玉說書的精妙
(D)〈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鴿子蛋),哪裡夾得起來,滿碗裡鬧了一陣,
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
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以下人搶先一步撿蛋,點出
賈府平日待下人苛刻吝嗇,故下人遇美饌則爭食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凸顯桃花源內的居民對世事變化的慨嘆。(B)表現左光斗惜才、愛才之心。(D)以劉姥姥的貧儉與賈府的奢豪作鮮明的對比。
9. 下列是一段古文,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古之善攻者, 不盡兵以攻堅城, 善守者,
甲、盡兵以守敵衝, 則兵不分, 而彼間行襲我無備,
乙、夫盡兵以攻堅城, 則鈍兵費糧而緩於成功,
丙、故攻敵所不守,
丁、不盡兵以守敵衝,
守敵所不攻。( 蘇洵〈攻守〉)
(A)甲丙丁乙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乙甲丙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與修辭運用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古時候善於進攻作戰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來攻打防守堅固的城池;善於防守城池的人,不把全部兵力用於守備敵人出擊的地方。 把全部兵力用来攻打防守坚固的城池,就会挫伤士兵的锐气,浪费粮食军备,因而延缓取胜的时期;把全部兵力用于防守敌人出击的地方,那样士兵就不能再分开作战,敌人就会秘密行动,偷袭我们没有设防的地方。把全部兵力用來攻打防守堅固的城池,就會挫傷士兵的銳氣,浪費糧食軍備,因而延緩取勝的時期;把全部兵力用於防守敵人出擊的地方,那樣士兵就不能再分開作戰,敵人就會祕密行動,偷襲我們沒有設防的地方。所以说,进攻时应该攻击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时也应该防守敌人所不攻打的地方。所以說,進攻時應該攻擊敵人不設防的地方,防守時也應該防守敵人所不攻打的地方。」前文既是「善攻者,不盡兵以攻堅城」,故後文「善守者」宜接(丁)「不盡兵以守敵衝」;末句「守敵所不攻。」,故可知上接(丙)。故答案選(D)。作答本題時能掌握作者「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答案就昭然若揭了。
10-11為題組
閱讀劉大白〈西湖秋泛〉, 回答10-11題。
蘇堤橫亙白堤縱:
橫一長虹, 縱一長虹。
跨虹橋畔月朦朧:
橋樣如弓, 月樣如弓。
青山雙影落橋東:
南有高峰, 北有高峰。
雙峰秋色去來中:
去也西風, 來也西風。
厚敦敦的軟玻璃裡,
倒映著碧澄澄的一片晴空:
一疊疊的浮雲,
一羽羽的飛鳥,
一彎彎的遠山,
都在晴空倒映中。
湖岸的, 葉葉垂楊葉葉楓:
湖面的, 葉葉扁舟葉葉篷:
掩映著一葉葉的斜陽,
搖曳著一葉葉的西風。
10. 下列關於本詩的敘述, 錯誤的選項是:
(A)新詩格律自由, 未必押韻; 本詩則明顯押韻
(B)本詩深具文人雅士傷春悲秋、感時憂世的情懷
(C)本詩善用疊字, 句型亦多排比複沓, 富節奏感與韻律感
(D)本詩將蘇堤與白堤喻為長虹, 將湖水喻為軟玻璃, 視覺意象鮮明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詩只是表現詩人秋天泛舟的悠閒心境,並無傷春悲秋、感時憂世之嘆。
11. 民國早期剛發展的新詩,曾出現多種不同寫作路線的嘗試。上引劉大白( 西元1880-1932)的詩作, 最適合做為何種寫作路線的例證?
(A)文字樸素無華, 重視反映社會現象
(B)詩意朦朧恍惚、神秘幽晦, 頗難理解
(C)句式、押韻均近於詞曲, 頗具古典氣息
(D)題材、語言均受西洋文學影響, 異於傳統
【答 案】(C)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著重在描寫詩人眼目所見的景色,並無反映社會現象。(B)詩意清楚,理解容易。(C)本詩的押韻情形與疊字、排比、複沓的句式,與詞曲相近。(D)題材、語言均受古典文學的影響,接近傳統。
12-13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 回答12-13題。
吾官鎮遠, 嘗睹於物, 得三戒焉。虎性饞, 不擇肉而食, 有羊牧崖上,虎
攫之, 羊負痛墮地死, 虎隨之; 虎墮地, 不死而重傷焉, 竟為鄉人所斃。蝎虎亦性饞,蝎虎緣壁行,入燕巢以食其雛,雛負痛墮地,蝎虎隨之;雛在地飛躍,家人為送入巢, 蝎虎不能動, 雞食之。蟻亦性饞, 凡物有大於己者, 皆負致以行,務入其穴乃止,有蚓出穴,蟻群嘬之,蚓負痛,宛轉泥沙中,卒莫能制蚓; 鴨出欄, 并食之。
夫虎貪食羊, 不知羊死而身斃; 蝎虎貪食燕雛, 不知燕雛得全而己不免;
蟻貪食蚓, 不知與蚓并為鴨所食。嗟夫! 利者, 害之所伏也;得者, 喪之所倚也。為饞不已者, 可以戒矣! ( 周瑛〈饞戒〉)
蝎虎:又名守宮、壁虎。
蝎亦作「蠍」。
12.下列關於本文內容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文中所稱的三戒,即以羊、蝎虎、螞蟻為戒
(B)羊原本在崖上吃草,後來被老虎撲攫、吃掉
(C)蝎虎爬進燕巢想吃雛燕,結果反被母燕吃掉
(D)螞蟻想吃掉蚯蚓,卻和蚯蚓一起被鴨子吃掉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語譯:「我在鎮遠當官時,曾親眼看到三個東西,得到三個警戒。老虎生性貪吃,對於肉食往往不加選擇就吃了,羊本來在山崖上吃草,老虎就抓牠,羊受傷後掉到地上死了,虎也隨羊掉在地上,老虎雖然掉到地上沒死,但也受了重傷,最後就被鄉里之人擊斃而死。壁虎也很貪吃,壁虎沿著牆壁而走,進入燕巢而吃小燕,小燕受傷掉在地上,壁虎也隨小燕掉在地上;然而小燕在地上還能飛躍,家人將牠送入燕巢,壁虎卻無力動彈,最後雞吃了牠。螞蟻也很貪吃,牠看到凡是大於自己的事物,都要背負而走,而且一定要走到自己的洞穴才要停歇,這時有蚯蚓爬出洞穴,一群螞蟻就想要咬牠,蚯蚓受傷,在泥沙中翻來覆去,螞蟻也無法制服蚯蚓,最後鴨出了鴨欄,就將牠們一起吃掉。
老虎性貪而吃羊,卻不知羊已經死了,結果老虎被人擊斃而死;壁虎性貪而食雛燕,卻不知小燕免於一死,而自己卻難逃死劫;螞蟻性貪而食蚯蚓,卻不知最後與蚯蚓一起被鴨所吃。唉!利益的背後潛藏著禍害;獲得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死亡。老是貪心不已的人,可以以此為戒啊!
【按:鎮遠:縣名。位於貴州省東部,地居鎮陽江北岸,形勢扼要,交通便利,為黔東門戶,民物殷繁,為全省之冠,舊為鎮遠府治。
1. 嘬,音ㄔㄨㄞˋ,叮、咬。】
依照文意,本題(A)三戒是以虎、蝎虎、螞蟻為戒。(B) 由「有羊牧崖上,虎攫之,羊負痛墮地死。」可知羊是墮地而死,非虎撲攫吃掉。(C)由「蝎虎不能動,雞食之。」可知因為蝎虎因貪食燕雛反讓自己身受危險,而被雞吃掉。
13.下列關於本文的鑑賞分析,錯誤的選項是:
(A)本文結構是先敘事後說理,藉動物故事論理,顯得更具體生動
(B)本文敘事部分是先分述,後總結;說理部分則是先總說,後分論
(C)本文敘事說理緊扣篇題,以「饞」字貫串全文,以「戒」字前後呼應
(D)本文目的在警惕人們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與得,而忽略了潛藏的危險
【答 案】(B)
【測驗目標】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本文以「先敘後論」來鋪陳。第一段敘事部份採「分述法」;第二段說理的部分先「分論」,後「總說」。
14-15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 14-15題。
認識糖尿病的人,一定都知道胰島素的重要。這個激素幫助細胞儲存醣類和脂肪以提供能量。當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或者對它有異常反應(第二型糖尿病),就會發展成許多循環系統和心臟方面的疾病。但最近的研究顯示,胰島素對大腦也很重要 ──胰島素異常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如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長久以來,科學家相信只有胰臟會製造胰島素,而中樞神經系統完全沒有參與。到了 1980年代中期,幾個研究團隊在大腦發現了胰島素。顯然這個激素不僅可以通過血腦障壁,大腦本身也能少量分泌。
接下來,科學家又發現胰島素對於學習和記憶很重要。例如:受試者在注射或吸入胰島素之後,對於回憶故事情節和其他記憶能力馬上增強了;而擅長空間記憶測試的大鼠比起慣於靜止的大鼠,腦部也含有較多的胰島素。
這些觀察結果讓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病理學家蒙特(Suzanne de la Monte)和同事聯想到:大腦的胰島素是否和阿茲海默症有關?因為阿茲海默症會造成嚴重的記憶喪失。他們比較了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胰島素的含量,發現和學習以及記憶有關的神經區域中,健康者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四倍。
根據這個結果,蒙特認為:「阿茲海默症患者也可能有一般糖尿病的問題」,她甚至把阿茲海默症當成是「第三型糖尿病」。因為有血腦障壁的連通,大腦胰島素的含量,其實也反映了身體其他部位的含量,故 2002年一份關於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報告更進一步指出:,這些患者的記憶與學習問題也比較多。(改寫自 Melinda Wenner著,林雅玲譯,〈大腦也會得糖尿病〉)
14.依據上文,自1980年代中期至神經病理學家蒙特這段期間,關於胰島素的科學研究進程是:
甲、發現大腦會分泌胰島素
乙、發現糖尿病導因於胰島素分泌異常
丙、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胰島素含量低
丁、發現記憶力好壞與大腦胰島素分泌多寡有關
(A)甲→乙→丁 (B)甲→丁→丙 (C)乙→甲→丁 (D)乙→甲→丙
【答 案】(B)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第二段提及1980年代中期,研究團隊在大腦發現了胰島素。第四段述及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病理學家蒙特與同事聯想到阿茲海默症會造成嚴重的記憶喪失。第五段說明發現胰島素對於學習和記憶很重要。所以,發展的次第應為「甲→丁→丙」。
15.在1980年代中期以降的科學研究基礎上,文末所述 2002年關於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報告,基於「大腦胰島素的含量,其實也反映了身體其他部位的含量」,獲得的結論(即文末內)最可能是:
(A)糖尿病患者的症狀,可以透過胰島素注射獲得改善
(B)糖尿病患者的症狀,無法透過胰島素注射獲得改善
(C)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低
(D)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
【答 案】(D)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從「他們比較了健康者和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胰島素的含量,發現和學習以及記憶有關的神經區域中,健康者的胰島素平均含量高了四倍。」可以推知,糖尿病患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一般人來得高。
二、多選題(佔 24分)
說明:第 16題至第23題,每題的五個選項各自獨立,其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出正確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皆不倒扣,五個選項全部答對者得3分,只錯一個選項可得1.5分,錯兩個或兩個以上選項不給分。
16.中文「量詞」如「一輛車」、「一棵樹」的「輛」、「棵」,通常置於數詞之後、
名詞之前,不單獨使用。但有些詞原本不是量詞,如「一杯水」、「一碗飯」中
的「杯」、「碗」,原為名詞,卻借用為量詞。下列選項「」內的詞,何者屬於
名詞借用為量詞?
(A)一「葉」扁舟 (B)一「艘」軍艦 (C)一「頭」霧水
(D)一「盞」熱茶 (E)一「床」棉被
【答 案】(ADE或ABDE)
【測驗目標】詞語結構的辨識能力
【試題解析】 (A)「葉」本義為「植物的一部分。生於枝幹上,專營呼吸、蒸發等作用」,可借用為「計算小船的單位」或「計算書籍文件面數的單位。同「頁」。」(B)「艘」,若據說文解字的說法應是「舟船總稱」,此處作為「計算船隻、艦艇的單位。」符合名詞借為量詞之概念。「艘」字的名詞義,超出高中生常識的範圍,故未選亦給分(C)此處「一頭」為「全頭」之意,因為「一」非數字,所以「頭」非作量詞使用。(D)「盞」本義為「小而淺的杯子」,此處作為「計算燈或飲料的單位。」借為量詞使用。(E)「床」本為「坐臥的器具」,此借用為「計算被褥、毛毯等的單位。」。按:本題不需要辨別「」內的字做名詞或量詞使用的先後問題,只需要判斷在各選項詞語中,「」內的字是否為量詞,又是否可做名詞使用,即可選出答案。
17.閱讀下列章君雅、柯學面的對話,選出填入內正確的選項:
章君雅說:我弄璋囉,恭喜我吧!
柯學面說:弄璋?那麼古典!就說 (A)不就好了!
章君雅說:喂!你是國文老師耶!好像還有更古典的,叫夢什麼?
柯學面說:叫 (B) 。現在很少用這個詞了。
章君雅說:我的朋友後天開演奏會,我叫花店在花籃上寫「彤管流芳」可好?
柯學面說: (C) !
章君雅說:那 (D) 呢?
柯學面說:嗯,不錯啦,但何必賣弄呢?用「演出成功」就好啦!
章君雅說:唉!以前學一堆題辭,拿來用一下嘛!
柯學面說:那就用明白大方的吧!像結婚紅包寫「珠聯璧合」是很有水準啦,
但寫 (E) 也不錯啊!
(A)生兒子 (B)夢熊 (C)很好啊
(D)「餘音繞梁」 (E)「百年好合」
【答 案】(ABDE)
【測驗目標】詞語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B)「夢熊」:是生男孩的預兆。 (C)「彤管流芳」是哀輓女喪之詞。(D)「餘音繞梁」:形容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E)「百年好合」:祝人夫妻感情長久不變。通常作為結婚誌喜的賀詞。
18.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成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一顆鑽石鑲在這樣精緻的名錶上面,果然如白圭之玷般耀眼
(B)合歡山的皚皚積雪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著陽春白雪般的晶瑩
(C)這位舉重選手一次就舉起兩百公斤的重量,不愧是能白手起家的大力士
(D)人的一生短暫如同白駒過隙,因此,對於名利得失,實在不必斤斤計較
(E)當年他財產上百億,如今卻負債累累,唉!世事真如白雲蒼狗,變化難測
【答 案】(DE)
【測驗目標】詞語的辨識與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A)「白圭之玷」:指白玉上面的瑕疵,後用以比喻完美的人、事、物上的一點小缺失。(B)「陽春白雪」:本指較為深奧難懂的音樂,是相對於通俗音樂而言。後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學藝術作品。(C)「白手起家」:指沒有任何依恃而獨立興起家業。 (D)「白駒過隙」:指馬從洞孔前一下子就跑過去。後用以比喻時間過得很快。(E)「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19.下列各組文句「」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C)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
(D)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E)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
「焉」
【答 案】(ABC)
【測驗目標】辨識詞義的能力
【試題解析】(A)沿著。(B)坐下。(C)難道。(D)往/無義的語助詞。(E)如何/之(代名詞)。
20.下列文句「」內的詞語,前後詞性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
(B)《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C)《孟子‧萬章》: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D)《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E)《孟子‧梁惠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
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答 案】(AC)
【測驗目標】辨識詞性的能力
【試題解析】(A)動詞。(B)動詞/名詞。(C)名詞。(D)語助詞/動詞。(E)名詞/動詞。
21.閱讀下文,推斷該文作者認為電影《海角七號》容易引起觀眾共鳴的原因為何?
「你看《海角七號》了沒?」近來成了全國性的見面問候語。在電影中,
導演魏德聖很贊同且體恤鄉下小民那些充滿漏洞、微有破碎的生活調調,像騎
機車不戴安全頭盔,像與交警一言不合可以互練摔角,像郵件送不完竟堆置在
家裡。而能妙手偶得這樣的情節,導演便需天然具備這種「容許」的氣質
—— 茂伯(戲中的老郵差)執意擔任臺上一名樂手,他容許;水蛙(戲中的機車行員工)暗戀老闆娘,他容許;友子(女主角)在阿嘉(男主角)家裡住一晚,
輕手輕腳下樓梯,阿嘉的媽媽瞧見了,笑了,導演讓這個媽媽也容許。若有一
件創作,可以帶著大家去犯一些不傷大雅的小錯,那麼這創作的欣賞者或參與
者必定很踴躍,並且參加之後猶很感激。(改寫自舒國治〈為什麼全臺灣瘋《海
角七號》〉)
(A)導演揭露鄉下小民遭受不平等待遇的辛酸
(B)演員們以充滿漏洞、製造笑料的方式演出
(C)全片由破碎而不連貫的劇情串接,新奇有趣
(D)劇中鄉下小民偶有小錯的生活小節,得到包容與諒解
(E)觀眾對隨興生活的憧憬,透過劇中人物的生活調調暫得滿足
【答 案】(DE)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A)作者並無此意。(B)「充滿漏洞」是指鄉下小民的生活調調,而非指演員的表演方式。(C)「微有破碎」也是指鄉下小民的生活調調,而非指「破碎而不連貫的劇情」。
22.寫作時,將某一種感官的感覺描寫,代之以另一種感官的感覺描寫,這種感覺轉移的手法,往往可以強化表達效果。如洛夫〈西貢夜市〉:「嚼口香糖的漢子
/把手風琴拉成/一條那麼長的無人巷子」,即以視覺上「狹長空蕩的巷子」,
來描寫「手風琴」彈奏的聲音。下列文句畫底線處,也採用上述感覺移轉手法
的選項是:
(A)對著這細雨的黃昏/靜靜的城角/兩排榕樹掩映下的小街道
(B)他把今年在對面山上/裝進錄音機的蟬聲/拿出來/讓孩子們/烤火
(C)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D)走在春日喧囂的山林小徑上,耳畔清靜,蹲下來,卻能看見熱鬧鼎沸的聲音
(E)在西峰入口,那兒有一叢早開的野牡丹,正挺著四、五朵紫紅的花,精神奕奕地迎向北方,異常豔麗
【答 案】(BD)
【測驗目標】修辭的運用能力
【試題解析】(A)視覺摹寫,無移轉情形(B)聽覺(噪耳的蟬聲)移轉為膚覺或觸覺(烤火-火的溫暖和)(C)「軟泥上的青荇」既有視覺摹寫,又有觸覺摹寫;「油油的在水底招搖」既有視覺摹寫又有觸覺摹寫,並無移轉情形(D)聽覺(熱鬧鼎沸的聲音)轉視覺(看見)(E)視覺摹寫,無移轉情形。
23.下列關於古代士人在其文章中展現襟抱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范仲淹〈岳陽樓記〉以「遷客騷人」和「古仁人」對照,顯示自我「先天
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
(B)歐陽脩〈醉翁亭記〉以「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陳述個人不以貶謫為意,而能樂民之樂
(C)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認為「文者,氣之所形」,故歷覽名山大川,
求謁賢達,藉以充養其氣,宏博其文
(D)蘇軾在〈赤壁賦〉中藉「蘇子」與「客」討論水與月的「變」與「不變」,
申明其濟世之志絕不因憂患而改易的態度
(E)顧炎武〈廉恥〉藉顏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的自警自戒,與「閹然媚
於世者」對比,寄託自我處身明清易代之際的選擇
【答 案】(ABCE)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作品的能力
【試題解析】(D) 「蘇子」藉水與月的「變」與「不變」,表現出對生命的隨緣自適,屬於「生命安頓」的闡發,與「濟世之志」無關。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共三大題,佔54分)
說明: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題號一、二、三。
一、語譯(佔 9分)
請將框線內的文言文譯為語體文,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諸葛亮〈出師表〉)
【測驗目標】閱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
【試題解析】範例:語譯:「皇宮、宰相府都屬於同一個行政體系,賞善罰惡,不應該有不同的標準。如有做壞事、觸犯法令科條,以及盡忠職守行善之人,都應該交付主管的官員,論定他們該受到的刑責或獎賞,以來彰顯皇上公平開明的治國之道,不應偏袒徇私,使得皇宮、宰相府產生不同的法制。」
二、意見闡述(佔 18分)
請綜合框線內的兩個事例,提出你的看法。文長限 250字—300字。
(一) 蘇麗文在北京奧運跆拳道銅牌爭奪賽中,強忍左膝受傷之痛,十一次倒下仍奮戰到底,令全場動容。回國後,數所大學爭取她擔任教職。
(二) 邱淑容參加法國 18天超級馬拉松賽,途中腳底破皮受傷,仍堅持跑完全程。送醫後,因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右腳截肢,左腳腳趾摘除。
【測驗目標】判讀資料的能力與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寫作提示】本題要求考生綜合這兩則事例,然後提出看法,所以學生須歸納出這兩則事例中的同異處。首先這兩則事例都表彰出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受傷而堅持下去的精神。所以若從動機論,這兩則都有「忠於運動員」的精神;其相異處是結果不同,蘇麗文雖有左膝之傷,堅持之下卻無難以挽回的遺憾,然而「超馬」媽媽卻因此失去右腳以及左腳腳趾。若從結果論,這兩則事例啟示著人們,即使是在堅持時仍須有抉擇的智慧,像大陸選手劉翔舊疾復發,宣佈退賽,雖然未必受到諒解,但也是專業的一部分,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也應有足夠的智慧來判斷自己的狀況,畢竟在應該放棄的時候放棄,也是勇敢的表現。
98學測 參考範例 意見闡述(一)蘇麗文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動容,她不放棄最後的一絲機會,爭取自己和國家的榮耀。不願意將自己長時間的努力付之一炬,最後雖然輸掉了,但他不放棄任何希望,十一次仆倒十一次爬起,咬緊牙關和血吞,沒有生命危險之虞,這種堅持到底不退縮的無畏勇氣,是有智慧又難能可貴的。邱淑容雖然也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但是她腳底磨成重創,隨時有蜂窩性組織炎之虞,自己心知肚明,存在著很大的風險,她的選擇可謂無畏橫逆,但並。若只是一場比賽,和整個職業生涯來比,放棄一場又算得了什麼?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她不夠理性的堅持,從此葬送了運動生涯,是不合乎中道之舉。執著於目標,努力向前邁進,是可敬的精神。但有時候,過度執著又缺乏彈性,則是可議的。蘇麗文強忍著痛楚,奮戰是她能力範圍內的極限,完成自己的極限是一種昇華。邱淑容帶傷且有生命之危,這種條件跑完全程並不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或許跑完全程、努力不懈、堅持到底算是止於至善的正道;但過與不及都是不恰當的,中道也有它必須考量的價值。拿捏與衡量,或許就像是選擇忍痛奮戰一樣,需要更高的智慧。(楊 震)98學測 意見闡述(二)從上述的兩個事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堅持。但是前者的堅持,感動了全場,甚至全世界,並且使得蘇麗文在回國之後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相較於前者,後者也許也感動了許多觀眾,但是邱淑容的堅持,卻使她跑完全程後,右腳截肢、左腳腳趾摘除,她的長跑運動生涯從此斷送。其實兩者的堅持沒有多大差異,都有著放手一搏的企圖心,同時也都有造成肢體殘廢的可能性,以及一舉成名的機會,只是蘇麗文比邱淑容幸運許多,她的堅持所帶給她的正面效益遠大於負面效益;換言之,若是一個不慎,蘇麗文也有可能走上邱淑容的命運,因為堅持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重大傷害與後遺症。堅持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力量。但是,堅持到何種程度,卻必須由自己審慎評估。否則,不顧一切的堅持,可能導致一種搏命的心態。失去理性的堅持,其負面效益是難以想像的。(徐煒甯)
三、引導寫作(佔 27分)
人生有如一條長遠的旅途,其間有寬廣平坦的順境,也有崎嶇坎坷的逆境。你曾經遭遇到什麼樣的逆境?你如何面對逆境,克服逆境?請以「逆境」為題,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論說或抒情,文長不限。
【測驗目標】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寫作提示】從題幹的敘述中可以推知,本文用以「勵志」的企圖十分明確,在寫作時應著重自我經驗的鋪陳說明,包括所遭遇的逆境與面對克服之道,所以「記敘」成功與否,是本題寫作的重要關鍵。進行寫作時,所舉逆境不宜過多或歧出,以單一、完整、結實的素材為宜,以小見大,方能凸顯情感與思想的深度,並可在文中對比出「逆境」與「順境」中心境的不同,最後文章須有將逆境歸結昇華到心靈境界,引導出一股正向的力量,相信就會是一篇感染人心的佳作。
98學測 參考範例:逆境(一) 一連串規律的喘氣聲越來越靠近,背後一個身材壯碩的藍衣選手緊追不捨,揮汗如雨的他,速度明顯超出我。心裡估計:比賽約莫進行七八成了,最後五圈可能是關鍵。我繼續跑,順著我自己規劃的節奏,使勁地往前跑,一如往前的前進。 喘息聲越逼越近,伴隨著「啪!啪!」的腳步聲,他慢慢從我右邊移過。我幾乎能感覺到腎上腺素激烈的作用,烈日炙豔、強光刺眼,摧折我的身體前進。焦慮渾沌了我的思緒。在我眼中,除了紅色跑道,只有緩緩前進的藍色身影,規律地在我眼前上下震盪。 身影離我愈來愈遠,雖然緩慢,距離在漸漸拉開當中。心想:再這樣下去,我毫無反擊機會!焦慮和豔陽,持續並且加速地凌遲著我的身軀,理智漸漸從我腦中一絲絲地消褪。 儘管我知道,打亂節奏有多麼不智,我決定加速。藍色身影不再遙不可攀,在一大段距離外繼續穩定飄移。感覺愈來愈近,我難以觀察出我的速度有多快,我想我確知:我持續和藍衣在拉近距離中。 這一圈,我大概縮短了兩秒吧!我自忖著。藍衣屢屢回頭看著不斷逼近的我,他步伐有點亂,我故作鎮定,我眼神放出自信,連表情都顯得從容。加油聲越來越大,同學統統圍到場邊,死命地吶喊著!「○○!加油!○○,加油!」我的身體正以不正常的速度消耗著,小腿痠了,雙手使命的擺動,同學期待的眼光蜂擁而至。 不知不覺,大步前進已經不再需要思考。進入最後兩圈了。我仍然追不上那個藍影,藍影愈來愈小。我提早開始衝刺,同學的加油聲一陣高似一陣,脫去上衣的、拿著外套的……瘋了似的揮舞著,每個在眼前閃過的熟悉的眼珠子,都快擠出來了!撞牆般的痛覺強悍的在我身上作用,扭曲、糾結、拉扯……瞇著眼,我的身體對我提出警告。…痛…痛…痛…… 最後一圈了,腳步散亂,越來越沉重。累積的乳酸提示我的肌肉,無法如此迅速提供能量。但我絕對知道,減速之後就不能再加速了。藍影也開始衝刺,他肌肉結實,他眼神武勇,他加速的過程中,我持續向他逼近。 五公尺…三公尺…,最後直線衝刺中……操場瘋狂了,跑,再跑!衝,再衝!眼看著我就要逆轉了,我肩碰到他的肩了!…… 「贏了!贏了!……」藍影硬是早我半步衝過終點線。 我倒在地上,失意無比。教練喜出望外告訴我,我破了我自己的記錄! 呼吸依然急促,我彎著腰,兩隻手拄著膝蓋,微微抬起扭曲的臉,遠處,同學們朝我這個方向奔來,……。(楊 震) 98學測 逆境(二) 那是一段令人忐忑不安的日子,現在想起來仍會冒出一身冷汗,畢竟沒有人希望做虧心事被揭穿,但做虧心事不被揭穿更是折騰。 那是國中一年級的事了,記得每次小考,導師都規定我們要把當天成績寫在聯落簿上,請家長簽名。當時我的生物科奇差無比,縱使回家死盯著課本,也無法期待腦筋中有什麼新思維繁衍出來,但分數是殘酷無情的,家裡父母嚴厲的責備,更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槌,狠狠地打在我心上。 八十幾,七十幾,……終於有一天,它掉出了及格的邊緣。下方是逃避的湍流,而我是抓著那塊懸岩的受難者。我該努力的向上爬,向崖上的父母承認自己的短處?還是放手讓自己掉進這逃避的急流?最終我做了件令自己意外的窘事:「在聯絡簿上竄改分數。」 導師蓋完章,當天放學回家,我隨即塗掉那難看的「五十七」,寫上醜陋的「八十二」。回家,一如往常的美好,天真愚蠢的我,仍以為自己神不知鬼不覺地騙過了父母,這是天衣無縫的騙局,心想自己真是個鬼才!可是,內心仍然有種莫名的漩渦在打轉,一點一滴地滴在我的良心湖,漣漪一層又一層向內陷落,我的心載浮載沉,氣喘不過來……爸媽沒作聲。騙過了……心裡暗自竊喜。 隔天早上,早自習當頭,教室跟往常一樣,一片死寂,跟黑板上那兩個大字──「安靜」,十分搭調。……忽然,班導師唱叫了幾名同學的座號,右手一揮,到走廊集合,萬萬沒想到我也廁列其中。走到人煙稀少的角落,老師把藏在背後的聯絡簿端了出來,扶了扶老花眼鏡,他眼神射出第一道嚴肅的光,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一群昨夜竄改分數的現行犯,在冷颼颼的早晨一人挨了一下板子。「我已經跟你們的家長報備過了!」說完,他拿出幾張悔過書,叫我們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交代清楚,否則記過是免不了的。模糊的印象中,當天我回家進門後,像隻躡手躡腳的老鼠,靜悄悄的,直到坐在沙發上的母親打破了沉默。……母親上了我一課。我學著擦拭著媽媽所說的:一擦就亮的良心。 我很後悔,為了一張考卷,竟然出賣了自己的人格,內心深處,自己把自己形塑成一個「天才犯罪者」,但到頭來只不過是黃粱一夢,現實將我拉回逆境,拉回這屬於我捅出來的大簍子。我面對的,是自己赤裸裸的錯誤;我克服的,是自己不願低分的虛榮,不願被數落的狂妄;而我最後所調適培養的,則是個韜光養晦的自己,是個穩健踏實的戰士。 上蒼在我人生舞臺上安排這個橋段,是讓我清醒的逆風。風起風落之後,我學會結結實實的走良心的路。同時讓我在良心的森林裡,一棵一棵地種下善念的根苗。我想,我該好好的扮演好這場「逆境」的主角,在人生舞臺的燈光尚未黯淡之前,走下去,持續穩當地走下去……。(王 瑋) 以蕭新玉老師九八學測題型分析為底本製作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歷屆大學學測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題型
題型設計──文章縮寫 (83年學測題)
壹、文章縮寫
【說明】1、根據下列文章(四二二字)縮寫成一二○字(含標點)以內的短文。
2、不必分段,文字可以改寫。惟縮改時須符合原文旨趣,力求言簡意賅。
3、字數限制在一二○字以內,超過一二○字而在一五○字以內者扣1分,超過一五○字者不給分。
4、務必寫在非選擇答案卷上「一、文章縮寫」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那時候乘火車這件事在我覺得非常新奇而有趣。自己的身體被裝在一個大木箱中,而用機械拖了這大木箱狂奔,這種經驗是我向來所沒有的,怎不教我感到新奇而有趣呢?那時我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上了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坐。因此可以眺望窗外旋轉不息的遠景,瞬息萬變的近景,和大大小小的車站。一年四季往往看慣了的屋中,一旦看到這廣大而變化無窮的世間,覺得興味無窮。我巴不得乘火車的時間延長,常常嫌它到得太快,下車時覺得可惜。我歡喜乘長途火車,可以長久享樂。最好是乘慢車,在車中的時間最長,而且各站都停,可以讓我盡情觀賞。我看見同車的旅客個個同我一樣地愉快,彷彿個個是無目的地在那裡享樂乘火車的新生活的。我看見各車站都美麗,彷彿個個是桃源仙境的入口。其中汗流滿背地扛行李的人,喘息狂奔的趕火車的人,急急忙忙背著箱籠下車的人,拿著紅綠旗子指揮開車的人,在我看來彷彿都趕著有興味的遊戲,或者在那裡演劇。世間真是一大歡樂場,乘火車真是一件愉快不過的樂事!
貳、命題作文
「說明」1、請由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2、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非選擇題答案卷上「二、命題作文」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題目:
(一) 夢
(二) 兩代之間
八十四年大學學測題--文章擴寫題型設計 (84學測題)
壹、文章擴寫
【說明】1、請撰寫一則二百至三百字的白話短文(含標點,可不分段),以闡發下列引文的旨趣。
2、本題非翻譯題,切勿僅將原文譯成白話。
3、務必寫在答案卷「壹、文章擴寫」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
貳、命題作文(二選一)
【說明】1、請由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2、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答案卷「貳、命題作文」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
題目:
(一)網
(二)青春
題型設計(85學測題)
壹、閱讀寫作
【說明】
1、閱讀下列資料,綜合各則要點,重新組織,以「再生紙」為題,撰寫一篇四百字(含標點,不必抄題)以內的白話短文,以發揮資料中的觀念。
2、務必寫在答案卷「壹」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環保」這個話題,近年來在全世界引起廣大的迴響,多年來人類罔顧「環境倫理」,對大自然任意破壞,已導致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失調。……以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為例,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面積的森林被砍伐,而其砍伐的速度遠超過樹木的生長速度,面對此種情形,消失中的森林已逐漸成為世界共同的隱憂!
◎「再生紙」廣義而言就是把廢紙回收處理後再製成的紙。其中又分工業用再生紙及文化用再生紙。……就紙漿來源來看,雖然國內1989年的廢紙回收量高達45%,居世界第一,但每年仍必須自國外進口大量廢紙,其原因不外乎國內廢紙回收沒有分類,或者是分類不合乎紙廠處理條件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如果能將國內廢紙妥善回收,則可節省每年進口紙張的鉅額外匯,更可減少垃圾產量及延長垃圾場使用年限,可說是一舉數得,故在廢紙回收的流程中,分類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
◎廢紙再生過程較原木製漿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除此之外,省略了漂白處理的原色再生紙,對環境的污染可降到最低點。基於以上的環境保育觀念,「再生紙」在歐美、日本早已大行其道,例如西德以採用「再生紙」作為電腦報表紙,比例37.1%。美國政府立法規定新聞用紙、化妝面紙須摻入一定比例的「再生紙」。日本東京都政府下令,所有影印用紙一律使用「再生紙」。甚至森林資源豐富的北歐瑞典,「再生紙」的使用也極為普遍。
◎森林是生命之源,近年來溫室效應逐漸導致了全球性的氣候轉變;森林的大量伐採也使得土壤流失、水循環被破壞。而造紙卻是森林的主要用途之一,紙張的消耗量更成了衡量人民生活水準的指標。在此種惡性循環之下,自然原則被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多一個人使用「再生紙」就可以多救活一棵樹;多救活一棵樹就可以讓地球更雄壯的呼吸!
◎「沒有任何一棵樹,因為你手中這本書而倒下。」在您看完此篇文章,希望您也能夠響應再生紙的使用,讓下一代依然能有一個美麗而青翠的地球。
(以上節錄楊婉儀、陳惠芬、陳雪芬〈二十一世紀的良心用紙--再生紙〉)
◎從環境成本的角度來看,再生紙是相當經濟的。根據臺北市政府的調查,臺北市垃圾中廢紙佔35.6%,換算後每日有高達1000公噸以上的廢紙送入掩埋場;回收廢紙再製可直接減少掩埋場的容積壓力。
◎若從社會成本的觀點來看再生紙,那它的成效更是驚人。目前國內一噸垃圾的運輸費用大約是二千多元,而一公斤垃圾的焚化費用,大約是五至七元,而廢紙的回收量為1,800,000公噸。換言之,再生紙的推出不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一年更節省了一百四十多億元的成本!(以上節錄施榮華〈再生紙環保嗎〉)
◎生產一噸紙張,約需高度八公尺長、直徑十六公分之原木二十棵。一棵用於製漿之樹木,平均須經二十年到四十年的風吹雨打,才能成長到可供使用。如果只寫幾個字就被丟棄實在是暴殄天物,能加以回收利用,發揮樹木更多的生命價值,那就是功德了。若以目前國內每個月約兩萬噸的模造紙市場,也就是每年至少需要砍伐四百八十萬棵樹。如果能夠以再生紙取代,則不但垃圾可以減量;森林也會因為減少砍伐,而對資源水土之保育,及環境生態之平衡產生更大助益。(節錄黃修志〈再生紙的推廣〉)
貳、命題作文
【說明】1.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2.文長不得超過四百字。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答案卷「貳」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題目:樹
八十六年大學學測題--閱讀寫作、文章賞析
題型設計(86年學測題)
【說明】請先閱讀下列文字,然後依序回答第一題及第二題。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二」。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遊〉)
2.人是自然的產兒,就好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產兒;但我們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離開了泥土的花草,離開了水的魚,能快活嗎?能生存嗎?從大自然,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從大自然,我們應分取得我們繼續的滋養。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沒有盤錯的根柢深入在無盡藏的地裡?我們是永遠不能獨立的。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撫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們。不必一定與鹿豕遊,不必一定要回「洞府」去;為醫治我們當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輕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去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鬆了去的。(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3.望著湯湯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徹悟了一點人生,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上,新得到了一點智慧。的的確確,這河水過去給我的是「知識」,如今給我的卻是「智慧」。山頭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我,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彙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的感情早已融入這第二故鄉一切光景聲色裡了。我彷彿很渺小很謙卑。(沈從文《湘行散記》〈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4.自然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可分從兩方面言之: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不可一息或離,人涵育在自然中,渾一不分;此一方面也。其又有一面,則人之生也時時勞動而改造著自然,同時恰亦就發展了人類自己;凡現在之人類和現在之自然,要同為其相關不離遞衍下來的歷史成果,猶然為一事而非二。……人類的發展和自然的變化今後方且未已;這是宇宙大生命一直在行進中的一樁事而非二。(梁漱溟《人心與人生》)
5.半個鐘頭以後,雪漸漸小了,天色廓清。在神聖的寂靜中,我搖下窗戶外望,覺得天地純粹的寧謐裡帶著激越的啟示,好像將有甚麼偉大的真理,關於時間,關於生命,正透過小寒的山林,即將對我宣示。一種宿命的接近,注定在空曠和遼闊的雲霧中展開。我不自禁開門走出來,站在松蔭的懸崖上,張臂去承受這福祉,天地沉默的福祉,靜的奧義。(楊牧《搜索者》)
6.在那次途程中,接近四川邊境時,那在夕晚中高聳入雲的秦嶺,那遍山的蒼老松櫪,和獵戶的幾把輝亮野火,山村居民驅狼的銅鑼聲,引起我一種向所未有的肅穆之感,李白的詩句「慄深林兮驚層嶺」,宛如活生生的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天地間雄偉的景色使我憬然瞿然。我感到生命的佈景竟是如此的壯美,自己應該如何實踐生命的意義、聖賢的教訓,以不負在這壯麗的、自往古至今日的連續劇中,做了一個小小的角色……..而窗前這幾片樹葉,更使我感到造物者的智慧、細心,他已大筆寫意,為我們描出了高山長水,而又如此的心思細膩,連幾片小小的木葉,都不掉以輕心,都仔細的予以賦色、描繪,使我們生活中處處發現了美的痕跡,我遂進而悟解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的畫室中,也應摹仿這位偉大的畫師,一筆不茍;更使自己生活的畫面上,無一漏筆或敗筆出現。(張秀亞《白鴿‧紫丁花》 〈幾片枯葉的聯想〉)
7.山靜,水動。
動靜之間自有大自然的脈動運轉。
凡人疲於生活,未必能領會天地間山水的奧秘,因此只能算是山水所屬而已,一切仰賴山水而生。
仁者與天地同體,聖者則能閱讀山水的智慧,從中取得生命的方向。
因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求其沉穩靜謐,求其流暢、可塑、能應萬變的特性也!(王鑫〈看!岩石在說話〉)
第一題:參酌上列各家觀點,並結合自身經驗、體認,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交流感發的關係。文長不超過六百字。
第二題:上列作品,各家「文字風格」(注意:非指「內容」)各有特色:有重遣詞用字,力求精美者;有直述意旨,平易質實者;有善藉景物以寓托情懷者;……不一而足。你最欣賞哪一則?為什麼?試加以分析。文長不超過四百字。
八十七年大學學測題—議論型作文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一)
請先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問題。
昨遊江上,見修竹數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颺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見琴書几席,淨好無塵,作一片豆綠色,蓋竹光相射故也。靜坐許久,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大江,風帆漁艇,又有葦洲,有耕犁,有饁婦,有二小兒戲於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將軍(唐朝山水畫家李思訓)畫意,懸掛於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學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於是,豈獨畫乎?
乾隆戊寅清和月,板橋鄭燮畫竹後又記。(鄭燮〈遊江〉)
請依據上文旨意,對文中「八面玲瓏」之意加以闡釋發揮。文長不限。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二)
「喝雪碧,做自己」、「堅持品味,卓然出眾,伯朗咖啡」、「特立獨行,Lee牛仔褲」,「給我Levi,s,其餘免談」,這些廣告詞背後都透露有趣的思考:一方面鼓勵消費者群起倣效,好讓商品普及化;一方面卻又強調商品獨樹一格,只有眼光不凡的消費者能欣賞。追求流行究竟是勇於表現自我?還是容易迷失自我?
請就「追求流行,表現自我」或「追求流行,迷失自我」為題,選擇一個立場,提出你的看法。
請注意:在文章中必須選定一個立場議論,不可正、反兩面皆論。
八十八年大學學測題—情境短文、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88年學測題)
一、短文寫作
以下是有關魚的兩種不同的情境,請選擇其中一項,寫一段散文,可以從「人」的角度寫,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文限二百至三百字之間。
(一)餐桌上的魚
(二)水族箱中的魚
二、作文
「你還裝?別假仙了!」這是我們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而「不要妝(裝)了」、「給我放自然一點」的廣告詞,也傳達了人們對掙脫面具的渴望。但我們真的用不著「假裝」嗎?不管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無奈,「假裝」有時的確很不應該,但有時卻又合情合理,勢所必然。
你「假裝」過嗎?是為了掩飾你的錯誤、緊張?還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你是需要時才「假裝」?還是一向在「假裝」?「假裝」讓你得到什麼?是自欺欺人的痛苦?還是利己利人的欣慰?
請以「假裝」為題,寫一個關於自己「假裝」的經驗,內容應包括:你為何「假裝」、你如何「假裝」、「假裝」時的心情、現在的感想等。文長不限。
八十九年大學學測題-文章賞析、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89年學測題)
壹、文章賞析
荖濃溪營地附近,雪深數尺。溪水有一段已結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葉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積,似刨冰。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雪塊因而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森林間迴響。
這是陳列〈八通關種種〉裡的一段文字,其中沒有任何艱難晦澀的詞句,可是寫得非常精彩。請細細咀嚼,加以鑑賞分析。
【提示】請就上引文字,由「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
貳、作文
【注意】須抄題;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
(一)許多人都有傾注心力,投入某一件事的經驗,其原因不一而足:或出於興趣,或迫於無奈,或機緣巧合……。
請以「我最投入的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投入的對象
(2)投入的過程、心情
(3)投入的得失、感想
(二)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烏托邦」。對你而言,「烏托邦」或許是太遙遠的世界,但只要是人,都有他的「嚮往」。這「嚮往」也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也許是一種抽象的境界,或許只是區區卑微的願望,也或是永不可能達成的幻想,卻都代表了內心的願景。
請以「我的嚮往」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自己的嚮往是什麼
(2)為何有這樣的嚮往
(3)如何追求這嚮往
(4)自我的感懷
九十年大學學測題-引導寫作、議論型作文
題型設計(90年學測題)
【注意】1、(甲)、(乙)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違者扣分。
2、須抄題,違者扣分。
(甲)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
有人以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試就你自己的感覺、經驗、知識或省思,以「最遙遠的距離」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文章可以全然抒情而寫得很感性,也可以運用知識而寫得充滿知性,當然也可以融會二者,兼具知性與感性。
(乙)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嚥」開始,「欲速則不達」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細活」更是品質的保證,總之,「一切慢慢來!快了出錯划不來!」
現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速食麵」就不怕肚子餓,有「捷運」、「高速鐵路」就不怕塞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宅急便」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身邊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快!否則你就跟不上時代!」
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經過時?「快」在今天是否真的必要?
試以「快與慢」為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文長不限。
九十一年大學學測題——圖表判讀、文章改寫、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1年學測題)
一、圖表判讀(佔9分)
下圖顯示的是傳染病X從民國85年到88年各年度四季之間的發生率。圖的橫軸是不同年度,縱軸是每十萬人發生的個案數(單位:人數/十萬人)。請判讀本圖,歸納、分析他所傳達的訊息,並以條列方式陳述。
注意:1.請分點列舉,力求簡明扼要。
2.不必詳述具體數字。
二、文章改寫(佔18分)
寫作時,適度而精確的使用口語與成語,可使文章增色,但若濫用、誤用,反不可取。下面是一封情書,除粗鄙的口語外,更充斥俗濫與錯誤的成語。請在不違背其本意的前提下,用真切、自然的文字加以改寫。
注意:1.改寫時須保留原信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2.不可使用粗鄙的口語,並避免濫用成語。
「上個禮拜六在校刊編輯會議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慘。你長得稱得上是閉月羞花,聲音也像鶯啼燕囀。從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臥薪嚐膽、形容枯槁。我老媽看不下去,斥責我馬齒徒長、尸位素餐,不知奮發圖強,難道要等到名落孫山、墓木已拱才甘心嗎?我也有自知之明,這封信對你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你一定棄之如敝屣。但我相信愚公移山的偉大教訓,也就是人定勝天,如果你給我機會讓我向你表白我自己,你會恍然大悟我是個很善良的人。期待你的隻字片語,若收到回音,那一定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了!」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一般人對老人世界仍缺乏了解,也欠缺了解的興趣。相對於兒童、青少年,老人似乎愈來愈處於社會的邊緣。下面是一位老人的日誌,平實記錄的背後,頗有心情寄託,例如:30日的日誌中「三十年的老屋,不知如何修起?」既說屋況,也正是說自己,讀者細細推敲,自能體會其中調侃與蒼涼的況味。請以「1月4日星期五的日誌」為對象,並以老人原本所記二事為基礎,鋪寫成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1.不必訂題目。
2.先仔細閱讀每一則日誌,體會老人的心情、了解老人的身體與家庭狀況,以便發揮;但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日誌原文。
3.以老人為第一人稱,用他自己的口吻與觀點加以撰寫,務必表現老人的心境與感懷。
30 Sun.
31 Mon.
1 Tue.
2 Wed.
3 Thu.
4 Fri.
5 Sat.
元旦
十一月廿日
小寒
隔壁修房,今日動工,云:舊曆年前可畢。
客廳牆壁滲水,三十年老屋,不知如何修起?至書店給孫子、女買禮物。
上午回心臟內科吳醫師門診領藥掛49號。
下午看眼科白內障,掛20號
(明天記得帶禮物)
中午12:00祥園小館家聚。
(記得帶禮物)
家聚取消,孫子補習,孫女準備考試。兒獨來,坐十五分鐘,留錢一包、撒尿一泡,走人。
午,與妻兩人至麵館小酌慶生。吾言:若得老妻、老友、老狗相伴、身懷「老本」,家旁有老館,老不足懼!妻云:無聊!
昨晚得知,老友逝,心肌梗塞…料吾大去之期亦不遠矣!
至公園小坐,
冬寒乍暖。見幼稚園老師帶小朋友遊戲。幾個外傭推老人出來排排坐,聊天,一景也。
冷鋒至,與妻合力搬出電暖爐。兒來電,問好不好?答以
好。問血壓正常否?答以正常。問三餐服藥否?答已
服!服!服!
九十二年大學學測題——抒感短文、議論短文、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2年學測題)
一、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4分)
2001年,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策劃了一項「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測驗32國二十六萬五千多名十五歲青少年,是否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結果排名前三名的是芬蘭、加拿大、紐西蘭。這項被喻為「教育界的全球盃」、具有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人才競爭力的報告引起各國震撼,排名不理想的國家紛紛檢討「我們的學生很笨嗎?我們的國民讀得夠不夠?」再次正視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高科技時代、e化浪潮中,傳統式閱讀卻重新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美國,無論是柯林頓任內「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均見國家元首大力提倡。911恐怖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小學為小朋友說故事,情景令人記憶猶新。在英國,布萊爾首相在施政報告中連續重覆三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其迫切性,政府更訂定「閱讀年」,與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合作,要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在澳洲,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包括唸一本書,「至少唸二十分鐘才能停」。芬蘭的學生在PISA調查中名列前茅,不但閱讀能力最強,18%的芬蘭中學生每天花一、二小時,單純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
台灣雖未參與PISA評量,但據文建會調查:十五歲以上民眾從不看書或幾個月才看一次的比例達38.7%,半年內不曾買書或雜誌者佔51.2%,而46%小朋友的休閒活動是玩電腦、看電視。以芬蘭為例,其首都市民平均每人每年從圖書館借閱16本書,而台北市民則只有兩本。學者專家憂心台灣中小學生「看電視、玩電腦,不看書,要看也只看教科書、參考書」。
(一)讀完上列資料,回顧自己的讀書生涯,此時最深的感想是什麼?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二)有一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全校師生約兩百人,圖書欠缺、設備老舊、經費短絀,且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度甚低。現在假設你是這所小學的校長,看了上列資料,決心推動全校閱讀,請寫下你的「閱讀推動計畫」,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注意】:計畫內容必須具體。
二、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7分)
A香米
「香米」,顧名思義即是煮熟後會散發出香味的米。民國66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開始從事香米育種研究,引進國外香米品種與台灣優良水稻品種進行雜交育種。
B益全香米
益全香米穀粒大而飽實,米粒透明度佳,黏度適中、彈性優、口感Q。據實驗,其單位面積產量比一般稻作多,育苗時間短,對於稻熱病的抵抗力強。益全香米具獨特的芋頭香,據吃過的人表示,掀開飯鍋時,會被那股香芋味感動。……
C台農71號
「台農71號」是繼「台稉4號」及「台農72號」之後,在台灣地區育成的第三個稉型香米品種。「台稉4號」是民國79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名;「台農72號」則是於民國76年由農試所嘉義分所命名,兩種米雖然都有香味,但各有缺點,雖曾推廣種植,卻成效不佳。
「台農71號」是以「台稉4號」為父本,取其具有國人喜愛的芋頭香味,母本則為外觀、品質均佳的「日本絹光米」。農試所自民國81年起正式將「台稉4號」與「絹光米」進行雜交,據參與育種的人員指出,「台農71號」不僅是二十幾年來農試所自行雜交育種成功的第一個稻作新品種,也是農業界首度跳脫舊框架,以品質而非產量或抗病性為主要育種目的的新品種。專家表示,連栽種方法也不能再循舊有模式,農民必須配合新香米的生長特性作改變。
D關於郭益全
姓名
郭益全
籍貫
台南縣鹽水鎮
生卒年
民國35年生,民國89年9月9日猝逝,享年55歲。
死因
家族本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又因工作過勞,引起胸口悶痛卻不察,導致心臟病發,送醫不治。
學歷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研究「水稻遺傳與育種」。
經歷
民國81年起,擔任農試所「水稻育種計畫」主持人,帶領團隊投入高品質香米品種改良工作。民國89年10月25日,正式通過農委會之審查登記,命名為「台農71號」。
工作信念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讚譽
1. 農試所同仁讚譽他是「接受正統水稻遺傳育種訓練,在台灣從事相關研究的第一人」。
2. 農委會視「台農71號」為革命性稻作品種,為紀念郭益全,特訂名為「益全香米」。
其他
1. 郭益全猝逝後,同事接手他未完成的事務,見堆積如山的資料,才體會到他對工作的投入有多深。
2. 郭夫人說:「每天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如果他能吃一口香米再走,該有多好!」
E加入WTO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世界各國的米將大舉進軍台灣,從日本高級米「越光米」、泰國皇家御用米到美國米、澳洲米、……,對稻農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
閱畢上列資料,相信你對台灣香米育種歷史及「益全香米」靈魂人物郭益全博士已有初步的認識。香米的育種過程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最尋常的東西,也藏有無名英雄的心血。
現在假設要立一座「香米碑」,告訴民眾香米的故事,請將上列資料融會貫通,並運用
文學想像,以「香米碑」為題,鋪寫一篇紀念郭益全博士並記述台灣香米育種歷史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無須拘泥於碑文體製。
九十三年大學學測題——描寫與擬想、判讀、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3年學測題)
一、描寫與擬想(佔14分)
下圖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十分有趣,請細細玩味後,(一)各以50字左右之文字描寫他們的神情、姿態,(二)各以一、二句話擬寫他們當下內心之所想。
【注意】:神情、姿態之描寫,與各自內心之所想,二者之間應相關、呼應,不可風馬牛不相及。
二、判讀(佔14分)
近一、二年來,「中高齡失業」成為臺灣社會「沉重」的現象。所謂中高齡,泛指45歲到65歲。根據主計處2003年10月統計,50至54歲平均待業期達35.23週(8.2個月),55至59歲達38.68週(9個月),年齡愈大愈不容易找到工作,他們的處境也就愈見艱難。
假設,你的鄰居陳先生也在這波中高齡失業潮裡。
陳先生今年50歲,他的太太來自越南,兩名子女分別就讀小學、幼稚園,一家四口僅靠他的薪水度日。一年前,陳先生任職的工廠遷往大陸,他因此失業了。雖然曾到「就業服務中心」登記,也應徵過幾個工作,然皆未獲回音。陳先生從事過紡織、餐飲、保全,最近更在社區大學上過電腦課,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筆不佳,寄出的求職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託你幫他寫一封求職信。他特別強調,對工作性質、地點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萬元。
在寫這封求職信之前,你必須仔細衡量上述陳先生的狀況,從中選擇若干,作為訴求重點,以便打動僱主的心。那麼你會選擇哪些重點呢?請逐項列出,並說明所以選擇其作為訴求重點的理由。
【注意】:本題用意,並不在要求寫成完整的求職信,作答時,請逐項列出重點並說明理由即可。
三、閱讀下列資料,並依要求作答。(佔24分)
有一個人,人們叫他「大鬍子」,以下是關於他的報導。
甲、
義大利籍天主教靈醫會會士、澎湖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修士,1924年生於義大利,十二歲加入天主教靈醫會,在斷絕財富、色慾、謹防意外三項會規外,何義士自己許下第四願:為一切病患犧牲。1947年,何義士離開義大利,跟隨靈醫會的會士遠渡重洋到中國雲南省行醫救人。
在雲南工作期間,眼見當地政府對痲瘋病人的漠視,當時年僅廿三歲、心懷公義與悲天憫人的何義士修士,總是難過地掉下眼淚,於是全力投入痲瘋病患的照護工作,並四處籌募基金,在雲南興建痲瘋病院和綜合醫院。詎料,他的作為,被當地政府視為具有政治意圖,最後只好黯然離開中國大陸。何義士回到義大利潛心學醫,希望學成後回到東方,繼續行醫。
1953年,何義士隨靈醫會的弟兄們來到當時十分落後的宜蘭縣羅東鎮、由靈醫會創設的羅東聖母醫院。他視病如親,遇有緊急狀況,不惜當場挽袖輸血給病人,一直到他辭世為止,總計捐給臺灣人三萬七千五百西西的鮮血。
哪裡偏僻,他就去哪裡。1958年,他主動向修會申請,前往離島澎湖濟世行醫,更募款興建澎湖惠民醫院。1973年,他到臺北三重創辦診所,1983年,何義士再度回到澎湖接任惠民醫院院長職務。他體恤醫護人員辛苦,又不放心病患,總是堅持親自值夜班,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限時、地,為病患看診。不論多晚,只要有病人求診,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趕走疲憊,改以笑臉面對病人和家屬。因為他堅信,醫師給病人的信心是最佳良藥。
乙、1999年8月剪報
1. 在澎湖奉獻近半世紀的天主教靈醫會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於8月15日傍晚在未為人察覺的情況下,坐在院內客廳的椅子上安詳的走了,享年七十五歲。他生前曾獲頒三次的醫療貢獻獎,也曾獲得其祖國義大利頒發的最高榮譽騎士獎章,他的逝世留給各界無限的哀思。
惠民醫院修士韓國乾表示,何院長走得很安詳,臉上還泛著紅潤的光澤,如同在安睡中,在教會來說,這是天主因何義士為中國病患付出一生而給的榮光。
韓修士回憶指出,15日上午,何義士還主持聖母昇天彌撒,神情愉快且精神飽滿,中午用餐後,騎著腳踏車外出運動,下午四時許回到院內,一如平常般,熱情地與人打招呼。接著獨自一人至院內五樓的客廳小憩,至六時許,韓修士依慣例至五樓客廳請他下樓用膳,只見何義士安詳的坐臥在椅上,狀似熟睡,韓修士輕搖他的肩膀,發現沒有反應,立即召請值班醫師急救,但已經晚了一步,醫師研判是心臟衰竭。
2. 經何義士修士診治過的病人,對他留著美麗的大鬍子有著極深的印象。與他接近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留著大鬍子,是因為在他廿三歲離開故鄉時,母親曾對他說:「維護神職人員形象最好的方法,就要像個愛心的老者。」從小受母親影響甚深的年輕何修士,於是開始蓄留鬍鬚,立志做個有愛心的人,做個具有好形象的神職人員。
3. 何義士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容貌、身高,但卻可以選擇生命的樣式。」因此終其一生,他都決定選擇在雲南或是澎湖這些偏遠地區,為病患服務。他自奉甚儉,別的修士不穿的衣服,只要能穿,他都會愛惜的撿拾來穿。他一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設想,晚年仍時時掛念雲南的痲瘋病患,為了興建那兒的第二座痲瘋病院,何義士正在趕寫一本有關雲南痲瘋病患的書,準備在聖誕節前出版,以便募款。為此,他常趕稿至凌晨兩三點,過世的前一天晚上,他仍在熬夜趕書。
4. 何義士在澎湖的最後一段路程,僅有教友、院內同事及少數曾被何義士救活的病患排在棺木兩旁陪著他,走得冷清,不少人忍不住為他叫屈,當場痛哭起來。
現在,讓時間重回1999年8月14日晚間——也就是何義士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坐在桌前寫稿,忽然覺得身體不適,於是起身走動,回座後深感自己已然年老,過往歲月一幕幕浮現於眼前,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麼呢?又會向上天祈求什麼呢?閱讀上述資料後,你對何義士修士的人格、襟懷與志業當有所認識、了解。在此基礎之下,請以其眼為眼、以其心為心,用第一人稱「我」寫出何義士生命最後一晚的所思所感、所祈所願。
【注意】: 1.不必訂題目,且文長不限。
2.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報導原文。
九十四年大學學測題——判讀、闡述、命題寫作
題型設計(94年學測題)
一、判讀(佔9分)
穴烏(jackdaw)如果找到了一個將來可以造窩的小洞,牠就會兇狠狠地把其他穴烏一齊趕走,不管來搶地盤的鳥地位多高,牠是再也不肯讓步的。同時牠會用又高又尖的調子,不停地喊出「即刻、即刻、即刻」通知牠看中的雌鳥,新房子已經準備好了。穴烏的這種鳥類呼喚伏窩(孵卵)的儀式在秋天裡特別頻繁,每逢秋高氣爽的天氣,這些鳥兒就會出來找窩,同時會對求偶的活動特別感興趣,「即刻、即刻」之聲幾乎不絕於耳。到了二月、三月,大白天裡「即刻」的聲音幾乎不曾間斷;三月最後幾天裡,牠們的情緒到了最高潮,「即刻」合唱在某個牆壁的凹窪處更是格外響亮。就在這時,從凹窪處響出來的音色變了,換成一種比較深沈而豐富的調子,聽起來像是「也卜、也卜、也卜」。愈唱到後來,節拍愈快,再往後,就成了一串急不可辨的連音了。於是興奮的穴烏從各個方向一齊都擠到這個小洞的旁邊,牠們把身上的羽毛抖了開來,分別擺出威嚇的架勢,一齊加入「也卜」大合唱。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出原因:原來牠們這套儀式完全是在對付社會的罪人時才有的表現。穴烏因為適宜造窩的小洞實在太少,競爭非常劇烈。有時一隻非常強壯的鳥為了爭地盤,會無情的攻擊一隻比牠弱小得多的同伴,這時「也卜」反應就產生了。受侮的穴烏又急又憤,牠的「即刻」之聲逐漸提高加快,最後終於變成「也卜」了。如果牠的妻子當時不在場,得了牠告急的訊號,就會蓬鬆了身上的羽毛趕來助戰。如果這個挑釁者還不逃走,就會引起難以置信的後果,所有聽見牠們「也卜」的穴烏都會憤怒地趕到現場,於是原先「一觸即發」的戰事在一陣愈叫愈響,愈喊愈急的「也卜」聲中立刻化為烏有。趕來管閑事的鳥經過這樣的一頓發洩之後,就又散開了,留下原來的地主在牠重得和平的家裡,靜靜地「即刻、即刻」。
通常出來主持公道的鳥數目都不少,足夠使一場爭端平息。最古怪的是原來的挑釁者也會參與「也卜」大合唱,旁觀的我們如果把人的想法投射在鳥的身上,會以為這隻生事的鳥兒,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才跟著喊「捉賊」的。事實上無論是那隻穴烏,一聽到「也卜」的叫聲就會不由自主的加入行列。生事的鳥兒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引起哄鬨的原因,所以當牠「也卜」的時候,牠也和別的鳥兒一樣,一邊轉,一邊東張西望地找嫌疑犯。雖然旁觀的我們會覺得荒唐,但牠的每一個動作可都是誠心誠意的。(改寫自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根據上引文字,判斷穴烏所發出的「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哪些意義?
【注意】:須將「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的種種意義,分項條例敘述,並扼要說明何以如此判讀,否則扣分。
二、闡述(佔18分)
對上文中生事的穴烏也跟著叫「也卜」,你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而看到穴烏集體的「也卜」行為,再對照人類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你又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請分別加以闡述,文長不限。
三、命題寫作(佔27分)
人生難免「失去」:我們有時沉浸在失去的感傷中;有時因失去才學會珍惜;有時明明已經失去,卻毫不自覺;而有時失去其實並非失去……
請根據自己的體驗,以「失去」為題,寫作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五年大學學測題——語文修正、議論評述、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5年學測題)
一、語文修正(佔9分)
語文的使用需要注意場合、對象的分別,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都有它不同的語文表達方式。例如上臺演講和平日死黨之間說話便大不相同,而寫作文章和口語敘述也絕不應該完全沒有差別。下面是一篇題為「運氣」的中學生作文,即使暫不考慮文字的優美與否,其中除了以下說明文字的範例之外,尚有九處應予修正——或使用了不當的俗語、口語、外來語,或犯了語法上的錯誤,或是受媒體、網路流行用語誤導,或以圖案代替文字,請加以挑出,並依序標號(1、2、3……9)改正之。
【說明】:例如文中「3Q得Orz」即為不當用法,3Q意指「Thank you」,Orz則藉三字母表示「跪拜在地」之狀。改正之方式如下:
3Q得Orz→感謝得五體投地
今天我們班的運氣實在有夠衰,開朝會時被學務主任點名,說我們班秩序不良且教室環境髒亂。我們班導師氣到不行,回到班上嚴辭訓斥大家一頓,問我們究竟安什麼心?林大同立刻發言說,我們一定會好好做反省的動作。衛生股長漲紅著臉幾乎快::>_<::了,他拜託大家每天確實打掃,他一定3Q得Orz。王明問班上的星座達人到底我們班為何如此時運不濟,接二連三被挨罵受罰。更慘的是,班上的蒸飯箱莫名其妙又壞了,害得全班只好吃冷便當。偶氣ㄉ要死,媽媽昨天為我準備的便當,本來粉不錯吃滴,卻變成難以下嚥的冷飯。想不到今天這麼倒楣,昨天真不該聽信風紀股長的話,到學校理髮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今天還不是一樣諸事不順!
二、議論評述(佔18分)
請閱讀下列資料後,分別針對老師甲、家長、吳生的觀念、態度,各寫一段文字加以論述。
(甲)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老師甲:「吳茗士同學是我們班最優秀的學生,天資聰穎,不但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數理推論與邏輯能力也出類拔萃,任何科目都得心應手。更可貴的是,他勤勉好學,心無旁騖,像大隊接力、啦啦隊等都不參加。我想,他將來不是考上醫學系,就是法律系,一定可以為校爭光!」
家長:「我們做家長的也是很開明的,只要他專心讀書、光耀門楣就好,從來不要他浪費時間做家事。老師認為他適合什麼類組,我們一定配合,反正醫學系、電機系、法律系、財金系都很有前途,一切就都拜託老師了!」
(乙)A同學疑似偷竊事件
A生:「老師,我沒有偷東西!吳茗士當值日生也在場,可以為我作證!」
吳生:「我不知道,我在算數學,沒有注意到。」
老師乙:「吳茗士,這關係到同學的清白,請再仔細想想,你們兩個同在教室,一定有印象的!」
吳生:「我已經說了我在算數學,哪會知道啊!而且,這干我什麼事?」
(丙)生物社社長B與吳同學的對話
B生:「你不是不喜歡小動物嗎?為什麼要加入生物社呢?
吳生:「我將來如果要申請醫學系,高中時代必須有一些實驗成果,而且社團經驗也納入計分,參加生物社應該很有利。」
B生:「我們很歡迎你,但是社團成員要輪值照顧社辦的小動物喔!」
吳生:「沒有搞錯嗎?我是參加生物社來做實驗的,又不是參加寵物社!」
(丁)同學C的描述
「吳同學功課好好,好用功喔!不但下課時間不和我們打屁聊天,而且對課業好專注,只讀課本和參考書呢!像我愛看小說,他就笑我無聊又浪費生命。唉,人各有志嘛!我想他將來一定會考上很好的大學吧!」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下面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請以「雨季的故事」為題,設想情境,接續下列文字,鋪寫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文長不限。
雨季來時,石頭上面長了些綠絨似的苔類。雨季一過,苔已乾枯了,在一片未乾枯苔上正開著小小藍花白花,有細腳蜘蛛在旁邊爬。河水從石罅間漱流,……
【注意】:寫作時,為求文章完整呈現,上列引文務請抄錄,否則扣分。九十六年大學學測題──文章分析、闡釋與表述、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96年學測題)一、文章分析(佔9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描述搭火車過山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鄉居的少年那麼神往於火車,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軒昂的車頭一聲高嘯,一節節的車廂鏗鏗跟進,那氣派真是懾人。至於輪軌相激枕木相應的節奏,初則鏗鏘而慷慨,繼則單調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韻。過橋時俯瞰深谷,真若下臨無地,躡虛而行,一顆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黑暗迎面撞來,當頭罩下,一點準備也沒有,那是過山洞。驚魂未定,兩壁的迴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衝進山嶽的盲腸裏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這一連串的經驗,從驚到喜,中間還帶著不安和神祕,歷時雖短而印象很深。(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二、闡釋與表述(佔18分)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闡釋「玫瑰」與「日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就玫瑰與日日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並說明原因。文長限300~350字。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杏林子《現代寓言》)
三、引導寫作(佔27分)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
97年大學學測題──文章解讀、應用寫作、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97年學測題)一、文章解讀(佔9分)
閱讀框線內的文章,請簡要歸納作者對文化與藝術的觀點,並從日常生活
中舉例,印證作者的觀點。文長限150~200字。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豐富的文化因素與美感經驗,有來自先天的主體脈絡,
也有包容、吸納外來經驗的空間與環境。文化、藝術並非特定菁英份子的專利與責任,每個人的文化意涵不因富貴貧賤而有高低多寡之別,體認藝術的社會本質與文化的基礎,也與學歷、族群、性別沒有太大關係,更不需要高深的理論。(邱坤良〈非關文化:移動的觀點〉)
二、應用寫作(佔1 8 分)
閱讀下文,試以楚國、齊國或第三國記者的身分,擇一立場報導此事件,不必擬新聞標題。文長限250~300字。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 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
王曰:「齊無人耶, 使子為使?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 張袂成陰, 揮汗成雨, 比肩繼踵而在, 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 」晏子對曰:「齊命使, 各有所主, 其賢者使使賢主,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 故宜使楚矣。」三、引導寫作( 佔2 7 分)
雖然時光一去不返, 但人們偶爾還是會想像回到過去。
有人想像回到從前去修改原先的決定; 有人想像回到事故現場阻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有人想像回到古埃及時期, 影響當時各國間的局勢;有人想像回到戰國時代, 扭轉當時的歷史… …
請以「如果當時… … 」為題( 刪節號處不必再加文字), 寫一篇文章, 從自己的生命歷程或人類的歷史發展中,選擇一個你最想加以改變的過去時空情境, 並想像那一個時空情境因為你的重返或加入所產生的改變。文長不限。附錄 八十九年 語文表達能力測驗
一、翻譯(27分)
翻譯是一種很好的語文訓練,不僅可以測度譯者對原文理解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譯者處理文字的能力。下面是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一詩,請仔細閱讀、推敲,將其譯成白話,以詩歌形式或散文形式作答,均無不可。
提示:
1. 注意參考原詩題目。翻譯時綜合把握全詩的情境、旨意,不必然採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式。
2. 所譯宜講求文字的精緻與文氣的流暢。
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
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空階有鳥跡,猶似造書時。
二、文章整理(27分)
張家兩姐妹剛從高加索旅遊回來,以下是她們與親友分享旅遊經驗的閒談內容。請根據所談,重新整理成一篇描述高加索三國歷史大要的文章,文長200字左右。
「什麼?高加索在什麼地方?飛機怎麼飛啊?」
「從香港轉機到莫斯科,在轉機往南飛二小時多,飛過高加索山,到喬治亞首都弗利司。位子小、食物差、空氣不好,暈機暈的好厲害哦!」
「幹嘛北上莫斯科,又再南下?神經啊!」
「蘇聯時代,高加索三國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所以從莫斯科飛算是國內,現在也很少有從其他地方直飛去的。」
「這些國家有些什麼可看的啊?」
「亞美尼亞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少數山谷還好。首都亞里溫的建築用的都是粉紅色火成岩,所以號稱玫瑰之城。」……
「聽說亞美尼亞是基督教國家?」
「沒錯,亞美尼亞是古老,在西元30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它的僑民散居世界,很多地方都建有亞美尼亞教堂。喬治亞也是古老國家,不久也成為基督教國家。不過後來卻出了一個無神論的史達林,現在宗教氣氛很淡。只有亞塞拜然是回教國家,它的人民來自中亞,和土耳其一樣帶有突厥的血統。」
「三個國家中是不是亞塞拜然最窮?」
「哪裡!它最富,因為產石油,平原也多,農產豐富。另外,它靠裏海,產魚,魚子醬很有名。」
「我記得伊朗好像也有個地方叫亞塞拜然?」
「不錯,亞塞拜然人本來佔有的地方較大,但伊朗強,就把南半部佔去了。亞美尼亞本來也很大,大部分在現在的土耳其境內,現在只剩下十分之一大。十九世紀初,高加索三國南有伊朗,西有土耳其,北有俄國,都是強鄰,最後三國都被俄國併吞掉。不過現在總算獨立了。」
「這些國家離開蘇聯後是不是欣欣向榮呢?」
「才不呢!譬如以前亞塞拜然的石油和亞美尼亞的工藝品可互通有無;現在兩國卻連交通都不通了。從共產體制到資本體制,他們都還在摸索之中,離欣欣向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三、命題作文(45分)
所謂精采的文字,除了語言需錘鍊、技巧需講究外,其描繪具體事、物,則鮮明而生動;摹寫抽象情、思,則細膩而雋永;並且往往情景交融、互相烘托。下文選自楊牧《亭午之鷹》〈紐約日記〉,雖短短五百字,卻頗能符合這樣的標準,堪稱精緻動人。請仔細閱讀、品味,以「窗外」為題,另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
1.須點明「時間」與「空間」。
2須有具體的景象以及自己的興懷感悟。
3.不可亦步亦趨模仿原文。
4.所謂「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窗,如天窗、車窗、教室的窗或監獄的鐵窗等等。
我把窗簾拉開,簾後還有一層帆布帘子。我隨手抽那繩索,布帘一抖向上衝去,眼前亮了,天光照了進來。
窗外正是中央公園。隆冬落盡葉子的樹林從腳下向遠處伸展,呈現一種介乎枯槁和黃金的光彩,在寂寂停頓中透露無窮生機。公園西東兩條大道的巨廈連綿起伏而去,俯視那片樹林。天空是灰中帶著微藍的顏色。早晨八點鐘,也許正逢上星期天,你會覺得紐約是死靜的,好像剛經過一場政變,悄悄然甚至還有點不安或恐怖,人們在屋裡等待觀望,不知道應該做甚麼,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一天整整一天的時間。
從十六樓向下望,路上幾乎就是空曠的。紅綠燈還照常閃動。對街有兩座銅像,都是騎者之姿,耀武揚威的樣子,發散著古舊的綠鬱,軍帽和馬蹄構成一種可笑的角度,頡頏均衡。那騎者的長刀下指,我集中精神朝那方向看去,刀尖下兩個男子圍著一個大鐵桶在跳動,桶裡生了一盆多煙的火,大概是昨天的晚報或早報,從垃圾箱裡撿來的。他們將報紙點上火,就站在鐵桶邊取暖,縮著脖子搓手,不時還跳著,並且說話,但我聽不見他們在說甚麼。那火旺燃燒上片刻就弱了下來,他們輪流到街邊的垃圾箱裡去掏拿,一疊一疊報紙扔進桶裡,白煙突突冒升,在早晨冰寒的公園一角,銅像騎者的刀尖之下。
早起的鴿子零落地飛來。
鴿子又停在廣場上,毫無聲息。
壹、文章縮寫
【說明】1、根據下列文章(四二二字)縮寫成一二○字(含標點)以內的短文。
2、不必分段,文字可以改寫。惟縮改時須符合原文旨趣,力求言簡意賅。
3、字數限制在一二○字以內,超過一二○字而在一五○字以內者扣1分,超過一五○字者不給分。
4、務必寫在非選擇答案卷上「一、文章縮寫」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那時候乘火車這件事在我覺得非常新奇而有趣。自己的身體被裝在一個大木箱中,而用機械拖了這大木箱狂奔,這種經驗是我向來所沒有的,怎不教我感到新奇而有趣呢?那時我買了車票,熱烈地盼望車子快到。上了車,總要揀個靠窗的好位置坐。因此可以眺望窗外旋轉不息的遠景,瞬息萬變的近景,和大大小小的車站。一年四季往往看慣了的屋中,一旦看到這廣大而變化無窮的世間,覺得興味無窮。我巴不得乘火車的時間延長,常常嫌它到得太快,下車時覺得可惜。我歡喜乘長途火車,可以長久享樂。最好是乘慢車,在車中的時間最長,而且各站都停,可以讓我盡情觀賞。我看見同車的旅客個個同我一樣地愉快,彷彿個個是無目的地在那裡享樂乘火車的新生活的。我看見各車站都美麗,彷彿個個是桃源仙境的入口。其中汗流滿背地扛行李的人,喘息狂奔的趕火車的人,急急忙忙背著箱籠下車的人,拿著紅綠旗子指揮開車的人,在我看來彷彿都趕著有興味的遊戲,或者在那裡演劇。世間真是一大歡樂場,乘火車真是一件愉快不過的樂事!
貳、命題作文
「說明」1、請由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2、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非選擇題答案卷上「二、命題作文」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題目:
(一) 夢
(二) 兩代之間
八十四年大學學測題--文章擴寫題型設計 (84學測題)
壹、文章擴寫
【說明】1、請撰寫一則二百至三百字的白話短文(含標點,可不分段),以闡發下列引文的旨趣。
2、本題非翻譯題,切勿僅將原文譯成白話。
3、務必寫在答案卷「壹、文章擴寫」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孟子》〈盡心〉下)
貳、命題作文(二選一)
【說明】1、請由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2、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答案卷「貳、命題作文」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
題目:
(一)網
(二)青春
題型設計(85學測題)
壹、閱讀寫作
【說明】
1、閱讀下列資料,綜合各則要點,重新組織,以「再生紙」為題,撰寫一篇四百字(含標點,不必抄題)以內的白話短文,以發揮資料中的觀念。
2、務必寫在答案卷「壹」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環保」這個話題,近年來在全世界引起廣大的迴響,多年來人類罔顧「環境倫理」,對大自然任意破壞,已導致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失調。……以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為例,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面積的森林被砍伐,而其砍伐的速度遠超過樹木的生長速度,面對此種情形,消失中的森林已逐漸成為世界共同的隱憂!
◎「再生紙」廣義而言就是把廢紙回收處理後再製成的紙。其中又分工業用再生紙及文化用再生紙。……就紙漿來源來看,雖然國內1989年的廢紙回收量高達45%,居世界第一,但每年仍必須自國外進口大量廢紙,其原因不外乎國內廢紙回收沒有分類,或者是分類不合乎紙廠處理條件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如果能將國內廢紙妥善回收,則可節省每年進口紙張的鉅額外匯,更可減少垃圾產量及延長垃圾場使用年限,可說是一舉數得,故在廢紙回收的流程中,分類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
◎廢紙再生過程較原木製漿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除此之外,省略了漂白處理的原色再生紙,對環境的污染可降到最低點。基於以上的環境保育觀念,「再生紙」在歐美、日本早已大行其道,例如西德以採用「再生紙」作為電腦報表紙,比例37.1%。美國政府立法規定新聞用紙、化妝面紙須摻入一定比例的「再生紙」。日本東京都政府下令,所有影印用紙一律使用「再生紙」。甚至森林資源豐富的北歐瑞典,「再生紙」的使用也極為普遍。
◎森林是生命之源,近年來溫室效應逐漸導致了全球性的氣候轉變;森林的大量伐採也使得土壤流失、水循環被破壞。而造紙卻是森林的主要用途之一,紙張的消耗量更成了衡量人民生活水準的指標。在此種惡性循環之下,自然原則被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多一個人使用「再生紙」就可以多救活一棵樹;多救活一棵樹就可以讓地球更雄壯的呼吸!
◎「沒有任何一棵樹,因為你手中這本書而倒下。」在您看完此篇文章,希望您也能夠響應再生紙的使用,讓下一代依然能有一個美麗而青翠的地球。
(以上節錄楊婉儀、陳惠芬、陳雪芬〈二十一世紀的良心用紙--再生紙〉)
◎從環境成本的角度來看,再生紙是相當經濟的。根據臺北市政府的調查,臺北市垃圾中廢紙佔35.6%,換算後每日有高達1000公噸以上的廢紙送入掩埋場;回收廢紙再製可直接減少掩埋場的容積壓力。
◎若從社會成本的觀點來看再生紙,那它的成效更是驚人。目前國內一噸垃圾的運輸費用大約是二千多元,而一公斤垃圾的焚化費用,大約是五至七元,而廢紙的回收量為1,800,000公噸。換言之,再生紙的推出不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一年更節省了一百四十多億元的成本!(以上節錄施榮華〈再生紙環保嗎〉)
◎生產一噸紙張,約需高度八公尺長、直徑十六公分之原木二十棵。一棵用於製漿之樹木,平均須經二十年到四十年的風吹雨打,才能成長到可供使用。如果只寫幾個字就被丟棄實在是暴殄天物,能加以回收利用,發揮樹木更多的生命價值,那就是功德了。若以目前國內每個月約兩萬噸的模造紙市場,也就是每年至少需要砍伐四百八十萬棵樹。如果能夠以再生紙取代,則不但垃圾可以減量;森林也會因為減少砍伐,而對資源水土之保育,及環境生態之平衡產生更大助益。(節錄黃修志〈再生紙的推廣〉)
貳、命題作文
【說明】1.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2.文長不得超過四百字。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答案卷「貳」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題目:樹
八十六年大學學測題--閱讀寫作、文章賞析
題型設計(86年學測題)
【說明】請先閱讀下列文字,然後依序回答第一題及第二題。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二」。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遊〉)
2.人是自然的產兒,就好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產兒;但我們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離開了泥土的花草,離開了水的魚,能快活嗎?能生存嗎?從大自然,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從大自然,我們應分取得我們繼續的滋養。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沒有盤錯的根柢深入在無盡藏的地裡?我們是永遠不能獨立的。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撫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們。不必一定與鹿豕遊,不必一定要回「洞府」去;為醫治我們當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輕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去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鬆了去的。(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3.望著湯湯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徹悟了一點人生,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上,新得到了一點智慧。的的確確,這河水過去給我的是「知識」,如今給我的卻是「智慧」。山頭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我,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彙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的感情早已融入這第二故鄉一切光景聲色裡了。我彷彿很渺小很謙卑。(沈從文《湘行散記》〈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4.自然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可分從兩方面言之: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不可一息或離,人涵育在自然中,渾一不分;此一方面也。其又有一面,則人之生也時時勞動而改造著自然,同時恰亦就發展了人類自己;凡現在之人類和現在之自然,要同為其相關不離遞衍下來的歷史成果,猶然為一事而非二。……人類的發展和自然的變化今後方且未已;這是宇宙大生命一直在行進中的一樁事而非二。(梁漱溟《人心與人生》)
5.半個鐘頭以後,雪漸漸小了,天色廓清。在神聖的寂靜中,我搖下窗戶外望,覺得天地純粹的寧謐裡帶著激越的啟示,好像將有甚麼偉大的真理,關於時間,關於生命,正透過小寒的山林,即將對我宣示。一種宿命的接近,注定在空曠和遼闊的雲霧中展開。我不自禁開門走出來,站在松蔭的懸崖上,張臂去承受這福祉,天地沉默的福祉,靜的奧義。(楊牧《搜索者》)
6.在那次途程中,接近四川邊境時,那在夕晚中高聳入雲的秦嶺,那遍山的蒼老松櫪,和獵戶的幾把輝亮野火,山村居民驅狼的銅鑼聲,引起我一種向所未有的肅穆之感,李白的詩句「慄深林兮驚層嶺」,宛如活生生的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天地間雄偉的景色使我憬然瞿然。我感到生命的佈景竟是如此的壯美,自己應該如何實踐生命的意義、聖賢的教訓,以不負在這壯麗的、自往古至今日的連續劇中,做了一個小小的角色……..而窗前這幾片樹葉,更使我感到造物者的智慧、細心,他已大筆寫意,為我們描出了高山長水,而又如此的心思細膩,連幾片小小的木葉,都不掉以輕心,都仔細的予以賦色、描繪,使我們生活中處處發現了美的痕跡,我遂進而悟解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的畫室中,也應摹仿這位偉大的畫師,一筆不茍;更使自己生活的畫面上,無一漏筆或敗筆出現。(張秀亞《白鴿‧紫丁花》 〈幾片枯葉的聯想〉)
7.山靜,水動。
動靜之間自有大自然的脈動運轉。
凡人疲於生活,未必能領會天地間山水的奧秘,因此只能算是山水所屬而已,一切仰賴山水而生。
仁者與天地同體,聖者則能閱讀山水的智慧,從中取得生命的方向。
因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求其沉穩靜謐,求其流暢、可塑、能應萬變的特性也!(王鑫〈看!岩石在說話〉)
第一題:參酌上列各家觀點,並結合自身經驗、體認,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交流感發的關係。文長不超過六百字。
第二題:上列作品,各家「文字風格」(注意:非指「內容」)各有特色:有重遣詞用字,力求精美者;有直述意旨,平易質實者;有善藉景物以寓托情懷者;……不一而足。你最欣賞哪一則?為什麼?試加以分析。文長不超過四百字。
八十七年大學學測題—議論型作文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一)
請先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問題。
昨遊江上,見修竹數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颺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見琴書几席,淨好無塵,作一片豆綠色,蓋竹光相射故也。靜坐許久,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大江,風帆漁艇,又有葦洲,有耕犁,有饁婦,有二小兒戲於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將軍(唐朝山水畫家李思訓)畫意,懸掛於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學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於是,豈獨畫乎?
乾隆戊寅清和月,板橋鄭燮畫竹後又記。(鄭燮〈遊江〉)
請依據上文旨意,對文中「八面玲瓏」之意加以闡釋發揮。文長不限。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二)
「喝雪碧,做自己」、「堅持品味,卓然出眾,伯朗咖啡」、「特立獨行,Lee牛仔褲」,「給我Levi,s,其餘免談」,這些廣告詞背後都透露有趣的思考:一方面鼓勵消費者群起倣效,好讓商品普及化;一方面卻又強調商品獨樹一格,只有眼光不凡的消費者能欣賞。追求流行究竟是勇於表現自我?還是容易迷失自我?
請就「追求流行,表現自我」或「追求流行,迷失自我」為題,選擇一個立場,提出你的看法。
請注意:在文章中必須選定一個立場議論,不可正、反兩面皆論。
八十八年大學學測題—情境短文、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88年學測題)
一、短文寫作
以下是有關魚的兩種不同的情境,請選擇其中一項,寫一段散文,可以從「人」的角度寫,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文限二百至三百字之間。
(一)餐桌上的魚
(二)水族箱中的魚
二、作文
「你還裝?別假仙了!」這是我們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而「不要妝(裝)了」、「給我放自然一點」的廣告詞,也傳達了人們對掙脫面具的渴望。但我們真的用不著「假裝」嗎?不管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無奈,「假裝」有時的確很不應該,但有時卻又合情合理,勢所必然。
你「假裝」過嗎?是為了掩飾你的錯誤、緊張?還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你是需要時才「假裝」?還是一向在「假裝」?「假裝」讓你得到什麼?是自欺欺人的痛苦?還是利己利人的欣慰?
請以「假裝」為題,寫一個關於自己「假裝」的經驗,內容應包括:你為何「假裝」、你如何「假裝」、「假裝」時的心情、現在的感想等。文長不限。
八十九年大學學測題-文章賞析、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89年學測題)
壹、文章賞析
荖濃溪營地附近,雪深數尺。溪水有一段已結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葉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積,似刨冰。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雪塊因而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森林間迴響。
這是陳列〈八通關種種〉裡的一段文字,其中沒有任何艱難晦澀的詞句,可是寫得非常精彩。請細細咀嚼,加以鑑賞分析。
【提示】請就上引文字,由「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
貳、作文
【注意】須抄題;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
(一)許多人都有傾注心力,投入某一件事的經驗,其原因不一而足:或出於興趣,或迫於無奈,或機緣巧合……。
請以「我最投入的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投入的對象
(2)投入的過程、心情
(3)投入的得失、感想
(二)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烏托邦」。對你而言,「烏托邦」或許是太遙遠的世界,但只要是人,都有他的「嚮往」。這「嚮往」也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也許是一種抽象的境界,或許只是區區卑微的願望,也或是永不可能達成的幻想,卻都代表了內心的願景。
請以「我的嚮往」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自己的嚮往是什麼
(2)為何有這樣的嚮往
(3)如何追求這嚮往
(4)自我的感懷
九十年大學學測題-引導寫作、議論型作文
題型設計(90年學測題)
【注意】1、(甲)、(乙)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違者扣分。
2、須抄題,違者扣分。
(甲)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
有人以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試就你自己的感覺、經驗、知識或省思,以「最遙遠的距離」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文章可以全然抒情而寫得很感性,也可以運用知識而寫得充滿知性,當然也可以融會二者,兼具知性與感性。
(乙)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嚥」開始,「欲速則不達」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細活」更是品質的保證,總之,「一切慢慢來!快了出錯划不來!」
現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速食麵」就不怕肚子餓,有「捷運」、「高速鐵路」就不怕塞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宅急便」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身邊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快!否則你就跟不上時代!」
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經過時?「快」在今天是否真的必要?
試以「快與慢」為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文長不限。
九十一年大學學測題——圖表判讀、文章改寫、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1年學測題)
一、圖表判讀(佔9分)
下圖顯示的是傳染病X從民國85年到88年各年度四季之間的發生率。圖的橫軸是不同年度,縱軸是每十萬人發生的個案數(單位:人數/十萬人)。請判讀本圖,歸納、分析他所傳達的訊息,並以條列方式陳述。
注意:1.請分點列舉,力求簡明扼要。
2.不必詳述具體數字。
二、文章改寫(佔18分)
寫作時,適度而精確的使用口語與成語,可使文章增色,但若濫用、誤用,反不可取。下面是一封情書,除粗鄙的口語外,更充斥俗濫與錯誤的成語。請在不違背其本意的前提下,用真切、自然的文字加以改寫。
注意:1.改寫時須保留原信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2.不可使用粗鄙的口語,並避免濫用成語。
「上個禮拜六在校刊編輯會議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慘。你長得稱得上是閉月羞花,聲音也像鶯啼燕囀。從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臥薪嚐膽、形容枯槁。我老媽看不下去,斥責我馬齒徒長、尸位素餐,不知奮發圖強,難道要等到名落孫山、墓木已拱才甘心嗎?我也有自知之明,這封信對你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你一定棄之如敝屣。但我相信愚公移山的偉大教訓,也就是人定勝天,如果你給我機會讓我向你表白我自己,你會恍然大悟我是個很善良的人。期待你的隻字片語,若收到回音,那一定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了!」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一般人對老人世界仍缺乏了解,也欠缺了解的興趣。相對於兒童、青少年,老人似乎愈來愈處於社會的邊緣。下面是一位老人的日誌,平實記錄的背後,頗有心情寄託,例如:30日的日誌中「三十年的老屋,不知如何修起?」既說屋況,也正是說自己,讀者細細推敲,自能體會其中調侃與蒼涼的況味。請以「1月4日星期五的日誌」為對象,並以老人原本所記二事為基礎,鋪寫成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1.不必訂題目。
2.先仔細閱讀每一則日誌,體會老人的心情、了解老人的身體與家庭狀況,以便發揮;但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日誌原文。
3.以老人為第一人稱,用他自己的口吻與觀點加以撰寫,務必表現老人的心境與感懷。
30 Sun.
31 Mon.
1 Tue.
2 Wed.
3 Thu.
4 Fri.
5 Sat.
元旦
十一月廿日
小寒
隔壁修房,今日動工,云:舊曆年前可畢。
客廳牆壁滲水,三十年老屋,不知如何修起?至書店給孫子、女買禮物。
上午回心臟內科吳醫師門診領藥掛49號。
下午看眼科白內障,掛20號
(明天記得帶禮物)
中午12:00祥園小館家聚。
(記得帶禮物)
家聚取消,孫子補習,孫女準備考試。兒獨來,坐十五分鐘,留錢一包、撒尿一泡,走人。
午,與妻兩人至麵館小酌慶生。吾言:若得老妻、老友、老狗相伴、身懷「老本」,家旁有老館,老不足懼!妻云:無聊!
昨晚得知,老友逝,心肌梗塞…料吾大去之期亦不遠矣!
至公園小坐,
冬寒乍暖。見幼稚園老師帶小朋友遊戲。幾個外傭推老人出來排排坐,聊天,一景也。
冷鋒至,與妻合力搬出電暖爐。兒來電,問好不好?答以
好。問血壓正常否?答以正常。問三餐服藥否?答已
服!服!服!
九十二年大學學測題——抒感短文、議論短文、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2年學測題)
一、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4分)
2001年,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策劃了一項「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測驗32國二十六萬五千多名十五歲青少年,是否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結果排名前三名的是芬蘭、加拿大、紐西蘭。這項被喻為「教育界的全球盃」、具有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人才競爭力的報告引起各國震撼,排名不理想的國家紛紛檢討「我們的學生很笨嗎?我們的國民讀得夠不夠?」再次正視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高科技時代、e化浪潮中,傳統式閱讀卻重新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美國,無論是柯林頓任內「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均見國家元首大力提倡。911恐怖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小學為小朋友說故事,情景令人記憶猶新。在英國,布萊爾首相在施政報告中連續重覆三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其迫切性,政府更訂定「閱讀年」,與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合作,要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在澳洲,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包括唸一本書,「至少唸二十分鐘才能停」。芬蘭的學生在PISA調查中名列前茅,不但閱讀能力最強,18%的芬蘭中學生每天花一、二小時,單純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
台灣雖未參與PISA評量,但據文建會調查:十五歲以上民眾從不看書或幾個月才看一次的比例達38.7%,半年內不曾買書或雜誌者佔51.2%,而46%小朋友的休閒活動是玩電腦、看電視。以芬蘭為例,其首都市民平均每人每年從圖書館借閱16本書,而台北市民則只有兩本。學者專家憂心台灣中小學生「看電視、玩電腦,不看書,要看也只看教科書、參考書」。
(一)讀完上列資料,回顧自己的讀書生涯,此時最深的感想是什麼?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二)有一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全校師生約兩百人,圖書欠缺、設備老舊、經費短絀,且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度甚低。現在假設你是這所小學的校長,看了上列資料,決心推動全校閱讀,請寫下你的「閱讀推動計畫」,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注意】:計畫內容必須具體。
二、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7分)
A香米
「香米」,顧名思義即是煮熟後會散發出香味的米。民國66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開始從事香米育種研究,引進國外香米品種與台灣優良水稻品種進行雜交育種。
B益全香米
益全香米穀粒大而飽實,米粒透明度佳,黏度適中、彈性優、口感Q。據實驗,其單位面積產量比一般稻作多,育苗時間短,對於稻熱病的抵抗力強。益全香米具獨特的芋頭香,據吃過的人表示,掀開飯鍋時,會被那股香芋味感動。……
C台農71號
「台農71號」是繼「台稉4號」及「台農72號」之後,在台灣地區育成的第三個稉型香米品種。「台稉4號」是民國79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名;「台農72號」則是於民國76年由農試所嘉義分所命名,兩種米雖然都有香味,但各有缺點,雖曾推廣種植,卻成效不佳。
「台農71號」是以「台稉4號」為父本,取其具有國人喜愛的芋頭香味,母本則為外觀、品質均佳的「日本絹光米」。農試所自民國81年起正式將「台稉4號」與「絹光米」進行雜交,據參與育種的人員指出,「台農71號」不僅是二十幾年來農試所自行雜交育種成功的第一個稻作新品種,也是農業界首度跳脫舊框架,以品質而非產量或抗病性為主要育種目的的新品種。專家表示,連栽種方法也不能再循舊有模式,農民必須配合新香米的生長特性作改變。
D關於郭益全
姓名
郭益全
籍貫
台南縣鹽水鎮
生卒年
民國35年生,民國89年9月9日猝逝,享年55歲。
死因
家族本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又因工作過勞,引起胸口悶痛卻不察,導致心臟病發,送醫不治。
學歷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研究「水稻遺傳與育種」。
經歷
民國81年起,擔任農試所「水稻育種計畫」主持人,帶領團隊投入高品質香米品種改良工作。民國89年10月25日,正式通過農委會之審查登記,命名為「台農71號」。
工作信念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讚譽
1. 農試所同仁讚譽他是「接受正統水稻遺傳育種訓練,在台灣從事相關研究的第一人」。
2. 農委會視「台農71號」為革命性稻作品種,為紀念郭益全,特訂名為「益全香米」。
其他
1. 郭益全猝逝後,同事接手他未完成的事務,見堆積如山的資料,才體會到他對工作的投入有多深。
2. 郭夫人說:「每天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如果他能吃一口香米再走,該有多好!」
E加入WTO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世界各國的米將大舉進軍台灣,從日本高級米「越光米」、泰國皇家御用米到美國米、澳洲米、……,對稻農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
閱畢上列資料,相信你對台灣香米育種歷史及「益全香米」靈魂人物郭益全博士已有初步的認識。香米的育種過程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最尋常的東西,也藏有無名英雄的心血。
現在假設要立一座「香米碑」,告訴民眾香米的故事,請將上列資料融會貫通,並運用
文學想像,以「香米碑」為題,鋪寫一篇紀念郭益全博士並記述台灣香米育種歷史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無須拘泥於碑文體製。
九十三年大學學測題——描寫與擬想、判讀、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3年學測題)
一、描寫與擬想(佔14分)
下圖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十分有趣,請細細玩味後,(一)各以50字左右之文字描寫他們的神情、姿態,(二)各以一、二句話擬寫他們當下內心之所想。
【注意】:神情、姿態之描寫,與各自內心之所想,二者之間應相關、呼應,不可風馬牛不相及。
二、判讀(佔14分)
近一、二年來,「中高齡失業」成為臺灣社會「沉重」的現象。所謂中高齡,泛指45歲到65歲。根據主計處2003年10月統計,50至54歲平均待業期達35.23週(8.2個月),55至59歲達38.68週(9個月),年齡愈大愈不容易找到工作,他們的處境也就愈見艱難。
假設,你的鄰居陳先生也在這波中高齡失業潮裡。
陳先生今年50歲,他的太太來自越南,兩名子女分別就讀小學、幼稚園,一家四口僅靠他的薪水度日。一年前,陳先生任職的工廠遷往大陸,他因此失業了。雖然曾到「就業服務中心」登記,也應徵過幾個工作,然皆未獲回音。陳先生從事過紡織、餐飲、保全,最近更在社區大學上過電腦課,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筆不佳,寄出的求職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託你幫他寫一封求職信。他特別強調,對工作性質、地點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萬元。
在寫這封求職信之前,你必須仔細衡量上述陳先生的狀況,從中選擇若干,作為訴求重點,以便打動僱主的心。那麼你會選擇哪些重點呢?請逐項列出,並說明所以選擇其作為訴求重點的理由。
【注意】:本題用意,並不在要求寫成完整的求職信,作答時,請逐項列出重點並說明理由即可。
三、閱讀下列資料,並依要求作答。(佔24分)
有一個人,人們叫他「大鬍子」,以下是關於他的報導。
甲、
義大利籍天主教靈醫會會士、澎湖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修士,1924年生於義大利,十二歲加入天主教靈醫會,在斷絕財富、色慾、謹防意外三項會規外,何義士自己許下第四願:為一切病患犧牲。1947年,何義士離開義大利,跟隨靈醫會的會士遠渡重洋到中國雲南省行醫救人。
在雲南工作期間,眼見當地政府對痲瘋病人的漠視,當時年僅廿三歲、心懷公義與悲天憫人的何義士修士,總是難過地掉下眼淚,於是全力投入痲瘋病患的照護工作,並四處籌募基金,在雲南興建痲瘋病院和綜合醫院。詎料,他的作為,被當地政府視為具有政治意圖,最後只好黯然離開中國大陸。何義士回到義大利潛心學醫,希望學成後回到東方,繼續行醫。
1953年,何義士隨靈醫會的弟兄們來到當時十分落後的宜蘭縣羅東鎮、由靈醫會創設的羅東聖母醫院。他視病如親,遇有緊急狀況,不惜當場挽袖輸血給病人,一直到他辭世為止,總計捐給臺灣人三萬七千五百西西的鮮血。
哪裡偏僻,他就去哪裡。1958年,他主動向修會申請,前往離島澎湖濟世行醫,更募款興建澎湖惠民醫院。1973年,他到臺北三重創辦診所,1983年,何義士再度回到澎湖接任惠民醫院院長職務。他體恤醫護人員辛苦,又不放心病患,總是堅持親自值夜班,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限時、地,為病患看診。不論多晚,只要有病人求診,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趕走疲憊,改以笑臉面對病人和家屬。因為他堅信,醫師給病人的信心是最佳良藥。
乙、1999年8月剪報
1. 在澎湖奉獻近半世紀的天主教靈醫會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於8月15日傍晚在未為人察覺的情況下,坐在院內客廳的椅子上安詳的走了,享年七十五歲。他生前曾獲頒三次的醫療貢獻獎,也曾獲得其祖國義大利頒發的最高榮譽騎士獎章,他的逝世留給各界無限的哀思。
惠民醫院修士韓國乾表示,何院長走得很安詳,臉上還泛著紅潤的光澤,如同在安睡中,在教會來說,這是天主因何義士為中國病患付出一生而給的榮光。
韓修士回憶指出,15日上午,何義士還主持聖母昇天彌撒,神情愉快且精神飽滿,中午用餐後,騎著腳踏車外出運動,下午四時許回到院內,一如平常般,熱情地與人打招呼。接著獨自一人至院內五樓的客廳小憩,至六時許,韓修士依慣例至五樓客廳請他下樓用膳,只見何義士安詳的坐臥在椅上,狀似熟睡,韓修士輕搖他的肩膀,發現沒有反應,立即召請值班醫師急救,但已經晚了一步,醫師研判是心臟衰竭。
2. 經何義士修士診治過的病人,對他留著美麗的大鬍子有著極深的印象。與他接近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留著大鬍子,是因為在他廿三歲離開故鄉時,母親曾對他說:「維護神職人員形象最好的方法,就要像個愛心的老者。」從小受母親影響甚深的年輕何修士,於是開始蓄留鬍鬚,立志做個有愛心的人,做個具有好形象的神職人員。
3. 何義士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容貌、身高,但卻可以選擇生命的樣式。」因此終其一生,他都決定選擇在雲南或是澎湖這些偏遠地區,為病患服務。他自奉甚儉,別的修士不穿的衣服,只要能穿,他都會愛惜的撿拾來穿。他一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設想,晚年仍時時掛念雲南的痲瘋病患,為了興建那兒的第二座痲瘋病院,何義士正在趕寫一本有關雲南痲瘋病患的書,準備在聖誕節前出版,以便募款。為此,他常趕稿至凌晨兩三點,過世的前一天晚上,他仍在熬夜趕書。
4. 何義士在澎湖的最後一段路程,僅有教友、院內同事及少數曾被何義士救活的病患排在棺木兩旁陪著他,走得冷清,不少人忍不住為他叫屈,當場痛哭起來。
現在,讓時間重回1999年8月14日晚間——也就是何義士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坐在桌前寫稿,忽然覺得身體不適,於是起身走動,回座後深感自己已然年老,過往歲月一幕幕浮現於眼前,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麼呢?又會向上天祈求什麼呢?閱讀上述資料後,你對何義士修士的人格、襟懷與志業當有所認識、了解。在此基礎之下,請以其眼為眼、以其心為心,用第一人稱「我」寫出何義士生命最後一晚的所思所感、所祈所願。
【注意】: 1.不必訂題目,且文長不限。
2.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報導原文。
九十四年大學學測題——判讀、闡述、命題寫作
題型設計(94年學測題)
一、判讀(佔9分)
穴烏(jackdaw)如果找到了一個將來可以造窩的小洞,牠就會兇狠狠地把其他穴烏一齊趕走,不管來搶地盤的鳥地位多高,牠是再也不肯讓步的。同時牠會用又高又尖的調子,不停地喊出「即刻、即刻、即刻」通知牠看中的雌鳥,新房子已經準備好了。穴烏的這種鳥類呼喚伏窩(孵卵)的儀式在秋天裡特別頻繁,每逢秋高氣爽的天氣,這些鳥兒就會出來找窩,同時會對求偶的活動特別感興趣,「即刻、即刻」之聲幾乎不絕於耳。到了二月、三月,大白天裡「即刻」的聲音幾乎不曾間斷;三月最後幾天裡,牠們的情緒到了最高潮,「即刻」合唱在某個牆壁的凹窪處更是格外響亮。就在這時,從凹窪處響出來的音色變了,換成一種比較深沈而豐富的調子,聽起來像是「也卜、也卜、也卜」。愈唱到後來,節拍愈快,再往後,就成了一串急不可辨的連音了。於是興奮的穴烏從各個方向一齊都擠到這個小洞的旁邊,牠們把身上的羽毛抖了開來,分別擺出威嚇的架勢,一齊加入「也卜」大合唱。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出原因:原來牠們這套儀式完全是在對付社會的罪人時才有的表現。穴烏因為適宜造窩的小洞實在太少,競爭非常劇烈。有時一隻非常強壯的鳥為了爭地盤,會無情的攻擊一隻比牠弱小得多的同伴,這時「也卜」反應就產生了。受侮的穴烏又急又憤,牠的「即刻」之聲逐漸提高加快,最後終於變成「也卜」了。如果牠的妻子當時不在場,得了牠告急的訊號,就會蓬鬆了身上的羽毛趕來助戰。如果這個挑釁者還不逃走,就會引起難以置信的後果,所有聽見牠們「也卜」的穴烏都會憤怒地趕到現場,於是原先「一觸即發」的戰事在一陣愈叫愈響,愈喊愈急的「也卜」聲中立刻化為烏有。趕來管閑事的鳥經過這樣的一頓發洩之後,就又散開了,留下原來的地主在牠重得和平的家裡,靜靜地「即刻、即刻」。
通常出來主持公道的鳥數目都不少,足夠使一場爭端平息。最古怪的是原來的挑釁者也會參與「也卜」大合唱,旁觀的我們如果把人的想法投射在鳥的身上,會以為這隻生事的鳥兒,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才跟著喊「捉賊」的。事實上無論是那隻穴烏,一聽到「也卜」的叫聲就會不由自主的加入行列。生事的鳥兒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引起哄鬨的原因,所以當牠「也卜」的時候,牠也和別的鳥兒一樣,一邊轉,一邊東張西望地找嫌疑犯。雖然旁觀的我們會覺得荒唐,但牠的每一個動作可都是誠心誠意的。(改寫自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根據上引文字,判斷穴烏所發出的「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哪些意義?
【注意】:須將「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的種種意義,分項條例敘述,並扼要說明何以如此判讀,否則扣分。
二、闡述(佔18分)
對上文中生事的穴烏也跟著叫「也卜」,你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而看到穴烏集體的「也卜」行為,再對照人類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你又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請分別加以闡述,文長不限。
三、命題寫作(佔27分)
人生難免「失去」:我們有時沉浸在失去的感傷中;有時因失去才學會珍惜;有時明明已經失去,卻毫不自覺;而有時失去其實並非失去……
請根據自己的體驗,以「失去」為題,寫作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五年大學學測題——語文修正、議論評述、情境寫作
題型設計(95年學測題)
一、語文修正(佔9分)
語文的使用需要注意場合、對象的分別,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都有它不同的語文表達方式。例如上臺演講和平日死黨之間說話便大不相同,而寫作文章和口語敘述也絕不應該完全沒有差別。下面是一篇題為「運氣」的中學生作文,即使暫不考慮文字的優美與否,其中除了以下說明文字的範例之外,尚有九處應予修正——或使用了不當的俗語、口語、外來語,或犯了語法上的錯誤,或是受媒體、網路流行用語誤導,或以圖案代替文字,請加以挑出,並依序標號(1、2、3……9)改正之。
【說明】:例如文中「3Q得Orz」即為不當用法,3Q意指「Thank you」,Orz則藉三字母表示「跪拜在地」之狀。改正之方式如下:
3Q得Orz→感謝得五體投地
今天我們班的運氣實在有夠衰,開朝會時被學務主任點名,說我們班秩序不良且教室環境髒亂。我們班導師氣到不行,回到班上嚴辭訓斥大家一頓,問我們究竟安什麼心?林大同立刻發言說,我們一定會好好做反省的動作。衛生股長漲紅著臉幾乎快::>_<::了,他拜託大家每天確實打掃,他一定3Q得Orz。王明問班上的星座達人到底我們班為何如此時運不濟,接二連三被挨罵受罰。更慘的是,班上的蒸飯箱莫名其妙又壞了,害得全班只好吃冷便當。偶氣ㄉ要死,媽媽昨天為我準備的便當,本來粉不錯吃滴,卻變成難以下嚥的冷飯。想不到今天這麼倒楣,昨天真不該聽信風紀股長的話,到學校理髮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今天還不是一樣諸事不順!
二、議論評述(佔18分)
請閱讀下列資料後,分別針對老師甲、家長、吳生的觀念、態度,各寫一段文字加以論述。
(甲)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老師甲:「吳茗士同學是我們班最優秀的學生,天資聰穎,不但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數理推論與邏輯能力也出類拔萃,任何科目都得心應手。更可貴的是,他勤勉好學,心無旁騖,像大隊接力、啦啦隊等都不參加。我想,他將來不是考上醫學系,就是法律系,一定可以為校爭光!」
家長:「我們做家長的也是很開明的,只要他專心讀書、光耀門楣就好,從來不要他浪費時間做家事。老師認為他適合什麼類組,我們一定配合,反正醫學系、電機系、法律系、財金系都很有前途,一切就都拜託老師了!」
(乙)A同學疑似偷竊事件
A生:「老師,我沒有偷東西!吳茗士當值日生也在場,可以為我作證!」
吳生:「我不知道,我在算數學,沒有注意到。」
老師乙:「吳茗士,這關係到同學的清白,請再仔細想想,你們兩個同在教室,一定有印象的!」
吳生:「我已經說了我在算數學,哪會知道啊!而且,這干我什麼事?」
(丙)生物社社長B與吳同學的對話
B生:「你不是不喜歡小動物嗎?為什麼要加入生物社呢?
吳生:「我將來如果要申請醫學系,高中時代必須有一些實驗成果,而且社團經驗也納入計分,參加生物社應該很有利。」
B生:「我們很歡迎你,但是社團成員要輪值照顧社辦的小動物喔!」
吳生:「沒有搞錯嗎?我是參加生物社來做實驗的,又不是參加寵物社!」
(丁)同學C的描述
「吳同學功課好好,好用功喔!不但下課時間不和我們打屁聊天,而且對課業好專注,只讀課本和參考書呢!像我愛看小說,他就笑我無聊又浪費生命。唉,人各有志嘛!我想他將來一定會考上很好的大學吧!」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下面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請以「雨季的故事」為題,設想情境,接續下列文字,鋪寫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文長不限。
雨季來時,石頭上面長了些綠絨似的苔類。雨季一過,苔已乾枯了,在一片未乾枯苔上正開著小小藍花白花,有細腳蜘蛛在旁邊爬。河水從石罅間漱流,……
【注意】:寫作時,為求文章完整呈現,上列引文務請抄錄,否則扣分。九十六年大學學測題──文章分析、闡釋與表述、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96年學測題)一、文章分析(佔9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描述搭火車過山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鄉居的少年那麼神往於火車,大概因為它雄偉而修長,軒昂的車頭一聲高嘯,一節節的車廂鏗鏗跟進,那氣派真是懾人。至於輪軌相激枕木相應的節奏,初則鏗鏘而慷慨,繼則單調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韻。過橋時俯瞰深谷,真若下臨無地,躡虛而行,一顆心,也忐忐忑忑吊在半空。黑暗迎面撞來,當頭罩下,一點準備也沒有,那是過山洞。驚魂未定,兩壁的迴聲轟動不絕,你已經愈陷愈深,衝進山嶽的盲腸裏去了。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這一連串的經驗,從驚到喜,中間還帶著不安和神祕,歷時雖短而印象很深。(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二、闡釋與表述(佔18分)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闡釋「玫瑰」與「日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就玫瑰與日日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並說明原因。文長限300~350字。
玫瑰說:「我只有在春天開花!」
日日春說:「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杏林子《現代寓言》)
三、引導寫作(佔27分)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
97年大學學測題──文章解讀、應用寫作、引導寫作
題型設計(97年學測題)一、文章解讀(佔9分)
閱讀框線內的文章,請簡要歸納作者對文化與藝術的觀點,並從日常生活
中舉例,印證作者的觀點。文長限150~200字。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豐富的文化因素與美感經驗,有來自先天的主體脈絡,
也有包容、吸納外來經驗的空間與環境。文化、藝術並非特定菁英份子的專利與責任,每個人的文化意涵不因富貴貧賤而有高低多寡之別,體認藝術的社會本質與文化的基礎,也與學歷、族群、性別沒有太大關係,更不需要高深的理論。(邱坤良〈非關文化:移動的觀點〉)
二、應用寫作(佔1 8 分)
閱讀下文,試以楚國、齊國或第三國記者的身分,擇一立場報導此事件,不必擬新聞標題。文長限250~300字。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 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
王曰:「齊無人耶, 使子為使?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 張袂成陰, 揮汗成雨, 比肩繼踵而在, 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 」晏子對曰:「齊命使, 各有所主, 其賢者使使賢主,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 故宜使楚矣。」三、引導寫作( 佔2 7 分)
雖然時光一去不返, 但人們偶爾還是會想像回到過去。
有人想像回到從前去修改原先的決定; 有人想像回到事故現場阻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有人想像回到古埃及時期, 影響當時各國間的局勢;有人想像回到戰國時代, 扭轉當時的歷史… …
請以「如果當時… … 」為題( 刪節號處不必再加文字), 寫一篇文章, 從自己的生命歷程或人類的歷史發展中,選擇一個你最想加以改變的過去時空情境, 並想像那一個時空情境因為你的重返或加入所產生的改變。文長不限。附錄 八十九年 語文表達能力測驗
一、翻譯(27分)
翻譯是一種很好的語文訓練,不僅可以測度譯者對原文理解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譯者處理文字的能力。下面是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一詩,請仔細閱讀、推敲,將其譯成白話,以詩歌形式或散文形式作答,均無不可。
提示:
1. 注意參考原詩題目。翻譯時綜合把握全詩的情境、旨意,不必然採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式。
2. 所譯宜講求文字的精緻與文氣的流暢。
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
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空階有鳥跡,猶似造書時。
二、文章整理(27分)
張家兩姐妹剛從高加索旅遊回來,以下是她們與親友分享旅遊經驗的閒談內容。請根據所談,重新整理成一篇描述高加索三國歷史大要的文章,文長200字左右。
「什麼?高加索在什麼地方?飛機怎麼飛啊?」
「從香港轉機到莫斯科,在轉機往南飛二小時多,飛過高加索山,到喬治亞首都弗利司。位子小、食物差、空氣不好,暈機暈的好厲害哦!」
「幹嘛北上莫斯科,又再南下?神經啊!」
「蘇聯時代,高加索三國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所以從莫斯科飛算是國內,現在也很少有從其他地方直飛去的。」
「這些國家有些什麼可看的啊?」
「亞美尼亞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少數山谷還好。首都亞里溫的建築用的都是粉紅色火成岩,所以號稱玫瑰之城。」……
「聽說亞美尼亞是基督教國家?」
「沒錯,亞美尼亞是古老,在西元30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它的僑民散居世界,很多地方都建有亞美尼亞教堂。喬治亞也是古老國家,不久也成為基督教國家。不過後來卻出了一個無神論的史達林,現在宗教氣氛很淡。只有亞塞拜然是回教國家,它的人民來自中亞,和土耳其一樣帶有突厥的血統。」
「三個國家中是不是亞塞拜然最窮?」
「哪裡!它最富,因為產石油,平原也多,農產豐富。另外,它靠裏海,產魚,魚子醬很有名。」
「我記得伊朗好像也有個地方叫亞塞拜然?」
「不錯,亞塞拜然人本來佔有的地方較大,但伊朗強,就把南半部佔去了。亞美尼亞本來也很大,大部分在現在的土耳其境內,現在只剩下十分之一大。十九世紀初,高加索三國南有伊朗,西有土耳其,北有俄國,都是強鄰,最後三國都被俄國併吞掉。不過現在總算獨立了。」
「這些國家離開蘇聯後是不是欣欣向榮呢?」
「才不呢!譬如以前亞塞拜然的石油和亞美尼亞的工藝品可互通有無;現在兩國卻連交通都不通了。從共產體制到資本體制,他們都還在摸索之中,離欣欣向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三、命題作文(45分)
所謂精采的文字,除了語言需錘鍊、技巧需講究外,其描繪具體事、物,則鮮明而生動;摹寫抽象情、思,則細膩而雋永;並且往往情景交融、互相烘托。下文選自楊牧《亭午之鷹》〈紐約日記〉,雖短短五百字,卻頗能符合這樣的標準,堪稱精緻動人。請仔細閱讀、品味,以「窗外」為題,另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
1.須點明「時間」與「空間」。
2須有具體的景象以及自己的興懷感悟。
3.不可亦步亦趨模仿原文。
4.所謂「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窗,如天窗、車窗、教室的窗或監獄的鐵窗等等。
我把窗簾拉開,簾後還有一層帆布帘子。我隨手抽那繩索,布帘一抖向上衝去,眼前亮了,天光照了進來。
窗外正是中央公園。隆冬落盡葉子的樹林從腳下向遠處伸展,呈現一種介乎枯槁和黃金的光彩,在寂寂停頓中透露無窮生機。公園西東兩條大道的巨廈連綿起伏而去,俯視那片樹林。天空是灰中帶著微藍的顏色。早晨八點鐘,也許正逢上星期天,你會覺得紐約是死靜的,好像剛經過一場政變,悄悄然甚至還有點不安或恐怖,人們在屋裡等待觀望,不知道應該做甚麼,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一天整整一天的時間。
從十六樓向下望,路上幾乎就是空曠的。紅綠燈還照常閃動。對街有兩座銅像,都是騎者之姿,耀武揚威的樣子,發散著古舊的綠鬱,軍帽和馬蹄構成一種可笑的角度,頡頏均衡。那騎者的長刀下指,我集中精神朝那方向看去,刀尖下兩個男子圍著一個大鐵桶在跳動,桶裡生了一盆多煙的火,大概是昨天的晚報或早報,從垃圾箱裡撿來的。他們將報紙點上火,就站在鐵桶邊取暖,縮著脖子搓手,不時還跳著,並且說話,但我聽不見他們在說甚麼。那火旺燃燒上片刻就弱了下來,他們輪流到街邊的垃圾箱裡去掏拿,一疊一疊報紙扔進桶裡,白煙突突冒升,在早晨冰寒的公園一角,銅像騎者的刀尖之下。
早起的鴿子零落地飛來。
鴿子又停在廣場上,毫無聲息。
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兩代之間
昇旭驚滿潦,赤曦撼清潮,銀浪碎蝕,繚湮霧滃,一八九五,乙未,東陽湧映海島的定位…
「(老師)」朗讀隨日出糝入曙曉,這是阿公踩著木屐的童年。
阿公不知道,相仿的木屐早已踏進遍野深林,沾染了蔗甘樟馨;並不知道,木屐走過的橫痕,隔隔綿成了縱南貫北的鐵脈;也不知道,劃空黑索接峰連巒的引入了荒窳,點亮了嶺麓間的駐寨所;更不知道,為什麼豆桑(父親)一直叨數著榮景不再的支那。
阿公不曉得,豆桑有個結辮的過去。
日昇依舊,濘土上斜著阿公漸長的影子。陰影橫長的這段距離是歷史翻動最快的扉頁,鎮暴、建設、輔番、皇民化,叢叢疊疊的壓縮在十數年間。壓縮得如此緊密,但又在不經意中顯得如此鬆弛。
田間一陣陣禾風稍起,把埋藏在疇野的唐山情,一並捲去。隴隴黃土,層層散去,挾著新出的苗芽伴著禾風搖曳。也許是隨季順時的農村生活有種緩衝的穩定,抗日長辮的下一代,一筆一劃的習寫平假名,背後是戰火下破圮的宗祠。村埔、平假名、宗祠,三點一面,容張著時代的衝突。
兩代之間,承受著這樣的歷史情緒。
短短數十年逶迤如此之巨,嬗變如此之頻。
一日之移,曦起暮落;一紀之遞,征始戰末。
那年月,烽火連天。燦紅的朝陽一下子換成了襯藍的白日。
日昇仍然,水泥地上斜著阿爸的影子。二戰的夜魘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的是個截然不同的民國。大環境換移的如此劇烈,唯一不變的是疑惑。
小時的阿爸不了解,晝陽與夜星暗示著美蘇抗衡下的時局迫緊;並不了解,經濟恐慌中延伸著的環島軌絡;也不了解,曠野平疇上拔地而起的萬丈高樓;更不了解,為什麼父親的臉老是向著早已逝去的日據。
兩代之間,橫跨著天皇與民國。
彷彿不曾走的如此倉卒,金烏的三腳履踏著變化莫測的全球化世紀。
冷戰煙散,揭露出另一個時代背景。
日昇持恆,柏油路上斜著我的影子。用民族的經歷來審視史實,闡讀不再專一,悠條揚灑的紛紛華華。回顧兩個世代的記憶,我正納悶。為什麼一個時代會同時蘊含這麼多歷史、這麼多情思?清領、日據、民國、今日,兩代之間如何能承載改朝換代的恩恩怨怨,如何能容充境遷時過的紛紛擾擾?史、境、物、情…太密實了,遙而望之反而疏疏散散。短短的數十寒暑蓄積了太多情緒,卻顯得沒有情緒。
不細想,很難明白…
三代之間,竟濃縮著百年。
陳泓任
「(老師)」朗讀隨日出糝入曙曉,這是阿公踩著木屐的童年。
阿公不知道,相仿的木屐早已踏進遍野深林,沾染了蔗甘樟馨;並不知道,木屐走過的橫痕,隔隔綿成了縱南貫北的鐵脈;也不知道,劃空黑索接峰連巒的引入了荒窳,點亮了嶺麓間的駐寨所;更不知道,為什麼豆桑(父親)一直叨數著榮景不再的支那。
阿公不曉得,豆桑有個結辮的過去。
日昇依舊,濘土上斜著阿公漸長的影子。陰影橫長的這段距離是歷史翻動最快的扉頁,鎮暴、建設、輔番、皇民化,叢叢疊疊的壓縮在十數年間。壓縮得如此緊密,但又在不經意中顯得如此鬆弛。
田間一陣陣禾風稍起,把埋藏在疇野的唐山情,一並捲去。隴隴黃土,層層散去,挾著新出的苗芽伴著禾風搖曳。也許是隨季順時的農村生活有種緩衝的穩定,抗日長辮的下一代,一筆一劃的習寫平假名,背後是戰火下破圮的宗祠。村埔、平假名、宗祠,三點一面,容張著時代的衝突。
兩代之間,承受著這樣的歷史情緒。
短短數十年逶迤如此之巨,嬗變如此之頻。
一日之移,曦起暮落;一紀之遞,征始戰末。
那年月,烽火連天。燦紅的朝陽一下子換成了襯藍的白日。
日昇仍然,水泥地上斜著阿爸的影子。二戰的夜魘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的是個截然不同的民國。大環境換移的如此劇烈,唯一不變的是疑惑。
小時的阿爸不了解,晝陽與夜星暗示著美蘇抗衡下的時局迫緊;並不了解,經濟恐慌中延伸著的環島軌絡;也不了解,曠野平疇上拔地而起的萬丈高樓;更不了解,為什麼父親的臉老是向著早已逝去的日據。
兩代之間,橫跨著天皇與民國。
彷彿不曾走的如此倉卒,金烏的三腳履踏著變化莫測的全球化世紀。
冷戰煙散,揭露出另一個時代背景。
日昇持恆,柏油路上斜著我的影子。用民族的經歷來審視史實,闡讀不再專一,悠條揚灑的紛紛華華。回顧兩個世代的記憶,我正納悶。為什麼一個時代會同時蘊含這麼多歷史、這麼多情思?清領、日據、民國、今日,兩代之間如何能承載改朝換代的恩恩怨怨,如何能容充境遷時過的紛紛擾擾?史、境、物、情…太密實了,遙而望之反而疏疏散散。短短的數十寒暑蓄積了太多情緒,卻顯得沒有情緒。
不細想,很難明白…
三代之間,竟濃縮著百年。
陳泓任
92年學測作文範例
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是補習班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獨門偏方,據說是他累積數十載教學經驗,由千萬第一志願學子親身驗證的不傳之秘訣!
我房間前面是書桌,後面還是書桌!書桌上面參考書多,多到螞蟻不能過!
搶分手冊,最速攻略,無敵寶典,,,剪貼這些文字,就是我求學生涯的影子!
你平常讀書?
您說笑話吧!
你平常多讀有益的好書?
您說笑話吧!
成堆成堆的教條,腐爛了多少?考試與嚴懲的毒蠱,你能忘掉?日日早出晚歸的代價,是興趣的阻塞與創造力的哭嚎,日日夜夜厚重的書包,讀的難道還嫌少?
『沒有吃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
曾幾何時,詩聖千年前的絕唱,竟是千年後莘莘學子的絕望!
二、
首先要規劃!弄清學校究竟有多少資源,有多少人才?不怕沒有書,但怕有書不會用,找不到!開設教學課程,務求達到人人會使用網路,會查詢的地步!
再來,要勸導!成立讀書會,包括成人與親子兩種!激發『閱讀是樂』這樣的觀念,透過大家互相介紹書籍,激發大家的參與感,並舉辦心得比賽,頒發獎品!
然後,要傳播!透過媒體,表達出資源不足的窘境!吸引大眾注意,並籌募資金!也可和附近市立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合作,借展圖書,或成訂定互借辦法!
此外,要冥想!全校人手一書,有困難!但拿百分之八十的書,用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上應該容易!因此開設讀書課,讓一個班級的學生在那一二小時中能自由取閱書籍,自由的在書的國度翱翔!
最後,要永續!計畫不要只做短期,應建立校友資料庫,未來向其請託回饋!以便傳承並永續經營!
二‧香米碑
輕輕的你走了,正如你輕輕的來。台農七十一號的芬芳,在萬點心靈間蕩漾!
種好稻,吃好米的自我承諾,擊碎了千百年來牢不可摧的基因石牆,十年前的那個日子,你已悄悄點燃台灣面對wto的希望之光!
二十二年的等待,台灣始換得這濃濃芋頭香!
起跑的槍聲響起,月曆上印著一九七七四個字!
台梗四號,台農七十二號的輝煌,卻始終無法掩去小小瑕瑜,微風吹起,吹起一波波改良的浪!
擷取台農七十一號與日本捐光米的特長,台灣農業悄悄跳出傳統的框框!品質是新主張,產量暫放兩旁!
是您領導著團隊,喊出這種新主張!是您運用您的用心,去翻動這波改革的稻浪!面對堆積如山的資料,我們緬懷與回想,您站在田野間的身影,與那堅毅的臉龐!
天妒英才!
以改良為職志的您,卻仍無法躲過那二十三對染色體中所隱藏的小小魔障,在過度專注於研究與奉獻的背後,犧牲掉的是您的健康!
救護車,疾駛而過;急診室裡,醫師協助著您,與死神拔河!輸了,輸掉了!賭本就是生命!賠了一生,賺了什麼?
賺了一個以您為名字的米,以及一個,你對自己許下的承諾!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如果,如果,再有一次選擇,您還會如此過?會的,我相信!
那堆積如山的卷宗,那颳風豔陽的辛苦,決抵不過您滿腔的熱情!細聞那獨特芋頭香,耳聽wto衝擊的報導,心中不禁湧現無限感激!郭博士益全,因為有您
,台灣稻米業站穩了腳步,因為有您,台灣有更多資本能與國際競爭!因為有您,無數年輕學子有了模範,有了目標!
天祐台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是補習班老師傳授給我們的獨門偏方,據說是他累積數十載教學經驗,由千萬第一志願學子親身驗證的不傳之秘訣!
我房間前面是書桌,後面還是書桌!書桌上面參考書多,多到螞蟻不能過!
搶分手冊,最速攻略,無敵寶典,,,剪貼這些文字,就是我求學生涯的影子!
你平常讀書?
您說笑話吧!
你平常多讀有益的好書?
您說笑話吧!
成堆成堆的教條,腐爛了多少?考試與嚴懲的毒蠱,你能忘掉?日日早出晚歸的代價,是興趣的阻塞與創造力的哭嚎,日日夜夜厚重的書包,讀的難道還嫌少?
『沒有吃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
曾幾何時,詩聖千年前的絕唱,竟是千年後莘莘學子的絕望!
二、
首先要規劃!弄清學校究竟有多少資源,有多少人才?不怕沒有書,但怕有書不會用,找不到!開設教學課程,務求達到人人會使用網路,會查詢的地步!
再來,要勸導!成立讀書會,包括成人與親子兩種!激發『閱讀是樂』這樣的觀念,透過大家互相介紹書籍,激發大家的參與感,並舉辦心得比賽,頒發獎品!
然後,要傳播!透過媒體,表達出資源不足的窘境!吸引大眾注意,並籌募資金!也可和附近市立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合作,借展圖書,或成訂定互借辦法!
此外,要冥想!全校人手一書,有困難!但拿百分之八十的書,用在百分之二十的人身上應該容易!因此開設讀書課,讓一個班級的學生在那一二小時中能自由取閱書籍,自由的在書的國度翱翔!
最後,要永續!計畫不要只做短期,應建立校友資料庫,未來向其請託回饋!以便傳承並永續經營!
二‧香米碑
輕輕的你走了,正如你輕輕的來。台農七十一號的芬芳,在萬點心靈間蕩漾!
種好稻,吃好米的自我承諾,擊碎了千百年來牢不可摧的基因石牆,十年前的那個日子,你已悄悄點燃台灣面對wto的希望之光!
二十二年的等待,台灣始換得這濃濃芋頭香!
起跑的槍聲響起,月曆上印著一九七七四個字!
台梗四號,台農七十二號的輝煌,卻始終無法掩去小小瑕瑜,微風吹起,吹起一波波改良的浪!
擷取台農七十一號與日本捐光米的特長,台灣農業悄悄跳出傳統的框框!品質是新主張,產量暫放兩旁!
是您領導著團隊,喊出這種新主張!是您運用您的用心,去翻動這波改革的稻浪!面對堆積如山的資料,我們緬懷與回想,您站在田野間的身影,與那堅毅的臉龐!
天妒英才!
以改良為職志的您,卻仍無法躲過那二十三對染色體中所隱藏的小小魔障,在過度專注於研究與奉獻的背後,犧牲掉的是您的健康!
救護車,疾駛而過;急診室裡,醫師協助著您,與死神拔河!輸了,輸掉了!賭本就是生命!賠了一生,賺了什麼?
賺了一個以您為名字的米,以及一個,你對自己許下的承諾!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如果,如果,再有一次選擇,您還會如此過?會的,我相信!
那堆積如山的卷宗,那颳風豔陽的辛苦,決抵不過您滿腔的熱情!細聞那獨特芋頭香,耳聽wto衝擊的報導,心中不禁湧現無限感激!郭博士益全,因為有您
,台灣稻米業站穩了腳步,因為有您,台灣有更多資本能與國際競爭!因為有您,無數年輕學子有了模範,有了目標!
天祐台灣!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歷屆大學學測作文整理分析
歷屆大學學測作文整理分析
八十五年大學學測題--閱讀寫作
題型分析
題目雖標為「閱讀寫作」,就實質內容的寫作要求來看,應屬於「資料整合」。
「資料整合」,是文章縮寫的進一步運用,在八十九年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預試卷中,三題就出現一題類似「資料整合」的題型,而且大考中心在各個不同年度的預試卷中,也常有不同形式的「資料整合」題。
這種題型的產生,緣於大考中心研究發現,臺灣地區的大學生--無論哪一個領域的學生--語文表達能力普遍不佳。在過去應試作文大量寫作說明文的影響下,考生習於應付聯考作文,套公式、背資料、整理名人佳句,囫圇吞棗之餘,然後「洋洋灑灑」,順口成章;要不就是天馬行空、胡扯瞎蓋,等於類似報紙剪報、現學現賣,很少從自己的大腦裡,走出一套嚴謹的邏輯思緒來。等到進入高等學府後,搜集資料找不到重點,全書摘要無法歸納整理,所以,大考中心特別要檢驗考生的資料整合能力。考生不必發揮太多的想像,只要根據所提供的資料作整合,歸納重點,重新組織文句,就能寫出完整的文章。偏偏這種基本的閱讀、消化、整理、歸納、組織的功夫,是當今中學生最弱的一環。從現在起,要認真的面對這種題型,多作訓練,同時也培養語文表達能力的真功夫,順利進入大學深造。
第二命題作文,屬於傳統作文,此處不作分析。
題型設計(85學測題)
壹、閱讀寫作
【說明】
1、 閱讀下列資料,綜合各則要點,重新組織,以「再生紙」為題,撰寫一篇四百字(含標點,不必抄題)以內的白話短文,以發揮資料中的觀念。
2、 務必寫在答案卷「壹」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環保」這個話題,近年來在全世界引起廣大的迴響,多年來人類罔顧「環境倫理」,對大自然任意破壞,已導致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失調。……以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為例,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面積的森林被砍伐,而其砍伐的速度遠超過樹木的生長速度,面對此種情形,消失中的森林已逐漸成為世界共同的隱憂!
◎「再生紙」廣義而言就是把廢紙回收處理後再製成的紙。其中又分工業用再生紙及文化用再生紙。……就紙漿來源來看,雖然國內1989年的廢紙回收量高達45%,居世界第一,但每年仍必須自國外進口大量廢紙,其原因不外乎國內廢紙回收沒有分類,或者是分類不合乎紙廠處理條件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如果能將國內廢紙妥善回收,則可節省每年進口紙張的鉅額外匯,更可減少垃圾產量及延長垃圾場使用年限,可說是一舉數得,故在廢紙回收的流程中,分類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
◎廢紙再生過程較原木製漿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除此之外,省略了漂白處理的原色再生紙,對環境的污染可降到最低點。基於以上的環境保育觀念,「再生紙」在歐美、日本早已大行其道,例如西德以採用「再生紙」作為電腦報表紙,比例37.1%。美國政府立法規定新聞用紙、化妝面紙須摻入一定比例的「再生紙」。日本東京都政府下令,所有影印用紙一律使用「再生紙」。甚至森林資源豐富的北歐瑞典,「再生紙」的使用也極為普遍。
◎森林是生命之源,近年來溫室效應逐漸導致了全球性的氣候轉變;森林的大量伐採也使得土壤流失、水循環被破壞。而造紙卻是森林的主要用途之一,紙張的消耗量更成了衡量人民生活水準的指標。在此種惡性循環之下,自然原則被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多一個人使用「再生紙」就可以多救活一棵樹;多救活一棵樹就可以讓地球更雄壯的呼吸!
◎「沒有任何一棵樹,因為你手中這本書而倒下。」在您看完此篇文章,希望您也能夠響應再生紙的使用,讓下一代依然能有一個美麗而青翠的地球。
(以上節錄楊婉儀、陳惠芬、陳雪芬〈二十一世紀的良心用紙--再生紙〉)
◎從環境成本的角度來看,再生紙是相當經濟的。根據臺北市政府的調查,臺北市垃圾中廢紙佔35.6%,換算後每日有高達1000公噸以上的廢紙送入掩埋場;回收廢紙再製可直接減少掩埋場的容積壓力。
◎若從社會成本的觀點來看再生紙,那它的成效更是驚人。目前國內一噸垃圾的運輸費用大約是二千多元,而一公斤垃圾的焚化費用,大約是五至七元,而廢紙的回收量為1,800,000公噸。換言之,再生紙的推出不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一年更節省了一百四十多億元的成本!(以上節錄施榮華〈再生紙環保嗎〉)
◎生產一噸紙張,約需高度八公尺長、直徑十六公分之原木二十棵。一棵用於製漿之樹木,平均須經二十年到四十年的風吹雨打,才能成長到可供使用。如果只寫幾個字就被丟棄實在是暴殄天物,能加以回收利用,發揮樹木更多的生命價值,那就是功德了。若以目前國內每個月約兩萬噸的模造紙市場,也就是每年至少需要砍伐四百八十萬棵樹。如果能夠以再生紙取代,則不但垃圾可以減量;森林也會因為減少砍伐,而對資源水土之保育,及環境生態之平衡產生更大助益。(節錄黃修志〈再生紙的推廣〉)
貳、命題作文
【說明】1.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2.文長不得超過四百字。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答案卷「貳」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題目:樹
八十六年大學學測題--閱讀寫作、文章賞析
題型分析
八十六年大學學測題,對多數考生而言,難度高。一來題型新穎而陌生,二來七則引文,文字多而長,從古文到現代散文,閱讀一遍巳經頭昏腦脹,遑論其他。多數考生,這一次的寫作經驗是沮喪而沒有把握的。
這一題並非典型的閱讀寫作,它要求考生「參酌上列各家觀點」,在形式上,就具備了「資料整合」的能力測驗;但它又不是純粹的「資料整合」,要求考生「結合自身經驗、體認,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交流感發的關係。」
所以,我們仍視之為閱讀寫作。文章的呈現必須以自己的文字(含思想)為主,不是將七則引文東拼西湊成一篇文章。
第二題屬於「文章賞析」,八十九年的「文章賞析」,只是更明確的提出了寫作要求,鑑別欣賞能力的測驗目標是相同的。由於本年度引文又多又長,看了眼花撩亂,比起八十九年,難度高很多。
題型設計(86年學測題)
【說明】請先閱讀下列文字,然後依序回答第一題及第二題。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二」。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遊〉)
2.人是自然的產兒,就好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產兒;但我們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離開了泥土的花草,離開了水的魚,能快活嗎?能生存嗎?從大自然,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從大自然,我們應分取得我們繼續的滋養。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沒有盤錯的根柢深入在無盡藏的地裡?我們是永遠不能獨立的。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撫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們。不必一定與鹿豕遊,不必一定要回「洞府」去;為醫治我們當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輕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去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鬆了去的。(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3.望著湯湯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徹悟了一點人生,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上,新得到了一點智慧。的的確確,這河水過去給我的是「知識」,如今給我的卻是「智慧」。山頭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我,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彙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的感情早已融入這第二故鄉一切光景聲色裡了。我彷彿很渺小很謙卑。(沈從文《湘行散記》〈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4.自然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可分從兩方面言之: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不可一息或離,人涵育在自然中,渾一不分;此一方面也。其又有一面,則人之生也時時勞動而改造著自然,同時恰亦就發展了人類自己;凡現在之人類和現在之自然,要同為其相關不離遞衍下來的歷史成果,猶然為一事而非二。……人類的發展和自然的變化今後方且未已;這是宇宙大生命一直在行進中的一樁事而非二。(梁漱溟《人心與人生》)
5.半個鐘頭以後,雪漸漸小了,天色廓清。在神聖的寂靜中,我搖下窗戶外望,覺得天地純粹的寧謐裡帶著激越的啟示,好像將有甚麼偉大的真理,關於時間,關於生命,正透過小寒的山林,即將對我宣示。一種宿命的接近,注定在空曠和遼闊的雲霧中展開。我不自禁開門走出來,站在松蔭的懸崖上,張臂去承受這福祉,天地沉默的福祉,靜的奧義。(楊牧《搜索者》)
6.在那次途程中,接近四川邊境時,那在夕晚中高聳入雲的秦嶺,那遍山的蒼老松櫪,和獵戶的幾把輝亮野火,山村居民驅狼的銅鑼聲,引起我一種向所未有的肅穆之感,李白的詩句「慄深林兮驚層嶺」,宛如活生生的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天地間雄偉的景色使我憬然瞿然。我感到生命的佈景竟是如此的壯美,自己應該如何實踐生命的意義、聖賢的教訓,以不負在這壯麗的、自往古至今日的連續劇中,做了一個小小的角色……..而窗前這幾片樹葉,更使我感到造物者的智慧、細心,他已大筆寫意,為我們描出了高山長水,而又如此的心思細膩,連幾片小小的木葉,都不掉以輕心,都仔細的予以賦色、描繪,使我們生活中處處發現了美的痕跡,我遂進而悟解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的畫室中,也應摹仿這位偉大的畫師,一筆不茍;更使自己生活的畫面上,無一漏筆或敗筆出現。(張秀亞《白鴿‧紫丁花》 〈幾片枯葉的聯想〉)
7.山靜,水動。
動靜之間自有大自然的脈動運轉。
凡人疲於生活,未必能領會天地間山水的奧秘,因此只能算是山水所屬而已,一切仰賴山水而生。
仁者與天地同體,聖者則能閱讀山水的智慧,從中取得生命的方向。
因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求其沉穩靜謐,求其流暢、可塑、能應萬變的特性也!(王鑫〈看!岩石在說話〉)
第一題:參酌上列各家觀點,並結合自身經驗、體認,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交流感發的關係。文長不超過六百字。
第二題:上列作品,各家「文字風格」(注意:非指「內容」)各有特色:有重遣詞用字,力求精美者;有直述意旨,平易質實者;有善藉景物以寓托情懷者;……不一而足。你最欣賞哪一則?為什麼?試加以分析。文長不超過四百字。
八十七年大學學測題—議論型作文
題型分析
第一題為「闡釋」題,旨在考查考生段落的組織與表達能力。仔細閱讀之後,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見地與聯想,作廣度與深度的發揮。雖然「文長不限」,但根據提示與要求來看,應以「短文寫作」為宜,以精緻的內容、細膩的筆調、真誠的感懷為方向,述說自己對鄭燮〈遊江〉這一段的獨到思維,是比較恰當的因應之道。
「八面玲瓏」本為通透圓融之意,後轉以形容為人圓滑周到,而稍具貶意。作者藉一次「遊江」的經驗,被「修竹數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颺而出」所吸引,這是「由外而內」的美麗經驗。等到次日過訪其家,「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大江,風帆漁艇……直是小李將軍畫意,懸掛於竹枝竹葉間也。」這是「由(屋)中望外」美的發現。
人生處處有美感、有境界,只要把握當下,駐足其中,通透體會,物我融合,時時處處都會有一場唯美的饗宴。對景如此,對於生命的體會如此,對於人生哲理的體悟亦是如此。生命的廣度、深度、密度,原本都在我們尋常日用之間。只要你肯用心去看、專心去想、細心投入,人生處處有驚喜。
第二題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議論的主要內涵是—「流行」,議論的選材來自現代生活的反省與思維。主題設定在「追求流行,表現自我」 或「追求流行,迷失自我」,就兩者選定一個立場,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特別要求,只能夠選擇一個立場進行議論,不可正反兩面通吃。
傳統應試作文,過去不管是升高中或升大學,絕大部分的作文題形式,都是選擇「論說文」體裁中的「說明文」。論說文,一般而言包括議論文和說明文,說明文旨在說明道理,根據主旨發揮它的義蘊,寫作的內涵,多在題目的範圍之內;議論文則在表達自己獨到的看法,人言可以言殊,只要言之成理,能提出一套有說服力的理論基礎,就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鮮明立場。
過去很少出現議論文,自從大學學測出現了議論文之後,大學聯考、全省各高中推甄入學,頗不乏這類題型,就論說文比例而言,議論文實質上已經和說明文並駕齊驅。「說明文」長期成為應試作文主流的影響下,已經變成另一種八股文,不同的學校、不同的老師教出來的不同學生,所寫的作品大同小異,如出一轍。議論文的出現,終於平衡了論說文的寫作比例。這種表達思想的文體,將來會超越說明文,成為檢驗考生論辨思維的工具。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一)
請先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問題。
昨遊江上,見修竹數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颺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見琴書几席,淨好無塵,作一片豆綠色,蓋竹光相射故也。靜坐許久,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大江,風帆漁艇,又有葦洲,有耕犁,有饁婦,有二小兒戲於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將軍(唐朝山水畫家李思訓)畫意,懸掛於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學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於是,豈獨畫乎?
乾隆戊寅清和月,板橋鄭燮畫竹後又記。(鄭燮〈遊江〉)
請依據上文旨意,對文中「八面玲瓏」之意加以闡釋發揮。文長不限。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二)
「喝雪碧,做自己」、「堅持品味,卓然出眾,伯朗咖啡」、「特立獨行,Lee牛仔褲」,「給我Levi,s,其餘免談」,這些廣告詞背後都透露有趣的思考:一方面鼓勵消費者群起倣效,好讓商品普及化;一方面卻又強調商品獨樹一格,只有眼光不凡的消費者能欣賞。追求流行究竟是勇於表現自我?還是容易迷失自我?
請就「追求流行,表現自我」或「追求流行,迷失自我」為題,選擇一個立場,提出你的看法。
請注意:在文章中必須選定一個立場議論,不可正、反兩面皆論。
八十八年大學學測題—情境短文、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題型標為「短文寫作」,就說明文字來看,應屬於「情境短文」。
情境型文章,是預先設定某種假想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據說明或引導文字,完成指定的寫作。
本題以「魚」作主題,設定了兩種不同的情境,沒有標準的答案,考生可以恣意馳騁,發揮想像的空間。文體可以是說明文,也可以是想像的記敘文。打算以記敘行文的,可以考慮運用擬人的手法。一般而言,記敘文比說明文討喜。
本題由於又開放可以從「人」的角度,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作,所以寫作的觸角多元,方向多樣,考生可以決定一個自己最拿手、最擅長的角度與方向來鋪寫。
第二題是典型的「引導寫作」,引導文字有很傳神又很具體的提示,既有提示說明又有限制的綱目,寫作時要掌握引導文字的要點,在文體的安排上,不妨綜合記敘、抒情、論說等形式來呈現文章的內涵。由於第一題是短文,這一題提示考生「文長不限」,最好以長文寫作處理,以五百字到七百字之間的字數為宜。
題型設計(88年學測題)
一、短文寫作
以下是有關魚的兩種不同的情境,請選擇其中一項,寫一段散文,可以從「人」的角度寫,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文限二百至三百字之間。
(一)餐桌上的魚
(二)水族箱中的魚
二、作文
「你還裝?別假仙了!」這是我們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而「不要妝(裝)了」、「給我放自然一點」的廣告詞,也傳達了人們對掙脫面具的渴望。但我們真的用不著「假裝」嗎?不管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無奈,「假裝」有時的確很不應該,但有時卻又合情合理,勢所必然。
你「假裝」過嗎?是為了掩飾你的錯誤、緊張?還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你是需要時才「假裝」?還是一向在「假裝」?「假裝」讓你得到什麼?是自欺欺人的痛苦?還是利己利人的欣慰?
請以「假裝」為題,寫一個關於自己「假裝」的經驗,內容應包括:你為何「假裝」、你如何「假裝」、「假裝」時的心情、現在的感想等。文長不限。
八十九年大學學測題-文章賞析、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屬於「文章賞析」。民國八十六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第二題,其實就是文章賞析,所不同的是要求寫作的文字比較籠統,不似八十九年的作文題,堂而皇之的揭櫫-「文章賞析」,並且要求從「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考生進行寫作時,務必要概括這三個子題,作簡明扼要、精準中肯的呈現。
過去白話文的課堂教學,老師與學生都將白話文定位在字音、字形或錯別字的準備上,很少進行文章欣賞的教學活動。因此,「文章賞析」的出現,著實讓很多考生傻眼,一時不知所措。現行高中課程標準-國文科,載明要求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欣賞的能力與寫作的能力。嚴格來說,這種題型的出現,有助於導正國文科的實質教學內涵。
第二部分雖名為「作文」,卻屬於「引導寫作」。二題選一題,第一小題由於命題的範圍十分廣泛,考生可以憑藉自身的經驗,選取不同的角度切入,有很寬廣的寫作空間。
第二小題和第一小題一樣,都有一段引導文字,兩者比較,「我的嚮往」著重在尚未發生的未來,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考生可以放手寫去,惟要扣緊主題意識,切忌游談無根,流於空泛。
題型設計(89年學測題)
壹、文章賞析
荖濃溪營地附近,雪深數尺。溪水有一段已結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葉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積,似刨冰。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雪塊因而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森林間迴響。
這是陳列〈八通關種種〉裡的一段文字,其中沒有任何艱難晦澀的詞句,可是寫得非常精彩。請細細咀嚼,加以鑑賞分析。
【提示】請就上引文字,由「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
貳、作文
【注意】須抄題;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
(一)許多人都有傾注心力,投入某一件事的經驗,其原因不一而足:或出於興趣,或迫於無奈,或機緣巧合……。
請以「我最投入的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投入的對象
(2)投入的過程、心情
(3)投入的得失、感想
(二)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烏托邦」。對你而言,「烏托邦」或許是太遙遠的世界,但只要是人,都有他的「嚮往」。這「嚮往」也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也許是一種抽象的境界,或許只是區區卑微的願望,也或是永不可能達成的幻想,卻都代表了內心的願景。
請以「我的嚮往」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自己的嚮往是什麼
(2)為何有這樣的嚮往
(3)如何追求這嚮往
(4)自我的感懷
九十年大學學測題-引導寫作、議論型作文
題型分析
九十年度大學學測作文題是二選一,考生可以任選一題。但是,若兩題都寫,反而會扣分,考生不可不察。
第一題屬於「引導寫作」,引導文字看似為題目作定義,其實同時又具有提示的作用,考生閱讀完這段文字,應能隨即決定文體,產生構想。這一篇文章可以採記敘、抒情、論說等文體寫作,以感性的記敘兼抒情寫作,比以知性的論說手法,更有發揮的空間。
第二題屬於議論型作文,可以採並重關係的雙軌手法申說,也可以採偏重關係的角度闡題。
平日文章不甚突出的考生,宜選擇「快與慢」寫作,以四平八穩為寫作目標;才華洋溢者,可選擇「最遙遠的距離」作題目,有比較大的創作與得分空間。
題型設計(90年學測題)
【注意】1、(甲)、(乙)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違者扣分。
2、須抄題,違者扣分。
(甲)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
有人以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試就你自己的感覺、經驗、知識或省思,以「最遙遠的距離」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文章可以全然抒情而寫得很感性,也可以運用知識而寫得充滿知性,當然也可以融會二者,兼具知性與感性。
(乙)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嚥」開始,「欲速則不達」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細活」更是品質的保證,總之,「一切慢慢來!快了出錯划不來!」
現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速食麵」就不怕肚子餓,有「捷運」、「高速鐵路」就不怕塞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宅急便」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身邊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快!否則你就跟不上時代!」
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經過時?「快」在今天是否真的必要?
試以「快與慢」為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文長不限。
九十一年大學學測題——圖表判讀、文章改寫、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圖表判讀」,主要在測驗考生基本句子的組織與表達能力。本題要求歸納、分析長條圖中所傳遞的訊息,並以條列方式扼要陳述。因此考生必須歸納圖表中民國85、86與88三年的共同現象,並提出民國87年的特殊現象,轉換成文字,逐條列舉,才能符合命題的要求。如:
一、除87年外,85、86、88年春、夏、秋季傳染病X發生率依次增高,冬季則偏低。
二、87年春、夏、秋季傳染病X發生率都比85、86、88年高,尤以春季為甚。
第二題「文章改寫」,主要在測驗考生段落的組織與表達能力,是一題多功能的檢測試題。它至少包含了文句修潤、成語詞語訂正、重新組織整理等要求。在進行「改寫」時,應在保留原信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條件的基礎上,重新組織整理,力求真誠動人。本題原文雖充斥浮濫粗糙的成語,但因為題目要求改寫,故不可視為單純的成語改錯,又因為題目只說「不可」使用粗陋的口語及「避免」濫用成語,並沒有「必須」使用成語的要求,所以只要文詞流利暢達、自然通順即可。
第三題「情境寫作」,主要在測驗考生完整篇章的組織與表達能力。主要在思想深度及抒情感懷上見考生程度的高下。週五的日誌中所呈現的為強烈對比的場景:其一,幼稚園老師帶著小朋友遊戲,是旭日東昇的希望與光明;其二,被外傭推出來的老人,雖然是「一景」,畢竟是即將西沉的紅日,帶有些許淒涼。由小孩、老人的對照,可以有各種延伸的想法或安慰、感慨的表現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進行寫作時,除了須由修屋、看病、家聚取消、老友病逝等事件,以及造字遣詞要體會老人蒼涼的心境與自嘲的無奈,並須注意「第一人稱敘述」的要求,用其他人稱等於是文不對題。週六則不要涉及。
題型設計(91年學測題)
一、圖表判讀(佔9分)
下圖顯示的是傳染病X從民國85年到88年各年度四季之間的發生率。圖的橫軸是不同年度,縱軸是每十萬人發生的個案數(單位:人數/十萬人)。請判讀本圖,歸納、分析他所傳達的訊息,並以條列方式陳述。
注意:1.請分點列舉,力求簡明扼要。
2.不必詳述具體數字。
二、文章改寫(佔18分)
寫作時,適度而精確的使用口語與成語,可使文章增色,但若濫用、誤用,反不可取。下面是一封情書,除粗鄙的口語外,更充斥俗濫與錯誤的成語。請在不違背其本意的前提下,用真切、自然的文字加以改寫。
注意:1.改寫時須保留原信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2.不可使用粗鄙的口語,並避免濫用成語。
「上個禮拜六在校刊編輯會議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慘。你長得稱得上是閉月羞花,聲音也像鶯啼燕囀。從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臥薪嚐膽、形容枯槁。我老媽看不下去,斥責我馬齒徒長、尸位素餐,不知奮發圖強,難道要等到名落孫山、墓木已拱才甘心嗎?我也有自知之明,這封信對你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你一定棄之如敝屣。但我相信愚公移山的偉大教訓,也就是人定勝天,如果你給我機會讓我向你表白我自己,你會恍然大悟我是個很善良的人。期待你的隻字片語,若收到回音,那一定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了!」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一般人對老人世界仍缺乏了解,也欠缺了解的興趣。相對於兒童、青少年,老人似乎愈來愈處於社會的邊緣。下面是一位老人的日誌,平實記錄的背後,頗有心情寄託,例如:30日的日誌中「三十年的老屋,不知如何修起?」既說屋況,也正是說自己,讀者細細推敲,自能體會其中調侃與蒼涼的況味。請以「1月4日星期五的日誌」為對象,並以老人原本所記二事為基礎,鋪寫成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1.不必訂題目。
2.先仔細閱讀每一則日誌,體會老人的心情、了解老人的身體與家庭狀況,以便發揮;但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日誌原文。
3.以老人為第一人稱,用他自己的口吻與觀點加以撰寫,務必表現老人的心境與感懷。
30 Sun. 31 Mon. 1 Tue. 2 Wed. 3 Thu. 4 Fri. 5 Sat.
元旦 十一月廿日 小寒
隔壁修房,今日動工,云:舊曆年前可畢。
客廳牆壁滲水,三十年老屋,不知如何修起?至書店給孫子、女買禮物。
上午回心臟內科吳醫師門診領藥掛49號。
下午看眼科白內障,掛20號
(明天記得帶禮物)
中午12:00祥園小館家聚。
(記得帶禮物)
家聚取消,孫子補習,孫女準備考試。兒獨來,坐十五分鐘,留錢一包、撒尿一泡,走人。 午,與妻兩人至麵館小酌慶生。吾言:若得老妻、老友、老狗相伴、身懷「老本」,家旁有老館,老不足懼!妻云:無聊!
昨晚得知,老友逝,心肌梗塞…料吾大去之期亦不遠矣! 至公園小坐,
冬寒乍暖。見幼稚園老師帶小朋友遊戲。幾個外傭推老人出來排排坐,聊天,一景也。
冷鋒至,與妻合力搬出電暖爐。兒來電,問好不好?答以
好。問血壓正常否?答以正常。問三餐服藥否?答已
服!服!服!
九十二年大學學測題——抒感短文、議論短文、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大題提供OECD所作PISA的有關資訊,以及文建會的調查報告,說明臺灣中小學學生閱讀不足的現狀。
(一)第一小題屬「抒感短文」,要求考生回顧自己的讀書生涯,寫出自己的感想。抒發真實的感受是最好的選擇,若涉及議論,不可偏離所提供的資訊材料,以免離題。
(二)第二小題屬「議論短文」,旨在測驗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行文以議論著手,必須根據情境提出具體辦法,不可憑空肆意議論。計畫可以從舉辦活動或增加設備著眼;整合力量可以從地方熱心人士、民間公益團體、校友……等思維。
第二大題屬「情境寫作」,要求考生就所提供的閱讀資料,融會貫通,進行分析歸納整合,再結合文學想像,寫一段記敘兼抒情的紀念文字。本題提供了五方面的資料:A香米定義、B香米特質、C香米由來、D郭益全生平、E可能的貢獻。以輕重而言,郭益全的生平與香米的由來,應是資料的重心,考生從此作為敘述故事的主軸,其餘的資料則屬次要,點到為止。
題型設計(92年學測題)
一、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4分)
2001年,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策劃了一項「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測驗32國二十六萬五千多名十五歲青少年,是否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結果排名前三名的是芬蘭、加拿大、紐西蘭。這項被喻為「教育界的全球盃」、具有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人才競爭力的報告引起各國震撼,排名不理想的國家紛紛檢討「我們的學生很笨嗎?我們的國民讀得夠不夠?」再次正視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高科技時代、e化浪潮中,傳統式閱讀卻重新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美國,無論是柯林頓任內「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均見國家元首大力提倡。911恐怖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小學為小朋友說故事,情景令人記憶猶新。在英國,布萊爾首相在施政報告中連續重覆三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其迫切性,政府更訂定「閱讀年」,與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合作,要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在澳洲,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包括唸一本書,「至少唸二十分鐘才能停」。芬蘭的學生在PISA調查中名列前茅,不但閱讀能力最強,18%的芬蘭中學生每天花一、二小時,單純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
台灣雖未參與PISA評量,但據文建會調查:十五歲以上民眾從不看書或幾個月才看一次的比例達38.7%,半年內不曾買書或雜誌者佔51.2%,而46%小朋友的休閒活動是玩電腦、看電視。以芬蘭為例,其首都市民平均每人每年從圖書館借閱16本書,而台北市民則只有兩本。學者專家憂心台灣中小學生「看電視、玩電腦,不看書,要看也只看教科書、參考書」。
(一)讀完上列資料,回顧自己的讀書生涯,此時最深的感想是什麼?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二)有一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全校師生約兩百人,圖書欠缺、設備老舊、經費短絀,且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度甚低。現在假設你是這所小學的校長,看了上列資料,決心推動全校閱讀,請寫下你的「閱讀推動計畫」,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注意】:計畫內容必須具體。
二、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7分)
A香米
「香米」,顧名思義即是煮熟後會散發出香味的米。民國66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開始從事香米育種研究,引進國外香米品種與台灣優良水稻品種進行雜交育種。
B益全香米
益全香米穀粒大而飽實,米粒透明度佳,黏度適中、彈性優、口感Q。據實驗,其單位面積產量比一般稻作多,育苗時間短,對於稻熱病的抵抗力強。益全香米具獨特的芋頭香,據吃過的人表示,掀開飯鍋時,會被那股香芋味感動。……
C台農71號
「台農71號」是繼「台稉4號」及「台農72號」之後,在台灣地區育成的第三個稉型香米品種。「台稉4號」是民國79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名;「台農72號」則是於民國76年由農試所嘉義分所命名,兩種米雖然都有香味,但各有缺點,雖曾推廣種植,卻成效不佳。
「台農71號」是以「台稉4號」為父本,取其具有國人喜愛的芋頭香味,母本則為外觀、品質均佳的「日本絹光米」。農試所自民國81年起正式將「台稉4號」與「絹光米」進行雜交,據參與育種的人員指出,「台農71號」不僅是二十幾年來農試所自行雜交育種成功的第一個稻作新品種,也是農業界首度跳脫舊框架,以品質而非產量或抗病性為主要育種目的的新品種。專家表示,連栽種方法也不能再循舊有模式,農民必須配合新香米的生長特性作改變。
D關於郭益全
姓名 郭益全
籍貫 台南縣鹽水鎮
生卒年 民國35年生,民國89年9月9日猝逝,享年55歲。
死因 家族本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又因工作過勞,引起胸口悶痛卻不察,導致心臟病發,送醫不治。
學歷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研究「水稻遺傳與育種」。
經歷 民國81年起,擔任農試所「水稻育種計畫」主持人,帶領團隊投入高品質香米品種改良工作。民國89年10月25日,正式通過農委會之審查登記,命名為「台農71號」。
工作信念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讚譽 1. 農試所同仁讚譽他是「接受正統水稻遺傳育種訓練,在台灣從事相關研究的第一人」。
2. 農委會視「台農71號」為革命性稻作品種,為紀念郭益全,特訂名為「益全香米」。
其他 1. 郭益全猝逝後,同事接手他未完成的事務,見堆積如山的資料,才體會到他對工作的投入有多深。
2. 郭夫人說:「每天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如果他能吃一口香米再走,該有多好!」
E加入WTO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世界各國的米將大舉進軍台灣,從日本高級米「越光米」、泰國皇家御用米到美國米、澳洲米、……,對稻農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
閱畢上列資料,相信你對台灣香米育種歷史及「益全香米」靈魂人物郭益全博士已有初步的認識。香米的育種過程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最尋常的東西,也藏有無名英雄的心血。
現在假設要立一座「香米碑」,告訴民眾香米的故事,請將上列資料融會貫通,並運用
文學想像,以「香米碑」為題,鋪寫一篇紀念郭益全博士並記述台灣香米育種歷史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無須拘泥於碑文體製。
九十三年大學學測題——描寫與擬想、判讀、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屬「看圖寫作」,原畫作題為「劉海戲金蟾」,旨在考查具體描寫與虛擬想像的表達能力。構圖簡單,只有人與蛙,容易觀察,神情、姿態栩栩如生,帶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
(一)第一小題,考生應仔細觀察畫作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然後發揮文學想像,思索畫作所賦予的意義,分別以五十字進行精緻的描寫。
(二)第二小題,考生應細心體會畫境與「他們(人與蛙)當下內心之所想」的關連,進行自由虛擬想像寫作,要求字數不多,必須傳神、精彩,才能得高分。
第二題屬於「判讀」,一方面考查簡單的資料整理能力,一方面考查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以代擬求職信的立場,分條列舉(不可寫完整的求職信)向雇主訴求的重點,並說明「理由」。訴求的重點大致離不開——一、妻子來自越南,子女年幼,承擔全家生計;二、工廠外移,並非個人表現不佳;三、有工作經驗,肯進修;四、不挑剔工作性質、地點;五、要求月薪四萬元。考生除了整理資料作成上述訴求重點外,仍須簡明扼要論述理由,達到入情入理的說服效果。
第三題屬於「情境寫作」,旨在考查考生資料整合與情境寫作的能力。考生在閱讀完整豐富的相關資料後,要細心體會何義士的人格、襟懷與志業,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來代擬他的內心世界。所以,考生必須從具體的資料訊息中,精準捕捉何義士修士的完整形象,再代為抒發他的「所思所感」、「所祈所願」。以文體而言,記敘兼抒情,是比較理想的手法,字數在五百字到八百字之間為宜。
題型設計(93年學測題)
一、描寫與擬想(佔14分)
下圖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十分有趣,請細細玩味後,(一)各以50字左右之文字描寫他們的神情、姿態,(二)各以一、二句話擬寫他們當下內心之所想。
【注意】:神情、姿態之描寫,與各自內心之所想,二者之間應相關、呼應,不可風馬牛不相及。
二、判讀(佔14分)
近一、二年來,「中高齡失業」成為臺灣社會「沉重」的現象。所謂中高齡,泛指45歲到65歲。根據主計處2003年10月統計,50至54歲平均待業期達35.23週(8.2個月),55至59歲達38.68週(9個月),年齡愈大愈不容易找到工作,他們的處境也就愈見艱難。
假設,你的鄰居陳先生也在這波中高齡失業潮裡。
陳先生今年50歲,他的太太來自越南,兩名子女分別就讀小學、幼稚園,一家四口僅靠他的薪水度日。一年前,陳先生任職的工廠遷往大陸,他因此失業了。雖然曾到「就業服務中心」登記,也應徵過幾個工作,然皆未獲回音。陳先生從事過紡織、餐飲、保全,最近更在社區大學上過電腦課,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筆不佳,寄出的求職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託你幫他寫一封求職信。他特別強調,對工作性質、地點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萬元。
在寫這封求職信之前,你必須仔細衡量上述陳先生的狀況,從中選擇若干,作為訴求重點,以便打動僱主的心。那麼你會選擇哪些重點呢?請逐項列出,並說明所以選擇其作為訴求重點的理由。
【注意】:本題用意,並不在要求寫成完整的求職信,作答時,請逐項列出重點並說明理由即可。
三、閱讀下列資料,並依要求作答。(佔24分)
有一個人,人們叫他「大鬍子」,以下是關於他的報導。
甲、
義大利籍天主教靈醫會會士、澎湖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修士,1924年生於義大利,十二歲加入天主教靈醫會,在斷絕財富、色慾、謹防意外三項會規外,何義士自己許下第四願:為一切病患犧牲。1947年,何義士離開義大利,跟隨靈醫會的會士遠渡重洋到中國雲南省行醫救人。
在雲南工作期間,眼見當地政府對痲瘋病人的漠視,當時年僅廿三歲、心懷公義與悲天憫人的何義士修士,總是難過地掉下眼淚,於是全力投入痲瘋病患的照護工作,並四處籌募基金,在雲南興建痲瘋病院和綜合醫院。詎料,他的作為,被當地政府視為具有政治意圖,最後只好黯然離開中國大陸。何義士回到義大利潛心學醫,希望學成後回到東方,繼續行醫。
1953年,何義士隨靈醫會的弟兄們來到當時十分落後的宜蘭縣羅東鎮、由靈醫會創設的羅東聖母醫院。他視病如親,遇有緊急狀況,不惜當場挽袖輸血給病人,一直到他辭世為止,總計捐給臺灣人三萬七千五百西西的鮮血。
哪裡偏僻,他就去哪裡。1958年,他主動向修會申請,前往離島澎湖濟世行醫,更募款興建澎湖惠民醫院。1973年,他到臺北三重創辦診所,1983年,何義士再度回到澎湖接任惠民醫院院長職務。他體恤醫護人員辛苦,又不放心病患,總是堅持親自值夜班,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限時、地,為病患看診。不論多晚,只要有病人求診,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趕走疲憊,改以笑臉面對病人和家屬。因為他堅信,醫師給病人的信心是最佳良藥。
乙、1999年8月剪報
1. 在澎湖奉獻近半世紀的天主教靈醫會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於8月15日傍晚在未為人察覺的情況下,坐在院內客廳的椅子上安詳的走了,享年七十五歲。他生前曾獲頒三次的醫療貢獻獎,也曾獲得其祖國義大利頒發的最高榮譽騎士獎章,他的逝世留給各界無限的哀思。
惠民醫院修士韓國乾表示,何院長走得很安詳,臉上還泛著紅潤的光澤,如同在安睡中,在教會來說,這是天主因何義士為中國病患付出一生而給的榮光。
韓修士回憶指出,15日上午,何義士還主持聖母昇天彌撒,神情愉快且精神飽滿,中午用餐後,騎著腳踏車外出運動,下午四時許回到院內,一如平常般,熱情地與人打招呼。接著獨自一人至院內五樓的客廳小憩,至六時許,韓修士依慣例至五樓客廳請他下樓用膳,只見何義士安詳的坐臥在椅上,狀似熟睡,韓修士輕搖他的肩膀,發現沒有反應,立即召請值班醫師急救,但已經晚了一步,醫師研判是心臟衰竭。
2. 經何義士修士診治過的病人,對他留著美麗的大鬍子有著極深的印象。與他接近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留著大鬍子,是因為在他廿三歲離開故鄉時,母親曾對他說:「維護神職人員形象最好的方法,就要像個愛心的老者。」從小受母親影響甚深的年輕何修士,於是開始蓄留鬍鬚,立志做個有愛心的人,做個具有好形象的神職人員。
3. 何義士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容貌、身高,但卻可以選擇生命的樣式。」因此終其一生,他都決定選擇在雲南或是澎湖這些偏遠地區,為病患服務。他自奉甚儉,別的修士不穿的衣服,只要能穿,他都會愛惜的撿拾來穿。他一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設想,晚年仍時時掛念雲南的痲瘋病患,為了興建那兒的第二座痲瘋病院,何義士正在趕寫一本有關雲南痲瘋病患的書,準備在聖誕節前出版,以便募款。為此,他常趕稿至凌晨兩三點,過世的前一天晚上,他仍在熬夜趕書。
4. 何義士在澎湖的最後一段路程,僅有教友、院內同事及少數曾被何義士救活的病患排在棺木兩旁陪著他,走得冷清,不少人忍不住為他叫屈,當場痛哭起來。
現在,讓時間重回1999年8月14日晚間——也就是何義士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坐在桌前寫稿,忽然覺得身體不適,於是起身走動,回座後深感自己已然年老,過往歲月一幕幕浮現於眼前,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麼呢?又會向上天祈求什麼呢?閱讀上述資料後,你對何義士修士的人格、襟懷與志業當有所認識、了解。在此基礎之下,請以其眼為眼、以其心為心,用第一人稱「我」寫出何義士生命最後一晚的所思所感、所祈所願。
【注意】: 1.不必訂題目,且文長不限。
2.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報導原文。
九十四年大學學測題——判讀、闡述、命題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屬於「判讀」,旨在考查考生閱讀能力以及基本句子的組織和表達能力。本題既然在測驗判讀資料的能力,考生必須仔細地審視、掃瞄、篩選訊息,方能精準作答。
「即刻」:代表的涵意可能有:「新房準備妥當,呼喚伏窩」、「求偶」、「重得和平後的安詳」等。
「也卜」:代表的涵意可能有:「告急、求救」、「嚇敵」、「集體制裁」等。
第二題是短文寫作,屬於「闡述」,旨在考查考生段落的組織和表達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分別針對「生事穴烏的也卜行為」及「人類與穴烏的對比」兩部分,闡述感想或看法。
所謂「闡述」,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聯想或觀點作比較具有廣度的發揮,比如對題目的第二部分,可以由人類多半自掃門前雪,反不如穴烏的合作精神,或描述人類的某些集體行為,並表達感觸或評論等等,只要言之有物,合乎題旨,即可獲得高分。
第三題是長文寫作,雖題為「命題作文」,就題型而言,應屬於「引導寫作」。這種題型在指定考科的作文題中比較常見。本題引導文字的說明中,沒有特別要求,只提示考生要根據自己的體驗,寫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所謂「體驗」,沒有嚴格的標準,無論耳聞、目見、所思所想,都可以入題。主題不見得需要寫轟轟烈烈的偉大故事,小中見大的親情、友情、愛情乃至寵物之情,都是好材料,只要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就是好文章。
題型設計(94年學測題)
一、判讀(佔9分)
穴烏(jackdaw)如果找到了一個將來可以造窩的小洞,牠就會兇狠狠地把其他穴烏一齊趕走,不管來搶地盤的鳥地位多高,牠是再也不肯讓步的。同時牠會用又高又尖的調子,不停地喊出「即刻、即刻、即刻」通知牠看中的雌鳥,新房子已經準備好了。穴烏的這種鳥類呼喚伏窩(孵卵)的儀式在秋天裡特別頻繁,每逢秋高氣爽的天氣,這些鳥兒就會出來找窩,同時會對求偶的活動特別感興趣,「即刻、即刻」之聲幾乎不絕於耳。到了二月、三月,大白天裡「即刻」的聲音幾乎不曾間斷;三月最後幾天裡,牠們的情緒到了最高潮,「即刻」合唱在某個牆壁的凹窪處更是格外響亮。就在這時,從凹窪處響出來的音色變了,換成一種比較深沈而豐富的調子,聽起來像是「也卜、也卜、也卜」。愈唱到後來,節拍愈快,再往後,就成了一串急不可辨的連音了。於是興奮的穴烏從各個方向一齊都擠到這個小洞的旁邊,牠們把身上的羽毛抖了開來,分別擺出威嚇的架勢,一齊加入「也卜」大合唱。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出原因:原來牠們這套儀式完全是在對付社會的罪人時才有的表現。穴烏因為適宜造窩的小洞實在太少,競爭非常劇烈。有時一隻非常強壯的鳥為了爭地盤,會無情的攻擊一隻比牠弱小得多的同伴,這時「也卜」反應就產生了。受侮的穴烏又急又憤,牠的「即刻」之聲逐漸提高加快,最後終於變成「也卜」了。如果牠的妻子當時不在場,得了牠告急的訊號,就會蓬鬆了身上的羽毛趕來助戰。如果這個挑釁者還不逃走,就會引起難以置信的後果,所有聽見牠們「也卜」的穴烏都會憤怒地趕到現場,於是原先「一觸即發」的戰事在一陣愈叫愈響,愈喊愈急的「也卜」聲中立刻化為烏有。趕來管閑事的鳥經過這樣的一頓發洩之後,就又散開了,留下原來的地主在牠重得和平的家裡,靜靜地「即刻、即刻」。
通常出來主持公道的鳥數目都不少,足夠使一場爭端平息。最古怪的是原來的挑釁者也會參與「也卜」大合唱,旁觀的我們如果把人的想法投射在鳥的身上,會以為這隻生事的鳥兒,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才跟著喊「捉賊」的。事實上無論是那隻穴烏,一聽到「也卜」的叫聲就會不由自主的加入行列。生事的鳥兒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引起哄鬨的原因,所以當牠「也卜」的時候,牠也和別的鳥兒一樣,一邊轉,一邊東張西望地找嫌疑犯。雖然旁觀的我們會覺得荒唐,但牠的每一個動作可都是誠心誠意的。(改寫自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根據上引文字,判斷穴烏所發出的「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哪些意義?
【注意】:須將「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的種種意義,分項條例敘述,並扼要說明何以如此判讀,否則扣分。
二、闡述(佔18分)
對上文中生事的穴烏也跟著叫「也卜」,你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而看到穴烏集體的「也卜」行為,再對照人類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你又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請分別加以闡述,文長不限。
三、命題寫作(佔27分)
人生難免「失去」:我們有時沉浸在失去的感傷中;有時因失去才學會珍惜;有時明明已經失去,卻毫不自覺;而有時失去其實並非失去……
請根據自己的體驗,以「失去」為題,寫作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五年大學學測題——語文修正、議論評述、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一、語文修正
本題的測驗目標旨在導正不當的網路用語及錯誤語法,並考查學生是否具備運用正確的文句與典雅修辭的能力。短文中必須修正之字詞,絕大部分都是一般學生作文時,在語法或用詞上常見的錯誤。此次命題以所謂的火星文入題,備受指責,鬧得沸沸揚揚,是大考中心始料未及的事。因為學測寫作的定位,目的在鑑定語文表達能力的優劣,強調語文的實用價值。這種十分貼近考生生活的題目,大考中心應該很滿意,大考中心原先期待喝采的心情,在媒體與各界大加撻伐之下,一下子盪到了谷底。考生必須知道,這種字詞句子的錯別、訂正、修潤,並不是頭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出現,也就是說檢驗考生基本句子正確組織與運用表達的能力,是絕不會缺席的。
這篇短文的主題以「運氣」為範疇,其中除了已作為修正範例的「3Q得Orz」外,仍有九處用語不當——包括使用不當俗語、口語、外來語及媒體網路流行用語,或是語法錯誤,或以圖案代替文字,要求考生進行修正。全文共有九處錯誤,依照順序分別為:
①運氣實在有夠衰→運氣很差
②氣到不行→非常生氣
③做反省的動作→反省
④::>_<::→哭了
⑤達人→專家
⑥被挨罵→挨罵
⑦偶氣ㄉ要死→我氣得要死
⑧粉不錯吃滴→蠻好吃的
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花一百塊理了頭
二、議論評述
從去年大考中心公布的非選擇題指定科目考試參考用卷可以推知,議論文的時代來臨了。從民國八十三年學測的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開始,「資料整理寫作」一直是測驗的重點,它主要在檢驗考生客觀資料歸納整理的能力;「議論評述」它表現在現代語文的積極意義,是在考查學生表達主觀見地,獨抒己見的能力。從各大學研究生寫論文表達學術主張普遍信心不足的現象來看,「議論評述」的能力,自然是當務之急。
本題要求考生分別針對資料中「老師甲」、「家長」」「吳生」的觀念、態度,分別寫一段文字論述。所以,測驗的重心是在考查考生議論評述的能力。從題幹資料中,可以看出老師甲與家長的思想及價值觀,資料乙、資料丙、資料丁,則呈現吳生的觀念、具體行為、甚至對同學的影響。
這個題目的議論核心,在討論功利的心理、思想,寫作好壞的關鍵在於考生必須精準把握「三個」不同角度的評論。所以,考生必須先透過資料整理歸納的過程,明白區分三個不同角度的論點。缺乏邏輯思維的考生,很可能變成大同小異。
題目雖然沒有規定字數,以實際時間和分數的配當來看,每個角度以一百字為宜,議論文措辭力求簡潔、精當、周密、完整,這一點考生不可以疏忽。
三、情境寫作
本題雖然題為「情境寫作」,實質上是語文表達能力測驗中的「文章續寫」,所謂文章續寫,就是提供一段文字,要求考生接續完整的題型,各種文體都可以入題,不過最適合故事性的續寫。類型有提供開頭,要求續寫,本題即屬之;有提供開頭、中幅要求續寫結尾;另有提供開頭、結尾,要求續寫中間部分,我們又稱做「文章補寫」。
本題在測驗考生的語文表達與運用能力,要求考生以「雨季的故事」為題,根據題幹所引的文字,設想情境,鋪敘成文。就命題的實質要求來看,「情境寫作」,自然是要求考生設想、虛擬一個情境進行寫作。由於提供的第一段材料是景物描寫,所以最好由景物帶入一個完整的故事,再結合故事引出情感,也就是結合描寫、記敘、抒情的文體,綜合表現這一篇「雨季的故事」。
故事可以根據親情、友情、同窗之情、師生之情、男女之情……等等,作為選材的依據;當然也可以續寫一段歷史故事入題,內容要具體,故事要精采,情節要有起伏變化,人物、事件要環環相扣,情感要真切動人,這樣子,才能成就一篇成功的寫作。
題型設計(95年學測題)
一、語文修正(佔9分)
語文的使用需要注意場合、對象的分別,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都有它不同的語文表達方式。例如上臺演講和平日死黨之間說話便大不相同,而寫作文章和口語敘述也絕不應該完全沒有差別。下面是一篇題為「運氣」的中學生作文,即使暫不考慮文字的優美與否,其中除了以下說明文字的範例之外,尚有九處應予修正——或使用了不當的俗語、口語、外來語,或犯了語法上的錯誤,或是受媒體、網路流行用語誤導,或以圖案代替文字,請加以挑出,並依序標號(1、2、3……9)改正之。
【說明】:例如文中「3Q得Orz」即為不當用法,3Q意指「Thank you」,Orz則藉三字母表示「跪拜在地」之狀。改正之方式如下:
3Q得Orz→感謝得五體投地
今天我們班的運氣實在有夠衰,開朝會時被學務主任點名,說我們班秩序不良且教室環境髒亂。我們班導師氣到不行,回到班上嚴辭訓斥大家一頓,問我們究竟安什麼心?林大同立刻發言說,我們一定會好好做反省的動作。衛生股長漲紅著臉幾乎快::>_<::了,他拜託大家每天確實打掃,他一定3Q得Orz。王明問班上的星座達人到底我們班為何如此時運不濟,接二連三被挨罵受罰。更慘的是,班上的蒸飯箱莫名其妙又壞了,害得全班只好吃冷便當。偶氣ㄉ要死,媽媽昨天為我準備的便當,本來粉不錯吃滴,卻變成難以下嚥的冷飯。想不到今天這麼倒楣,昨天真不該聽信風紀股長的話,到學校理髮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今天還不是一樣諸事不順!
二、議論評述(佔18分)
請閱讀下列資料後,分別針對老師甲、家長、吳生的觀念、態度,各寫一段文字加以論述。
(甲)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老師甲:「吳茗士同學是我們班最優秀的學生,天資聰穎,不但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數理推論與邏輯能力也出類拔萃,任何科目都得心應手。更可貴的是,他勤勉好學,心無旁騖,像大隊接力、啦啦隊等都不參加。我想,他將來不是考上醫學系,就是法律系,一定可以為校爭光!」
家長:「我們做家長的也是很開明的,只要他專心讀書、光耀門楣就好,從來不要他浪費時間做家事。老師認為他適合什麼類組,我們一定配合,反正醫學系、電機系、法律系、財金系都很有前途,一切就都拜託老師了!」
(乙)A同學疑似偷竊事件
A生:「老師,我沒有偷東西!吳茗士當值日生也在場,可以為我作證!」
吳生:「我不知道,我在算數學,沒有注意到。」
老師乙:「吳茗士,這關係到同學的清白,請再仔細想想,你們兩個同在教室,一定有印象的!」
吳生:「我已經說了我在算數學,哪會知道啊!而且,這干我什麼事?」
(丙)生物社社長B與吳同學的對話
B生:「你不是不喜歡小動物嗎?為什麼要加入生物社呢?
吳生:「我將來如果要申請醫學系,高中時代必須有一些實驗成果,而且社團經驗也納入計分,參加生物社應該很有利。」
B生:「我們很歡迎你,但是社團成員要輪值照顧社辦的小動物喔!」
吳生:「沒有搞錯嗎?我是參加生物社來做實驗的,又不是參加寵物社!」
(丁)同學C的描述
「吳同學功課好好,好用功喔!不但下課時間不和我們打屁聊天,而且對課業好專注,只讀課本和參考書呢!像我愛看小說,他就笑我無聊又浪費生命。唉,人各有志嘛!我想他將來一定會考上很好的大學吧!」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下面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請以「雨季的故事」為題,設想情境,接續下列文字,鋪寫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文長不限。
雨季來時,石頭上面長了些綠絨似的苔類。雨季一過,苔已乾枯了,在一片未乾枯苔上正開著小小藍花白花,有細腳蜘蛛在旁邊爬。河水從石罅間漱流,……
【注意】:寫作時,為求文章完整呈現,上列引文務請抄錄,否則扣分。
九十六年大學學測題──文章分析、闡釋與表述、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本卷非選擇題共計三大題,占54分,是總配分的一半,由於今年選擇題難度不高,所以非選擇題的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就成了國文考科成敗的關鍵。茲就這三大題的評分進行分析:
一、文章分析
要求分析余光中先生的<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占九分。評閱的重點在作者「過山洞」這一段落,如考生能充分列舉出具體實例,分析作者描寫搭火車「過山洞」時,運用比喻、象徵和轉化的手法,大致就能把握住本題的寫作重心。
試題明確規範答題的切入點「過山洞」,使考生掌握文章精華發揮分析表述的能力。考生作答時,應注意題幹的「想像力」、「景象與感受」等語,故在引文描述「過山洞」的一段文字中,可以選擇意象如「盲腸」,說明它是作者發揮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比喻,既寫山洞的狹長,又寫山洞的黑暗;也可以舉例如以「黑暗迎面撞來,當頭罩下」,或「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等一連串由驚到喜的經驗,說明作者如何使用象徵、轉化等手法表達進出山洞所見的景象與感受。因此只要選取重點,精確敘述即可。
二、闡釋與表述
素材出自杏林子《現代寓言》中的兩句話:一是玫瑰說的:「我只有在春天開花!」一是日日春說的:「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占18分。考生在這一題的回答既多元又多樣。有的說玫瑰代表擇善固執,日日春代表怡然自處。有的說玫瑰象徵孤高,日日春象徵開闊。有的將玫瑰比喻為氣質高貴的公主,日日春比喻為活潑開朗的少女,有的
將玫瑰比喻為聖之清者伯夷,日日春比喻為聖之任者伊尹。有的說玫瑰屬於智者,日日春屬於勤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作答第一部分時,對於「玫瑰」和「日日春」象徵意涵的闡釋,應為同等對位的關係;或可加入比較邏輯思考,如「玫瑰」象徵等待機會的人,而「日日春」象徵創造機會的人。作答第二部分時,則須二者擇一,並堅守所持的立場,說明理由。
三、引導寫作
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占27分。依據題幹要求,需要包含三點: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由於試題說明很清楚,就看考生的構思和文筆了。
時間的流轉與空間的變化,是文學作品中經常可見的主題,本題結合二者,並特別書明
「個人具體生活經驗」,考生平日如果常常留心周遭的生活環境,應有足夠的題材與感受可以發揮,而以具體的經驗以及深刻的感受出發,加上清新的文字與真實細膩的情感,不難寫出好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居住在恆常不變中的考生來說,雖然可能比較能體會空間的劇烈變化,然而事實上,題幹對於空間今昔的變化並未嚴格要求,不需要必得「滄海變桑田」
。因此,小自尋常老舍破屋,大至古蹟殘破,都可以是入題的好素材,把握景物變動對照的原則,只要屬於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從觀察體悟中生發情感、思想,加上適當的表達,都可以寫成動人的文章。
題型設計(96年學測題)
一、文章分析(佔9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描述搭火車過山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二、闡釋與表述(佔18分)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闡釋「玫瑰」與「日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就玫瑰與日日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並說明原因。文長限300~350字。
三、引導寫作(佔27分)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
附錄 八十九年 語文表達能力測驗
一、翻譯(27分)
翻譯是一種很好的語文訓練,不僅可以測度譯者對原文理解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譯者處理文字的能力。下面是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一詩,請仔細閱讀、推敲,將其譯成白話,以詩歌形式或散文形式作答,均無不可。
提示:
1. 注意參考原詩題目。翻譯時綜合把握全詩的情境、旨意,不必然採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式。
2. 所譯宜講求文字的精緻與文氣的流暢。
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
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空階有鳥跡,猶似造書時。
二、文章整理(27分)
張家兩姐妹剛從高加索旅遊回來,以下是她們與親友分享旅遊經驗的閒談內容。請根據所談,重新整理成一篇描述高加索三國歷史大要的文章,文長200字左右。
「什麼?高加索在什麼地方?飛機怎麼飛啊?」
「從香港轉機到莫斯科,在轉機往南飛二小時多,飛過高加索山,到喬治亞首都弗利司。位子小、食物差、空氣不好,暈機暈的好厲害哦!」
「幹嘛北上莫斯科,又再南下?神經啊!」
「蘇聯時代,高加索三國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所以從莫斯科飛算是國內,現在也很少有從其他地方直飛去的。」
「這些國家有些什麼可看的啊?」
「亞美尼亞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少數山谷還好。首都亞里溫的建築用的都是粉紅色火成岩,所以號稱玫瑰之城。」……
「聽說亞美尼亞是基督教國家?」
「沒錯,亞美尼亞是古老,在西元30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它的僑民散居世界,很多地方都建有亞美尼亞教堂。喬治亞也是古老國家,不久也成為基督教國家。不過後來卻出了一個無神論的史達林,現在宗教氣氛很淡。只有亞塞拜然是回教國家,它的人民來自中亞,和土耳其一樣帶有突厥的血統。」
「三個國家中是不是亞塞拜然最窮?」
「哪裡!它最富,因為產石油,平原也多,農產豐富。另外,它靠裏海,產魚,魚子醬很有名。」
「我記得伊朗好像也有個地方叫亞塞拜然?」
「不錯,亞塞拜然人本來佔有的地方較大,但伊朗強,就把南半部佔去了。亞美尼亞本來也很大,大部分在現在的土耳其境內,現在只剩下十分之一大。十九世紀初,高加索三國南有伊朗,西有土耳其,北有俄國,都是強鄰,最後三國都被俄國併吞掉。不過現在總算獨立了。」
「這些國家離開蘇聯後是不是欣欣向榮呢?」
「才不呢!譬如以前亞塞拜然的石油和亞美尼亞的工藝品可互通有無;現在兩國卻連交通都不通了。從共產體制到資本體制,他們都還在摸索之中,離欣欣向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三、命題作文(45分)
所謂精采的文字,除了語言需錘鍊、技巧需講究外,其描繪具體事、物,則鮮明而生動;摹寫抽象情、思,則細膩而雋永;並且往往情景交融、互相烘托。下文選自楊牧《亭午之鷹》〈紐約日記〉,雖短短五百字,卻頗能符合這樣的標準,堪稱精緻動人。請仔細閱讀、品味,以「窗外」為題,另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
1.須點明「時間」與「空間」。
2須有具體的景象以及自己的興懷感悟。
3.不可亦步亦趨模仿原文。
4.所謂「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窗,如天窗、車窗、教室的窗或監獄的鐵窗等等。
我把窗簾拉開,簾後還有一層帆布帘子。我隨手抽那繩索,布帘一抖向上衝去,眼前亮了,天光照了進來。
窗外正是中央公園。隆冬落盡葉子的樹林從腳下向遠處伸展,呈現一種介乎枯槁和黃金的光彩,在寂寂停頓中透露無窮生機。公園西東兩條大道的巨廈連綿起伏而去,俯視那片樹林。天空是灰中帶著微藍的顏色。早晨八點鐘,也許正逢上星期天,你會覺得紐約是死靜的,好像剛經過一場政變,悄悄然甚至還有點不安或恐怖,人們在屋裡等待觀望,不知道應該做甚麼,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一天整整一天的時間。
從十六樓向下望,路上幾乎就是空曠的。紅綠燈還照常閃動。對街有兩座銅像,都是騎者之姿,耀武揚威的樣子,發散著古舊的綠鬱,軍帽和馬蹄構成一種可笑的角度,頡頏均衡。那騎者的長刀下指,我集中精神朝那方向看去,刀尖下兩個男子圍著一個大鐵桶在跳動,桶裡生了一盆多煙的火,大概是昨天的晚報或早報,從垃圾箱裡撿來的。他們將報紙點上火,就站在鐵桶邊取暖,縮著脖子搓手,不時還跳著,並且說話,但我聽不見他們在說甚麼。那火旺燃燒上片刻就弱了下來,他們輪流到街邊的垃圾箱裡去掏拿,一疊一疊報紙扔進桶裡,白煙突突冒升,在早晨冰寒的公園一角,銅像騎者的刀尖之下。
早起的鴿子零落地飛來。
鴿子又停在廣場上,毫無聲息。
八十五年大學學測題--閱讀寫作
題型分析
題目雖標為「閱讀寫作」,就實質內容的寫作要求來看,應屬於「資料整合」。
「資料整合」,是文章縮寫的進一步運用,在八十九年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預試卷中,三題就出現一題類似「資料整合」的題型,而且大考中心在各個不同年度的預試卷中,也常有不同形式的「資料整合」題。
這種題型的產生,緣於大考中心研究發現,臺灣地區的大學生--無論哪一個領域的學生--語文表達能力普遍不佳。在過去應試作文大量寫作說明文的影響下,考生習於應付聯考作文,套公式、背資料、整理名人佳句,囫圇吞棗之餘,然後「洋洋灑灑」,順口成章;要不就是天馬行空、胡扯瞎蓋,等於類似報紙剪報、現學現賣,很少從自己的大腦裡,走出一套嚴謹的邏輯思緒來。等到進入高等學府後,搜集資料找不到重點,全書摘要無法歸納整理,所以,大考中心特別要檢驗考生的資料整合能力。考生不必發揮太多的想像,只要根據所提供的資料作整合,歸納重點,重新組織文句,就能寫出完整的文章。偏偏這種基本的閱讀、消化、整理、歸納、組織的功夫,是當今中學生最弱的一環。從現在起,要認真的面對這種題型,多作訓練,同時也培養語文表達能力的真功夫,順利進入大學深造。
第二命題作文,屬於傳統作文,此處不作分析。
題型設計(85學測題)
壹、閱讀寫作
【說明】
1、 閱讀下列資料,綜合各則要點,重新組織,以「再生紙」為題,撰寫一篇四百字(含標點,不必抄題)以內的白話短文,以發揮資料中的觀念。
2、 務必寫在答案卷「壹」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環保」這個話題,近年來在全世界引起廣大的迴響,多年來人類罔顧「環境倫理」,對大自然任意破壞,已導致了地球生態環境的失調。……以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為例,平均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大小面積的森林被砍伐,而其砍伐的速度遠超過樹木的生長速度,面對此種情形,消失中的森林已逐漸成為世界共同的隱憂!
◎「再生紙」廣義而言就是把廢紙回收處理後再製成的紙。其中又分工業用再生紙及文化用再生紙。……就紙漿來源來看,雖然國內1989年的廢紙回收量高達45%,居世界第一,但每年仍必須自國外進口大量廢紙,其原因不外乎國內廢紙回收沒有分類,或者是分類不合乎紙廠處理條件而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如果能將國內廢紙妥善回收,則可節省每年進口紙張的鉅額外匯,更可減少垃圾產量及延長垃圾場使用年限,可說是一舉數得,故在廢紙回收的流程中,分類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
◎廢紙再生過程較原木製漿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除此之外,省略了漂白處理的原色再生紙,對環境的污染可降到最低點。基於以上的環境保育觀念,「再生紙」在歐美、日本早已大行其道,例如西德以採用「再生紙」作為電腦報表紙,比例37.1%。美國政府立法規定新聞用紙、化妝面紙須摻入一定比例的「再生紙」。日本東京都政府下令,所有影印用紙一律使用「再生紙」。甚至森林資源豐富的北歐瑞典,「再生紙」的使用也極為普遍。
◎森林是生命之源,近年來溫室效應逐漸導致了全球性的氣候轉變;森林的大量伐採也使得土壤流失、水循環被破壞。而造紙卻是森林的主要用途之一,紙張的消耗量更成了衡量人民生活水準的指標。在此種惡性循環之下,自然原則被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所以多一個人使用「再生紙」就可以多救活一棵樹;多救活一棵樹就可以讓地球更雄壯的呼吸!
◎「沒有任何一棵樹,因為你手中這本書而倒下。」在您看完此篇文章,希望您也能夠響應再生紙的使用,讓下一代依然能有一個美麗而青翠的地球。
(以上節錄楊婉儀、陳惠芬、陳雪芬〈二十一世紀的良心用紙--再生紙〉)
◎從環境成本的角度來看,再生紙是相當經濟的。根據臺北市政府的調查,臺北市垃圾中廢紙佔35.6%,換算後每日有高達1000公噸以上的廢紙送入掩埋場;回收廢紙再製可直接減少掩埋場的容積壓力。
◎若從社會成本的觀點來看再生紙,那它的成效更是驚人。目前國內一噸垃圾的運輸費用大約是二千多元,而一公斤垃圾的焚化費用,大約是五至七元,而廢紙的回收量為1,800,000公噸。換言之,再生紙的推出不但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一年更節省了一百四十多億元的成本!(以上節錄施榮華〈再生紙環保嗎〉)
◎生產一噸紙張,約需高度八公尺長、直徑十六公分之原木二十棵。一棵用於製漿之樹木,平均須經二十年到四十年的風吹雨打,才能成長到可供使用。如果只寫幾個字就被丟棄實在是暴殄天物,能加以回收利用,發揮樹木更多的生命價值,那就是功德了。若以目前國內每個月約兩萬噸的模造紙市場,也就是每年至少需要砍伐四百八十萬棵樹。如果能夠以再生紙取代,則不但垃圾可以減量;森林也會因為減少砍伐,而對資源水土之保育,及環境生態之平衡產生更大助益。(節錄黃修志〈再生紙的推廣〉)
貳、命題作文
【說明】1.請抄題。文言、白話不拘,須加新式標點。
2.文長不得超過四百字。
3.不得以詩歌或書信體寫作,違者不予計分。
4.務必寫在答案卷「貳」的部分,違者不予計分。
題目:樹
八十六年大學學測題--閱讀寫作、文章賞析
題型分析
八十六年大學學測題,對多數考生而言,難度高。一來題型新穎而陌生,二來七則引文,文字多而長,從古文到現代散文,閱讀一遍巳經頭昏腦脹,遑論其他。多數考生,這一次的寫作經驗是沮喪而沒有把握的。
這一題並非典型的閱讀寫作,它要求考生「參酌上列各家觀點」,在形式上,就具備了「資料整合」的能力測驗;但它又不是純粹的「資料整合」,要求考生「結合自身經驗、體認,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交流感發的關係。」
所以,我們仍視之為閱讀寫作。文章的呈現必須以自己的文字(含思想)為主,不是將七則引文東拼西湊成一篇文章。
第二題屬於「文章賞析」,八十九年的「文章賞析」,只是更明確的提出了寫作要求,鑑別欣賞能力的測驗目標是相同的。由於本年度引文又多又長,看了眼花撩亂,比起八十九年,難度高很多。
題型設計(86年學測題)
【說明】請先閱讀下列文字,然後依序回答第一題及第二題。答案務必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一」、「二」。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知北遊〉)
2.人是自然的產兒,就好比枝頭的花與鳥是自然的產兒;但我們不幸是文明人,入世深似一天,離自然遠似一天。離開了泥土的花草,離開了水的魚,能快活嗎?能生存嗎?從大自然,我們取得我們的生命;從大自然,我們應分取得我們繼續的滋養。那一株婆娑的大木沒有盤錯的根柢深入在無盡藏的地裡?我們是永遠不能獨立的。有幸福是永遠不離母親撫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遠接近自然的人們。不必一定與鹿豕遊,不必一定要回「洞府」去;為醫治我們當前生活的枯窘,只要「不完全遺忘自然」一張輕淡的藥方,我們的病象就有緩和的希望。在青草裡打幾個滾,到海水裡去洗幾次浴,到高處去看幾次朝霞與晚照--你肩背上的負擔就會輕鬆了去的。(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3.望著湯湯的流水,我心中好像忽然徹悟了一點人生,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上,新得到了一點智慧。的的確確,這河水過去給我的是「知識」,如今給我的卻是「智慧」。山頭一抹淡淡的午後陽光感動我,水底各色圓如棋子的石頭也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渣滓,透明燭照,對萬彙百物,對拉船人與小小船隻,一切都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的感情早已融入這第二故鄉一切光景聲色裡了。我彷彿很渺小很謙卑。(沈從文《湘行散記》〈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4.自然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可分從兩方面言之:人類的生存依賴於自然,不可一息或離,人涵育在自然中,渾一不分;此一方面也。其又有一面,則人之生也時時勞動而改造著自然,同時恰亦就發展了人類自己;凡現在之人類和現在之自然,要同為其相關不離遞衍下來的歷史成果,猶然為一事而非二。……人類的發展和自然的變化今後方且未已;這是宇宙大生命一直在行進中的一樁事而非二。(梁漱溟《人心與人生》)
5.半個鐘頭以後,雪漸漸小了,天色廓清。在神聖的寂靜中,我搖下窗戶外望,覺得天地純粹的寧謐裡帶著激越的啟示,好像將有甚麼偉大的真理,關於時間,關於生命,正透過小寒的山林,即將對我宣示。一種宿命的接近,注定在空曠和遼闊的雲霧中展開。我不自禁開門走出來,站在松蔭的懸崖上,張臂去承受這福祉,天地沉默的福祉,靜的奧義。(楊牧《搜索者》)
6.在那次途程中,接近四川邊境時,那在夕晚中高聳入雲的秦嶺,那遍山的蒼老松櫪,和獵戶的幾把輝亮野火,山村居民驅狼的銅鑼聲,引起我一種向所未有的肅穆之感,李白的詩句「慄深林兮驚層嶺」,宛如活生生的呈現在我的眼前了。天地間雄偉的景色使我憬然瞿然。我感到生命的佈景竟是如此的壯美,自己應該如何實踐生命的意義、聖賢的教訓,以不負在這壯麗的、自往古至今日的連續劇中,做了一個小小的角色……..而窗前這幾片樹葉,更使我感到造物者的智慧、細心,他已大筆寫意,為我們描出了高山長水,而又如此的心思細膩,連幾片小小的木葉,都不掉以輕心,都仔細的予以賦色、描繪,使我們生活中處處發現了美的痕跡,我遂進而悟解出: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的畫室中,也應摹仿這位偉大的畫師,一筆不茍;更使自己生活的畫面上,無一漏筆或敗筆出現。(張秀亞《白鴿‧紫丁花》 〈幾片枯葉的聯想〉)
7.山靜,水動。
動靜之間自有大自然的脈動運轉。
凡人疲於生活,未必能領會天地間山水的奧秘,因此只能算是山水所屬而已,一切仰賴山水而生。
仁者與天地同體,聖者則能閱讀山水的智慧,從中取得生命的方向。
因此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求其沉穩靜謐,求其流暢、可塑、能應萬變的特性也!(王鑫〈看!岩石在說話〉)
第一題:參酌上列各家觀點,並結合自身經驗、體認,用自己的文字寫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交流感發的關係。文長不超過六百字。
第二題:上列作品,各家「文字風格」(注意:非指「內容」)各有特色:有重遣詞用字,力求精美者;有直述意旨,平易質實者;有善藉景物以寓托情懷者;……不一而足。你最欣賞哪一則?為什麼?試加以分析。文長不超過四百字。
八十七年大學學測題—議論型作文
題型分析
第一題為「闡釋」題,旨在考查考生段落的組織與表達能力。仔細閱讀之後,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見地與聯想,作廣度與深度的發揮。雖然「文長不限」,但根據提示與要求來看,應以「短文寫作」為宜,以精緻的內容、細膩的筆調、真誠的感懷為方向,述說自己對鄭燮〈遊江〉這一段的獨到思維,是比較恰當的因應之道。
「八面玲瓏」本為通透圓融之意,後轉以形容為人圓滑周到,而稍具貶意。作者藉一次「遊江」的經驗,被「修竹數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颺而出」所吸引,這是「由外而內」的美麗經驗。等到次日過訪其家,「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大江,風帆漁艇……直是小李將軍畫意,懸掛於竹枝竹葉間也。」這是「由(屋)中望外」美的發現。
人生處處有美感、有境界,只要把握當下,駐足其中,通透體會,物我融合,時時處處都會有一場唯美的饗宴。對景如此,對於生命的體會如此,對於人生哲理的體悟亦是如此。生命的廣度、深度、密度,原本都在我們尋常日用之間。只要你肯用心去看、專心去想、細心投入,人生處處有驚喜。
第二題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議論的主要內涵是—「流行」,議論的選材來自現代生活的反省與思維。主題設定在「追求流行,表現自我」 或「追求流行,迷失自我」,就兩者選定一個立場,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特別要求,只能夠選擇一個立場進行議論,不可正反兩面通吃。
傳統應試作文,過去不管是升高中或升大學,絕大部分的作文題形式,都是選擇「論說文」體裁中的「說明文」。論說文,一般而言包括議論文和說明文,說明文旨在說明道理,根據主旨發揮它的義蘊,寫作的內涵,多在題目的範圍之內;議論文則在表達自己獨到的看法,人言可以言殊,只要言之成理,能提出一套有說服力的理論基礎,就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鮮明立場。
過去很少出現議論文,自從大學學測出現了議論文之後,大學聯考、全省各高中推甄入學,頗不乏這類題型,就論說文比例而言,議論文實質上已經和說明文並駕齊驅。「說明文」長期成為應試作文主流的影響下,已經變成另一種八股文,不同的學校、不同的老師教出來的不同學生,所寫的作品大同小異,如出一轍。議論文的出現,終於平衡了論說文的寫作比例。這種表達思想的文體,將來會超越說明文,成為檢驗考生論辨思維的工具。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一)
請先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問題。
昨遊江上,見修竹數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聲,有茶煙飄颺而出,心竊樂之。次日過訪其家,見琴書几席,淨好無塵,作一片豆綠色,蓋竹光相射故也。靜坐許久,從竹縫中向外而窺,見青山大江,風帆漁艇,又有葦洲,有耕犁,有饁婦,有二小兒戲於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將軍(唐朝山水畫家李思訓)畫意,懸掛於竹枝竹葉間也。由外望內,是一種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種境地。學者誠能八面玲瓏,千古文章之道,不出於是,豈獨畫乎?
乾隆戊寅清和月,板橋鄭燮畫竹後又記。(鄭燮〈遊江〉)
請依據上文旨意,對文中「八面玲瓏」之意加以闡釋發揮。文長不限。
題型設計 (87年學測題二)
「喝雪碧,做自己」、「堅持品味,卓然出眾,伯朗咖啡」、「特立獨行,Lee牛仔褲」,「給我Levi,s,其餘免談」,這些廣告詞背後都透露有趣的思考:一方面鼓勵消費者群起倣效,好讓商品普及化;一方面卻又強調商品獨樹一格,只有眼光不凡的消費者能欣賞。追求流行究竟是勇於表現自我?還是容易迷失自我?
請就「追求流行,表現自我」或「追求流行,迷失自我」為題,選擇一個立場,提出你的看法。
請注意:在文章中必須選定一個立場議論,不可正、反兩面皆論。
八十八年大學學測題—情境短文、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題型標為「短文寫作」,就說明文字來看,應屬於「情境短文」。
情境型文章,是預先設定某種假想的情境,要求考生根據說明或引導文字,完成指定的寫作。
本題以「魚」作主題,設定了兩種不同的情境,沒有標準的答案,考生可以恣意馳騁,發揮想像的空間。文體可以是說明文,也可以是想像的記敘文。打算以記敘行文的,可以考慮運用擬人的手法。一般而言,記敘文比說明文討喜。
本題由於又開放可以從「人」的角度,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作,所以寫作的觸角多元,方向多樣,考生可以決定一個自己最拿手、最擅長的角度與方向來鋪寫。
第二題是典型的「引導寫作」,引導文字有很傳神又很具體的提示,既有提示說明又有限制的綱目,寫作時要掌握引導文字的要點,在文體的安排上,不妨綜合記敘、抒情、論說等形式來呈現文章的內涵。由於第一題是短文,這一題提示考生「文長不限」,最好以長文寫作處理,以五百字到七百字之間的字數為宜。
題型設計(88年學測題)
一、短文寫作
以下是有關魚的兩種不同的情境,請選擇其中一項,寫一段散文,可以從「人」的角度寫,也可以從「魚」的角度寫,文限二百至三百字之間。
(一)餐桌上的魚
(二)水族箱中的魚
二、作文
「你還裝?別假仙了!」這是我們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而「不要妝(裝)了」、「給我放自然一點」的廣告詞,也傳達了人們對掙脫面具的渴望。但我們真的用不著「假裝」嗎?不管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無奈,「假裝」有時的確很不應該,但有時卻又合情合理,勢所必然。
你「假裝」過嗎?是為了掩飾你的錯誤、緊張?還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你是需要時才「假裝」?還是一向在「假裝」?「假裝」讓你得到什麼?是自欺欺人的痛苦?還是利己利人的欣慰?
請以「假裝」為題,寫一個關於自己「假裝」的經驗,內容應包括:你為何「假裝」、你如何「假裝」、「假裝」時的心情、現在的感想等。文長不限。
八十九年大學學測題-文章賞析、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屬於「文章賞析」。民國八十六年大學學測作文題第二題,其實就是文章賞析,所不同的是要求寫作的文字比較籠統,不似八十九年的作文題,堂而皇之的揭櫫-「文章賞析」,並且要求從「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考生進行寫作時,務必要概括這三個子題,作簡明扼要、精準中肯的呈現。
過去白話文的課堂教學,老師與學生都將白話文定位在字音、字形或錯別字的準備上,很少進行文章欣賞的教學活動。因此,「文章賞析」的出現,著實讓很多考生傻眼,一時不知所措。現行高中課程標準-國文科,載明要求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欣賞的能力與寫作的能力。嚴格來說,這種題型的出現,有助於導正國文科的實質教學內涵。
第二部分雖名為「作文」,卻屬於「引導寫作」。二題選一題,第一小題由於命題的範圍十分廣泛,考生可以憑藉自身的經驗,選取不同的角度切入,有很寬廣的寫作空間。
第二小題和第一小題一樣,都有一段引導文字,兩者比較,「我的嚮往」著重在尚未發生的未來,有比較大的想像空間,考生可以放手寫去,惟要扣緊主題意識,切忌游談無根,流於空泛。
題型設計(89年學測題)
壹、文章賞析
荖濃溪營地附近,雪深數尺。溪水有一段已結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葉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積,似刨冰。有時因枝葉承受不住重量,雪塊嘩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層的枝葉,雪塊因而四下碎散飛濺,滑落和碰撞的聲音則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謐靜的原始森林間迴響。
這是陳列〈八通關種種〉裡的一段文字,其中沒有任何艱難晦澀的詞句,可是寫得非常精彩。請細細咀嚼,加以鑑賞分析。
【提示】請就上引文字,由「遣詞造句」、「氣氛營造」、「文章風格」三方面綜合賞析。
貳、作文
【注意】須抄題;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
(一)許多人都有傾注心力,投入某一件事的經驗,其原因不一而足:或出於興趣,或迫於無奈,或機緣巧合……。
請以「我最投入的事」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投入的對象
(2)投入的過程、心情
(3)投入的得失、感想
(二)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淵明心目中的「烏托邦」。對你而言,「烏托邦」或許是太遙遠的世界,但只要是人,都有他的「嚮往」。這「嚮往」也許是一個具體的目標,也許是一種抽象的境界,或許只是區區卑微的願望,也或是永不可能達成的幻想,卻都代表了內心的願景。
請以「我的嚮往」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內容應包括:(1)自己的嚮往是什麼
(2)為何有這樣的嚮往
(3)如何追求這嚮往
(4)自我的感懷
九十年大學學測題-引導寫作、議論型作文
題型分析
九十年度大學學測作文題是二選一,考生可以任選一題。但是,若兩題都寫,反而會扣分,考生不可不察。
第一題屬於「引導寫作」,引導文字看似為題目作定義,其實同時又具有提示的作用,考生閱讀完這段文字,應能隨即決定文體,產生構想。這一篇文章可以採記敘、抒情、論說等文體寫作,以感性的記敘兼抒情寫作,比以知性的論說手法,更有發揮的空間。
第二題屬於議論型作文,可以採並重關係的雙軌手法申說,也可以採偏重關係的角度闡題。
平日文章不甚突出的考生,宜選擇「快與慢」寫作,以四平八穩為寫作目標;才華洋溢者,可選擇「最遙遠的距離」作題目,有比較大的創作與得分空間。
題型設計(90年學測題)
【注意】1、(甲)、(乙)二題,任擇一題作答,不可二題皆答,違者扣分。
2、須抄題,違者扣分。
(甲)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
有人以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試就你自己的感覺、經驗、知識或省思,以「最遙遠的距離」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文章可以全然抒情而寫得很感性,也可以運用知識而寫得充滿知性,當然也可以融會二者,兼具知性與感性。
(乙)
從前,「慢」是成事的基礎--好湯得靠「慢火」燉煮,健康要從「細嚼慢嚥」開始,「欲速則不達」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細活」更是品質的保證,總之,「一切慢慢來!快了出錯划不來!」
現在,「快」是前進的動力--有「速食麵」就不怕肚子餓,有「捷運」、「高速鐵路」就不怕塞車,有「寬頻」就不怕資料下載中斷,有「宅急便」就不怕禮物交寄太晚,身邊的事物都告訴我們:「快!否則你就跟不上時代!」
不同的時代總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經過時?「快」在今天是否真的必要?
試以「快與慢」為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文長不限。
九十一年大學學測題——圖表判讀、文章改寫、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圖表判讀」,主要在測驗考生基本句子的組織與表達能力。本題要求歸納、分析長條圖中所傳遞的訊息,並以條列方式扼要陳述。因此考生必須歸納圖表中民國85、86與88三年的共同現象,並提出民國87年的特殊現象,轉換成文字,逐條列舉,才能符合命題的要求。如:
一、除87年外,85、86、88年春、夏、秋季傳染病X發生率依次增高,冬季則偏低。
二、87年春、夏、秋季傳染病X發生率都比85、86、88年高,尤以春季為甚。
第二題「文章改寫」,主要在測驗考生段落的組織與表達能力,是一題多功能的檢測試題。它至少包含了文句修潤、成語詞語訂正、重新組織整理等要求。在進行「改寫」時,應在保留原信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等條件的基礎上,重新組織整理,力求真誠動人。本題原文雖充斥浮濫粗糙的成語,但因為題目要求改寫,故不可視為單純的成語改錯,又因為題目只說「不可」使用粗陋的口語及「避免」濫用成語,並沒有「必須」使用成語的要求,所以只要文詞流利暢達、自然通順即可。
第三題「情境寫作」,主要在測驗考生完整篇章的組織與表達能力。主要在思想深度及抒情感懷上見考生程度的高下。週五的日誌中所呈現的為強烈對比的場景:其一,幼稚園老師帶著小朋友遊戲,是旭日東昇的希望與光明;其二,被外傭推出來的老人,雖然是「一景」,畢竟是即將西沉的紅日,帶有些許淒涼。由小孩、老人的對照,可以有各種延伸的想法或安慰、感慨的表現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進行寫作時,除了須由修屋、看病、家聚取消、老友病逝等事件,以及造字遣詞要體會老人蒼涼的心境與自嘲的無奈,並須注意「第一人稱敘述」的要求,用其他人稱等於是文不對題。週六則不要涉及。
題型設計(91年學測題)
一、圖表判讀(佔9分)
下圖顯示的是傳染病X從民國85年到88年各年度四季之間的發生率。圖的橫軸是不同年度,縱軸是每十萬人發生的個案數(單位:人數/十萬人)。請判讀本圖,歸納、分析他所傳達的訊息,並以條列方式陳述。
注意:1.請分點列舉,力求簡明扼要。
2.不必詳述具體數字。
二、文章改寫(佔18分)
寫作時,適度而精確的使用口語與成語,可使文章增色,但若濫用、誤用,反不可取。下面是一封情書,除粗鄙的口語外,更充斥俗濫與錯誤的成語。請在不違背其本意的前提下,用真切、自然的文字加以改寫。
注意:1.改寫時須保留原信的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2.不可使用粗鄙的口語,並避免濫用成語。
「上個禮拜六在校刊編輯會議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慘。你長得稱得上是閉月羞花,聲音也像鶯啼燕囀。從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臥薪嚐膽、形容枯槁。我老媽看不下去,斥責我馬齒徒長、尸位素餐,不知奮發圖強,難道要等到名落孫山、墓木已拱才甘心嗎?我也有自知之明,這封信對你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你一定棄之如敝屣。但我相信愚公移山的偉大教訓,也就是人定勝天,如果你給我機會讓我向你表白我自己,你會恍然大悟我是個很善良的人。期待你的隻字片語,若收到回音,那一定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了!」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但一般人對老人世界仍缺乏了解,也欠缺了解的興趣。相對於兒童、青少年,老人似乎愈來愈處於社會的邊緣。下面是一位老人的日誌,平實記錄的背後,頗有心情寄託,例如:30日的日誌中「三十年的老屋,不知如何修起?」既說屋況,也正是說自己,讀者細細推敲,自能體會其中調侃與蒼涼的況味。請以「1月4日星期五的日誌」為對象,並以老人原本所記二事為基礎,鋪寫成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1.不必訂題目。
2.先仔細閱讀每一則日誌,體會老人的心情、了解老人的身體與家庭狀況,以便發揮;但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日誌原文。
3.以老人為第一人稱,用他自己的口吻與觀點加以撰寫,務必表現老人的心境與感懷。
30 Sun. 31 Mon. 1 Tue. 2 Wed. 3 Thu. 4 Fri. 5 Sat.
元旦 十一月廿日 小寒
隔壁修房,今日動工,云:舊曆年前可畢。
客廳牆壁滲水,三十年老屋,不知如何修起?至書店給孫子、女買禮物。
上午回心臟內科吳醫師門診領藥掛49號。
下午看眼科白內障,掛20號
(明天記得帶禮物)
中午12:00祥園小館家聚。
(記得帶禮物)
家聚取消,孫子補習,孫女準備考試。兒獨來,坐十五分鐘,留錢一包、撒尿一泡,走人。 午,與妻兩人至麵館小酌慶生。吾言:若得老妻、老友、老狗相伴、身懷「老本」,家旁有老館,老不足懼!妻云:無聊!
昨晚得知,老友逝,心肌梗塞…料吾大去之期亦不遠矣! 至公園小坐,
冬寒乍暖。見幼稚園老師帶小朋友遊戲。幾個外傭推老人出來排排坐,聊天,一景也。
冷鋒至,與妻合力搬出電暖爐。兒來電,問好不好?答以
好。問血壓正常否?答以正常。問三餐服藥否?答已
服!服!服!
九十二年大學學測題——抒感短文、議論短文、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大題提供OECD所作PISA的有關資訊,以及文建會的調查報告,說明臺灣中小學學生閱讀不足的現狀。
(一)第一小題屬「抒感短文」,要求考生回顧自己的讀書生涯,寫出自己的感想。抒發真實的感受是最好的選擇,若涉及議論,不可偏離所提供的資訊材料,以免離題。
(二)第二小題屬「議論短文」,旨在測驗考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行文以議論著手,必須根據情境提出具體辦法,不可憑空肆意議論。計畫可以從舉辦活動或增加設備著眼;整合力量可以從地方熱心人士、民間公益團體、校友……等思維。
第二大題屬「情境寫作」,要求考生就所提供的閱讀資料,融會貫通,進行分析歸納整合,再結合文學想像,寫一段記敘兼抒情的紀念文字。本題提供了五方面的資料:A香米定義、B香米特質、C香米由來、D郭益全生平、E可能的貢獻。以輕重而言,郭益全的生平與香米的由來,應是資料的重心,考生從此作為敘述故事的主軸,其餘的資料則屬次要,點到為止。
題型設計(92年學測題)
一、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4分)
2001年,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策劃了一項「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測驗32國二十六萬五千多名十五歲青少年,是否具備未來生活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結果排名前三名的是芬蘭、加拿大、紐西蘭。這項被喻為「教育界的全球盃」、具有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和未來人才競爭力的報告引起各國震撼,排名不理想的國家紛紛檢討「我們的學生很笨嗎?我們的國民讀得夠不夠?」再次正視閱讀的重要性。
近年來,在高科技時代、e化浪潮中,傳統式閱讀卻重新成為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在美國,無論是柯林頓任內「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均見國家元首大力提倡。911恐怖事件發生時,布希總統正在小學為小朋友說故事,情景令人記憶猶新。在英國,布萊爾首相在施政報告中連續重覆三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達其迫切性,政府更訂定「閱讀年」,與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合作,要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在澳洲,小學生的家庭作業包括唸一本書,「至少唸二十分鐘才能停」。芬蘭的學生在PISA調查中名列前茅,不但閱讀能力最強,18%的芬蘭中學生每天花一、二小時,單純只為了享受閱讀的樂趣而閱讀。
台灣雖未參與PISA評量,但據文建會調查:十五歲以上民眾從不看書或幾個月才看一次的比例達38.7%,半年內不曾買書或雜誌者佔51.2%,而46%小朋友的休閒活動是玩電腦、看電視。以芬蘭為例,其首都市民平均每人每年從圖書館借閱16本書,而台北市民則只有兩本。學者專家憂心台灣中小學生「看電視、玩電腦,不看書,要看也只看教科書、參考書」。
(一)讀完上列資料,回顧自己的讀書生涯,此時最深的感想是什麼?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二)有一所偏遠地區的小學,全校師生約兩百人,圖書欠缺、設備老舊、經費短絀,且家長對學校的參與度甚低。現在假設你是這所小學的校長,看了上列資料,決心推動全校閱讀,請寫下你的「閱讀推動計畫」,文長至少200字。(佔12分)
【注意】:計畫內容必須具體。
二、閱讀下列資料,依框內要求作答。(佔27分)
A香米
「香米」,顧名思義即是煮熟後會散發出香味的米。民國66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開始從事香米育種研究,引進國外香米品種與台灣優良水稻品種進行雜交育種。
B益全香米
益全香米穀粒大而飽實,米粒透明度佳,黏度適中、彈性優、口感Q。據實驗,其單位面積產量比一般稻作多,育苗時間短,對於稻熱病的抵抗力強。益全香米具獨特的芋頭香,據吃過的人表示,掀開飯鍋時,會被那股香芋味感動。……
C台農71號
「台農71號」是繼「台稉4號」及「台農72號」之後,在台灣地區育成的第三個稉型香米品種。「台稉4號」是民國79年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命名;「台農72號」則是於民國76年由農試所嘉義分所命名,兩種米雖然都有香味,但各有缺點,雖曾推廣種植,卻成效不佳。
「台農71號」是以「台稉4號」為父本,取其具有國人喜愛的芋頭香味,母本則為外觀、品質均佳的「日本絹光米」。農試所自民國81年起正式將「台稉4號」與「絹光米」進行雜交,據參與育種的人員指出,「台農71號」不僅是二十幾年來農試所自行雜交育種成功的第一個稻作新品種,也是農業界首度跳脫舊框架,以品質而非產量或抗病性為主要育種目的的新品種。專家表示,連栽種方法也不能再循舊有模式,農民必須配合新香米的生長特性作改變。
D關於郭益全
姓名 郭益全
籍貫 台南縣鹽水鎮
生卒年 民國35年生,民國89年9月9日猝逝,享年55歲。
死因 家族本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又因工作過勞,引起胸口悶痛卻不察,導致心臟病發,送醫不治。
學歷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博士,研究「水稻遺傳與育種」。
經歷 民國81年起,擔任農試所「水稻育種計畫」主持人,帶領團隊投入高品質香米品種改良工作。民國89年10月25日,正式通過農委會之審查登記,命名為「台農71號」。
工作信念 「要種稻,就要種好稻;要吃米,就要吃好米」
讚譽 1. 農試所同仁讚譽他是「接受正統水稻遺傳育種訓練,在台灣從事相關研究的第一人」。
2. 農委會視「台農71號」為革命性稻作品種,為紀念郭益全,特訂名為「益全香米」。
其他 1. 郭益全猝逝後,同事接手他未完成的事務,見堆積如山的資料,才體會到他對工作的投入有多深。
2. 郭夫人說:「每天洗米的時候就會想到他,如果他能吃一口香米再走,該有多好!」
E加入WTO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世界各國的米將大舉進軍台灣,從日本高級米「越光米」、泰國皇家御用米到美國米、澳洲米、……,對稻農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
閱畢上列資料,相信你對台灣香米育種歷史及「益全香米」靈魂人物郭益全博士已有初步的認識。香米的育種過程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最尋常的東西,也藏有無名英雄的心血。
現在假設要立一座「香米碑」,告訴民眾香米的故事,請將上列資料融會貫通,並運用
文學想像,以「香米碑」為題,鋪寫一篇紀念郭益全博士並記述台灣香米育種歷史的文章,文長不限。
【注意】:無須拘泥於碑文體製。
九十三年大學學測題——描寫與擬想、判讀、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屬「看圖寫作」,原畫作題為「劉海戲金蟾」,旨在考查具體描寫與虛擬想像的表達能力。構圖簡單,只有人與蛙,容易觀察,神情、姿態栩栩如生,帶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
(一)第一小題,考生應仔細觀察畫作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然後發揮文學想像,思索畫作所賦予的意義,分別以五十字進行精緻的描寫。
(二)第二小題,考生應細心體會畫境與「他們(人與蛙)當下內心之所想」的關連,進行自由虛擬想像寫作,要求字數不多,必須傳神、精彩,才能得高分。
第二題屬於「判讀」,一方面考查簡單的資料整理能力,一方面考查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以代擬求職信的立場,分條列舉(不可寫完整的求職信)向雇主訴求的重點,並說明「理由」。訴求的重點大致離不開——一、妻子來自越南,子女年幼,承擔全家生計;二、工廠外移,並非個人表現不佳;三、有工作經驗,肯進修;四、不挑剔工作性質、地點;五、要求月薪四萬元。考生除了整理資料作成上述訴求重點外,仍須簡明扼要論述理由,達到入情入理的說服效果。
第三題屬於「情境寫作」,旨在考查考生資料整合與情境寫作的能力。考生在閱讀完整豐富的相關資料後,要細心體會何義士的人格、襟懷與志業,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來代擬他的內心世界。所以,考生必須從具體的資料訊息中,精準捕捉何義士修士的完整形象,再代為抒發他的「所思所感」、「所祈所願」。以文體而言,記敘兼抒情,是比較理想的手法,字數在五百字到八百字之間為宜。
題型設計(93年學測題)
一、描寫與擬想(佔14分)
下圖中人與蛙的神情、姿態十分有趣,請細細玩味後,(一)各以50字左右之文字描寫他們的神情、姿態,(二)各以一、二句話擬寫他們當下內心之所想。
【注意】:神情、姿態之描寫,與各自內心之所想,二者之間應相關、呼應,不可風馬牛不相及。
二、判讀(佔14分)
近一、二年來,「中高齡失業」成為臺灣社會「沉重」的現象。所謂中高齡,泛指45歲到65歲。根據主計處2003年10月統計,50至54歲平均待業期達35.23週(8.2個月),55至59歲達38.68週(9個月),年齡愈大愈不容易找到工作,他們的處境也就愈見艱難。
假設,你的鄰居陳先生也在這波中高齡失業潮裡。
陳先生今年50歲,他的太太來自越南,兩名子女分別就讀小學、幼稚園,一家四口僅靠他的薪水度日。一年前,陳先生任職的工廠遷往大陸,他因此失業了。雖然曾到「就業服務中心」登記,也應徵過幾個工作,然皆未獲回音。陳先生從事過紡織、餐飲、保全,最近更在社區大學上過電腦課,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筆不佳,寄出的求職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託你幫他寫一封求職信。他特別強調,對工作性質、地點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萬元。
在寫這封求職信之前,你必須仔細衡量上述陳先生的狀況,從中選擇若干,作為訴求重點,以便打動僱主的心。那麼你會選擇哪些重點呢?請逐項列出,並說明所以選擇其作為訴求重點的理由。
【注意】:本題用意,並不在要求寫成完整的求職信,作答時,請逐項列出重點並說明理由即可。
三、閱讀下列資料,並依要求作答。(佔24分)
有一個人,人們叫他「大鬍子」,以下是關於他的報導。
甲、
義大利籍天主教靈醫會會士、澎湖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修士,1924年生於義大利,十二歲加入天主教靈醫會,在斷絕財富、色慾、謹防意外三項會規外,何義士自己許下第四願:為一切病患犧牲。1947年,何義士離開義大利,跟隨靈醫會的會士遠渡重洋到中國雲南省行醫救人。
在雲南工作期間,眼見當地政府對痲瘋病人的漠視,當時年僅廿三歲、心懷公義與悲天憫人的何義士修士,總是難過地掉下眼淚,於是全力投入痲瘋病患的照護工作,並四處籌募基金,在雲南興建痲瘋病院和綜合醫院。詎料,他的作為,被當地政府視為具有政治意圖,最後只好黯然離開中國大陸。何義士回到義大利潛心學醫,希望學成後回到東方,繼續行醫。
1953年,何義士隨靈醫會的弟兄們來到當時十分落後的宜蘭縣羅東鎮、由靈醫會創設的羅東聖母醫院。他視病如親,遇有緊急狀況,不惜當場挽袖輸血給病人,一直到他辭世為止,總計捐給臺灣人三萬七千五百西西的鮮血。
哪裡偏僻,他就去哪裡。1958年,他主動向修會申請,前往離島澎湖濟世行醫,更募款興建澎湖惠民醫院。1973年,他到臺北三重創辦診所,1983年,何義士再度回到澎湖接任惠民醫院院長職務。他體恤醫護人員辛苦,又不放心病患,總是堅持親自值夜班,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限時、地,為病患看診。不論多晚,只要有病人求診,他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趕走疲憊,改以笑臉面對病人和家屬。因為他堅信,醫師給病人的信心是最佳良藥。
乙、1999年8月剪報
1. 在澎湖奉獻近半世紀的天主教靈醫會惠民醫院院長何義士,於8月15日傍晚在未為人察覺的情況下,坐在院內客廳的椅子上安詳的走了,享年七十五歲。他生前曾獲頒三次的醫療貢獻獎,也曾獲得其祖國義大利頒發的最高榮譽騎士獎章,他的逝世留給各界無限的哀思。
惠民醫院修士韓國乾表示,何院長走得很安詳,臉上還泛著紅潤的光澤,如同在安睡中,在教會來說,這是天主因何義士為中國病患付出一生而給的榮光。
韓修士回憶指出,15日上午,何義士還主持聖母昇天彌撒,神情愉快且精神飽滿,中午用餐後,騎著腳踏車外出運動,下午四時許回到院內,一如平常般,熱情地與人打招呼。接著獨自一人至院內五樓的客廳小憩,至六時許,韓修士依慣例至五樓客廳請他下樓用膳,只見何義士安詳的坐臥在椅上,狀似熟睡,韓修士輕搖他的肩膀,發現沒有反應,立即召請值班醫師急救,但已經晚了一步,醫師研判是心臟衰竭。
2. 經何義士修士診治過的病人,對他留著美麗的大鬍子有著極深的印象。與他接近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留著大鬍子,是因為在他廿三歲離開故鄉時,母親曾對他說:「維護神職人員形象最好的方法,就要像個愛心的老者。」從小受母親影響甚深的年輕何修士,於是開始蓄留鬍鬚,立志做個有愛心的人,做個具有好形象的神職人員。
3. 何義士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不能決定自己的容貌、身高,但卻可以選擇生命的樣式。」因此終其一生,他都決定選擇在雲南或是澎湖這些偏遠地區,為病患服務。他自奉甚儉,別的修士不穿的衣服,只要能穿,他都會愛惜的撿拾來穿。他一輩子關心別人,為他人設想,晚年仍時時掛念雲南的痲瘋病患,為了興建那兒的第二座痲瘋病院,何義士正在趕寫一本有關雲南痲瘋病患的書,準備在聖誕節前出版,以便募款。為此,他常趕稿至凌晨兩三點,過世的前一天晚上,他仍在熬夜趕書。
4. 何義士在澎湖的最後一段路程,僅有教友、院內同事及少數曾被何義士救活的病患排在棺木兩旁陪著他,走得冷清,不少人忍不住為他叫屈,當場痛哭起來。
現在,讓時間重回1999年8月14日晚間——也就是何義士生命的最後一晚:他坐在桌前寫稿,忽然覺得身體不適,於是起身走動,回座後深感自己已然年老,過往歲月一幕幕浮現於眼前,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
此時此刻,他會想些什麼呢?又會向上天祈求什麼呢?閱讀上述資料後,你對何義士修士的人格、襟懷與志業當有所認識、了解。在此基礎之下,請以其眼為眼、以其心為心,用第一人稱「我」寫出何義士生命最後一晚的所思所感、所祈所願。
【注意】: 1.不必訂題目,且文長不限。
2.不得直接重組、套用各則報導原文。
九十四年大學學測題——判讀、闡述、命題寫作
題型分析
第一題屬於「判讀」,旨在考查考生閱讀能力以及基本句子的組織和表達能力。本題既然在測驗判讀資料的能力,考生必須仔細地審視、掃瞄、篩選訊息,方能精準作答。
「即刻」:代表的涵意可能有:「新房準備妥當,呼喚伏窩」、「求偶」、「重得和平後的安詳」等。
「也卜」:代表的涵意可能有:「告急、求救」、「嚇敵」、「集體制裁」等。
第二題是短文寫作,屬於「闡述」,旨在考查考生段落的組織和表達的能力。本題要求考生分別針對「生事穴烏的也卜行為」及「人類與穴烏的對比」兩部分,闡述感想或看法。
所謂「闡述」,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聯想或觀點作比較具有廣度的發揮,比如對題目的第二部分,可以由人類多半自掃門前雪,反不如穴烏的合作精神,或描述人類的某些集體行為,並表達感觸或評論等等,只要言之有物,合乎題旨,即可獲得高分。
第三題是長文寫作,雖題為「命題作文」,就題型而言,應屬於「引導寫作」。這種題型在指定考科的作文題中比較常見。本題引導文字的說明中,沒有特別要求,只提示考生要根據自己的體驗,寫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所謂「體驗」,沒有嚴格的標準,無論耳聞、目見、所思所想,都可以入題。主題不見得需要寫轟轟烈烈的偉大故事,小中見大的親情、友情、愛情乃至寵物之情,都是好材料,只要真情流露,感人肺腑,就是好文章。
題型設計(94年學測題)
一、判讀(佔9分)
穴烏(jackdaw)如果找到了一個將來可以造窩的小洞,牠就會兇狠狠地把其他穴烏一齊趕走,不管來搶地盤的鳥地位多高,牠是再也不肯讓步的。同時牠會用又高又尖的調子,不停地喊出「即刻、即刻、即刻」通知牠看中的雌鳥,新房子已經準備好了。穴烏的這種鳥類呼喚伏窩(孵卵)的儀式在秋天裡特別頻繁,每逢秋高氣爽的天氣,這些鳥兒就會出來找窩,同時會對求偶的活動特別感興趣,「即刻、即刻」之聲幾乎不絕於耳。到了二月、三月,大白天裡「即刻」的聲音幾乎不曾間斷;三月最後幾天裡,牠們的情緒到了最高潮,「即刻」合唱在某個牆壁的凹窪處更是格外響亮。就在這時,從凹窪處響出來的音色變了,換成一種比較深沈而豐富的調子,聽起來像是「也卜、也卜、也卜」。愈唱到後來,節拍愈快,再往後,就成了一串急不可辨的連音了。於是興奮的穴烏從各個方向一齊都擠到這個小洞的旁邊,牠們把身上的羽毛抖了開來,分別擺出威嚇的架勢,一齊加入「也卜」大合唱。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才找出原因:原來牠們這套儀式完全是在對付社會的罪人時才有的表現。穴烏因為適宜造窩的小洞實在太少,競爭非常劇烈。有時一隻非常強壯的鳥為了爭地盤,會無情的攻擊一隻比牠弱小得多的同伴,這時「也卜」反應就產生了。受侮的穴烏又急又憤,牠的「即刻」之聲逐漸提高加快,最後終於變成「也卜」了。如果牠的妻子當時不在場,得了牠告急的訊號,就會蓬鬆了身上的羽毛趕來助戰。如果這個挑釁者還不逃走,就會引起難以置信的後果,所有聽見牠們「也卜」的穴烏都會憤怒地趕到現場,於是原先「一觸即發」的戰事在一陣愈叫愈響,愈喊愈急的「也卜」聲中立刻化為烏有。趕來管閑事的鳥經過這樣的一頓發洩之後,就又散開了,留下原來的地主在牠重得和平的家裡,靜靜地「即刻、即刻」。
通常出來主持公道的鳥數目都不少,足夠使一場爭端平息。最古怪的是原來的挑釁者也會參與「也卜」大合唱,旁觀的我們如果把人的想法投射在鳥的身上,會以為這隻生事的鳥兒,是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才跟著喊「捉賊」的。事實上無論是那隻穴烏,一聽到「也卜」的叫聲就會不由自主的加入行列。生事的鳥兒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引起哄鬨的原因,所以當牠「也卜」的時候,牠也和別的鳥兒一樣,一邊轉,一邊東張西望地找嫌疑犯。雖然旁觀的我們會覺得荒唐,但牠的每一個動作可都是誠心誠意的。(改寫自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根據上引文字,判斷穴烏所發出的「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哪些意義?
【注意】:須將「即刻」與「也卜」聲可能分別代表的種種意義,分項條例敘述,並扼要說明何以如此判讀,否則扣分。
二、闡述(佔18分)
對上文中生事的穴烏也跟著叫「也卜」,你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而看到穴烏集體的「也卜」行為,再對照人類在類似情況下的反應,你又有什麼感想或看法?請分別加以闡述,文長不限。
三、命題寫作(佔27分)
人生難免「失去」:我們有時沉浸在失去的感傷中;有時因失去才學會珍惜;有時明明已經失去,卻毫不自覺;而有時失去其實並非失去……
請根據自己的體驗,以「失去」為題,寫作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文長不限。
九十五年大學學測題——語文修正、議論評述、情境寫作
題型分析
一、語文修正
本題的測驗目標旨在導正不當的網路用語及錯誤語法,並考查學生是否具備運用正確的文句與典雅修辭的能力。短文中必須修正之字詞,絕大部分都是一般學生作文時,在語法或用詞上常見的錯誤。此次命題以所謂的火星文入題,備受指責,鬧得沸沸揚揚,是大考中心始料未及的事。因為學測寫作的定位,目的在鑑定語文表達能力的優劣,強調語文的實用價值。這種十分貼近考生生活的題目,大考中心應該很滿意,大考中心原先期待喝采的心情,在媒體與各界大加撻伐之下,一下子盪到了谷底。考生必須知道,這種字詞句子的錯別、訂正、修潤,並不是頭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出現,也就是說檢驗考生基本句子正確組織與運用表達的能力,是絕不會缺席的。
這篇短文的主題以「運氣」為範疇,其中除了已作為修正範例的「3Q得Orz」外,仍有九處用語不當——包括使用不當俗語、口語、外來語及媒體網路流行用語,或是語法錯誤,或以圖案代替文字,要求考生進行修正。全文共有九處錯誤,依照順序分別為:
①運氣實在有夠衰→運氣很差
②氣到不行→非常生氣
③做反省的動作→反省
④::>_<::→哭了
⑤達人→專家
⑥被挨罵→挨罵
⑦偶氣ㄉ要死→我氣得要死
⑧粉不錯吃滴→蠻好吃的
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花一百塊理了頭
二、議論評述
從去年大考中心公布的非選擇題指定科目考試參考用卷可以推知,議論文的時代來臨了。從民國八十三年學測的語文表達能力測驗開始,「資料整理寫作」一直是測驗的重點,它主要在檢驗考生客觀資料歸納整理的能力;「議論評述」它表現在現代語文的積極意義,是在考查學生表達主觀見地,獨抒己見的能力。從各大學研究生寫論文表達學術主張普遍信心不足的現象來看,「議論評述」的能力,自然是當務之急。
本題要求考生分別針對資料中「老師甲」、「家長」」「吳生」的觀念、態度,分別寫一段文字論述。所以,測驗的重心是在考查考生議論評述的能力。從題幹資料中,可以看出老師甲與家長的思想及價值觀,資料乙、資料丙、資料丁,則呈現吳生的觀念、具體行為、甚至對同學的影響。
這個題目的議論核心,在討論功利的心理、思想,寫作好壞的關鍵在於考生必須精準把握「三個」不同角度的評論。所以,考生必須先透過資料整理歸納的過程,明白區分三個不同角度的論點。缺乏邏輯思維的考生,很可能變成大同小異。
題目雖然沒有規定字數,以實際時間和分數的配當來看,每個角度以一百字為宜,議論文措辭力求簡潔、精當、周密、完整,這一點考生不可以疏忽。
三、情境寫作
本題雖然題為「情境寫作」,實質上是語文表達能力測驗中的「文章續寫」,所謂文章續寫,就是提供一段文字,要求考生接續完整的題型,各種文體都可以入題,不過最適合故事性的續寫。類型有提供開頭,要求續寫,本題即屬之;有提供開頭、中幅要求續寫結尾;另有提供開頭、結尾,要求續寫中間部分,我們又稱做「文章補寫」。
本題在測驗考生的語文表達與運用能力,要求考生以「雨季的故事」為題,根據題幹所引的文字,設想情境,鋪敘成文。就命題的實質要求來看,「情境寫作」,自然是要求考生設想、虛擬一個情境進行寫作。由於提供的第一段材料是景物描寫,所以最好由景物帶入一個完整的故事,再結合故事引出情感,也就是結合描寫、記敘、抒情的文體,綜合表現這一篇「雨季的故事」。
故事可以根據親情、友情、同窗之情、師生之情、男女之情……等等,作為選材的依據;當然也可以續寫一段歷史故事入題,內容要具體,故事要精采,情節要有起伏變化,人物、事件要環環相扣,情感要真切動人,這樣子,才能成就一篇成功的寫作。
題型設計(95年學測題)
一、語文修正(佔9分)
語文的使用需要注意場合、對象的分別,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都有它不同的語文表達方式。例如上臺演講和平日死黨之間說話便大不相同,而寫作文章和口語敘述也絕不應該完全沒有差別。下面是一篇題為「運氣」的中學生作文,即使暫不考慮文字的優美與否,其中除了以下說明文字的範例之外,尚有九處應予修正——或使用了不當的俗語、口語、外來語,或犯了語法上的錯誤,或是受媒體、網路流行用語誤導,或以圖案代替文字,請加以挑出,並依序標號(1、2、3……9)改正之。
【說明】:例如文中「3Q得Orz」即為不當用法,3Q意指「Thank you」,Orz則藉三字母表示「跪拜在地」之狀。改正之方式如下:
3Q得Orz→感謝得五體投地
今天我們班的運氣實在有夠衰,開朝會時被學務主任點名,說我們班秩序不良且教室環境髒亂。我們班導師氣到不行,回到班上嚴辭訓斥大家一頓,問我們究竟安什麼心?林大同立刻發言說,我們一定會好好做反省的動作。衛生股長漲紅著臉幾乎快::>_<::了,他拜託大家每天確實打掃,他一定3Q得Orz。王明問班上的星座達人到底我們班為何如此時運不濟,接二連三被挨罵受罰。更慘的是,班上的蒸飯箱莫名其妙又壞了,害得全班只好吃冷便當。偶氣ㄉ要死,媽媽昨天為我準備的便當,本來粉不錯吃滴,卻變成難以下嚥的冷飯。想不到今天這麼倒楣,昨天真不該聽信風紀股長的話,到學校理髮部去理一顆一百塊的頭,今天還不是一樣諸事不順!
二、議論評述(佔18分)
請閱讀下列資料後,分別針對老師甲、家長、吳生的觀念、態度,各寫一段文字加以論述。
(甲)老師與家長的對話
老師甲:「吳茗士同學是我們班最優秀的學生,天資聰穎,不但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數理推論與邏輯能力也出類拔萃,任何科目都得心應手。更可貴的是,他勤勉好學,心無旁騖,像大隊接力、啦啦隊等都不參加。我想,他將來不是考上醫學系,就是法律系,一定可以為校爭光!」
家長:「我們做家長的也是很開明的,只要他專心讀書、光耀門楣就好,從來不要他浪費時間做家事。老師認為他適合什麼類組,我們一定配合,反正醫學系、電機系、法律系、財金系都很有前途,一切就都拜託老師了!」
(乙)A同學疑似偷竊事件
A生:「老師,我沒有偷東西!吳茗士當值日生也在場,可以為我作證!」
吳生:「我不知道,我在算數學,沒有注意到。」
老師乙:「吳茗士,這關係到同學的清白,請再仔細想想,你們兩個同在教室,一定有印象的!」
吳生:「我已經說了我在算數學,哪會知道啊!而且,這干我什麼事?」
(丙)生物社社長B與吳同學的對話
B生:「你不是不喜歡小動物嗎?為什麼要加入生物社呢?
吳生:「我將來如果要申請醫學系,高中時代必須有一些實驗成果,而且社團經驗也納入計分,參加生物社應該很有利。」
B生:「我們很歡迎你,但是社團成員要輪值照顧社辦的小動物喔!」
吳生:「沒有搞錯嗎?我是參加生物社來做實驗的,又不是參加寵物社!」
(丁)同學C的描述
「吳同學功課好好,好用功喔!不但下課時間不和我們打屁聊天,而且對課業好專注,只讀課本和參考書呢!像我愛看小說,他就笑我無聊又浪費生命。唉,人各有志嘛!我想他將來一定會考上很好的大學吧!」
三、情境寫作(佔27分)
下面是一篇未完成的文章,請以「雨季的故事」為題,設想情境,接續下列文字,鋪寫成一篇完整的散文,文長不限。
雨季來時,石頭上面長了些綠絨似的苔類。雨季一過,苔已乾枯了,在一片未乾枯苔上正開著小小藍花白花,有細腳蜘蛛在旁邊爬。河水從石罅間漱流,……
【注意】:寫作時,為求文章完整呈現,上列引文務請抄錄,否則扣分。
九十六年大學學測題──文章分析、闡釋與表述、引導寫作
題型分析
本卷非選擇題共計三大題,占54分,是總配分的一半,由於今年選擇題難度不高,所以非選擇題的語文表達能力測驗,就成了國文考科成敗的關鍵。茲就這三大題的評分進行分析:
一、文章分析
要求分析余光中先生的<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占九分。評閱的重點在作者「過山洞」這一段落,如考生能充分列舉出具體實例,分析作者描寫搭火車「過山洞」時,運用比喻、象徵和轉化的手法,大致就能把握住本題的寫作重心。
試題明確規範答題的切入點「過山洞」,使考生掌握文章精華發揮分析表述的能力。考生作答時,應注意題幹的「想像力」、「景象與感受」等語,故在引文描述「過山洞」的一段文字中,可以選擇意象如「盲腸」,說明它是作者發揮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比喻,既寫山洞的狹長,又寫山洞的黑暗;也可以舉例如以「黑暗迎面撞來,當頭罩下」,或「光明在山的那一頭迎你,先是一片幽昧的微熹,遲疑不決,驀地天光豁然開朗,黑洞把你吐回給白晝」等一連串由驚到喜的經驗,說明作者如何使用象徵、轉化等手法表達進出山洞所見的景象與感受。因此只要選取重點,精確敘述即可。
二、闡釋與表述
素材出自杏林子《現代寓言》中的兩句話:一是玫瑰說的:「我只有在春天開花!」一是日日春說的:「我開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占18分。考生在這一題的回答既多元又多樣。有的說玫瑰代表擇善固執,日日春代表怡然自處。有的說玫瑰象徵孤高,日日春象徵開闊。有的將玫瑰比喻為氣質高貴的公主,日日春比喻為活潑開朗的少女,有的
將玫瑰比喻為聖之清者伯夷,日日春比喻為聖之任者伊尹。有的說玫瑰屬於智者,日日春屬於勤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作答第一部分時,對於「玫瑰」和「日日春」象徵意涵的闡釋,應為同等對位的關係;或可加入比較邏輯思考,如「玫瑰」象徵等待機會的人,而「日日春」象徵創造機會的人。作答第二部分時,則須二者擇一,並堅守所持的立場,說明理由。
三、引導寫作
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占27分。依據題幹要求,需要包含三點: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由於試題說明很清楚,就看考生的構思和文筆了。
時間的流轉與空間的變化,是文學作品中經常可見的主題,本題結合二者,並特別書明
「個人具體生活經驗」,考生平日如果常常留心周遭的生活環境,應有足夠的題材與感受可以發揮,而以具體的經驗以及深刻的感受出發,加上清新的文字與真實細膩的情感,不難寫出好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居住在恆常不變中的考生來說,雖然可能比較能體會空間的劇烈變化,然而事實上,題幹對於空間今昔的變化並未嚴格要求,不需要必得「滄海變桑田」
。因此,小自尋常老舍破屋,大至古蹟殘破,都可以是入題的好素材,把握景物變動對照的原則,只要屬於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從觀察體悟中生發情感、思想,加上適當的表達,都可以寫成動人的文章。
題型設計(96年學測題)
一、文章分析(佔9分)
仔細閱讀框線內的文章,分析作者如何藉由想像力,描述搭火車過山洞時所見的景象與感受。文長限100~150字。
二、闡釋與表述(佔18分)
閱讀框線內的對話,先依對話內容的象徵意涵,闡釋「玫瑰」與「日日春」分別抱持哪一種處世態度,再依據自己提出的闡釋,就玫瑰與日日春「擇一」表述你較認同的態度,並說明原因。文長限300~350字。
三、引導寫作(佔27分)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驗:熟悉的小吃店正在改裝,即將變成服飾店;路旁的荒地整理之後,成為社區民眾休閒的好所在;曾經熱鬧的村落街道,漸漸人影稀疏,失去了光采。……
這些生活空間的改變,背後可能蘊藏許多故事或啟示。請你從個人具體的生活經驗出發,以「走過」為題,寫一篇文章,內容必須包含:生活空間今昔情景的敘寫、今昔之變的原因、個人對此改變的感受或看法,文長不限。
附錄 八十九年 語文表達能力測驗
一、翻譯(27分)
翻譯是一種很好的語文訓練,不僅可以測度譯者對原文理解感受的程度,也可以檢驗譯者處理文字的能力。下面是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一詩,請仔細閱讀、推敲,將其譯成白話,以詩歌形式或散文形式作答,均無不可。
提示:
1. 注意參考原詩題目。翻譯時綜合把握全詩的情境、旨意,不必然採取逐字逐句的翻譯方式。
2. 所譯宜講求文字的精緻與文氣的流暢。
岑參〈題三會寺倉頡造字臺〉
野寺荒臺晚,寒天古木悲。空階有鳥跡,猶似造書時。
二、文章整理(27分)
張家兩姐妹剛從高加索旅遊回來,以下是她們與親友分享旅遊經驗的閒談內容。請根據所談,重新整理成一篇描述高加索三國歷史大要的文章,文長200字左右。
「什麼?高加索在什麼地方?飛機怎麼飛啊?」
「從香港轉機到莫斯科,在轉機往南飛二小時多,飛過高加索山,到喬治亞首都弗利司。位子小、食物差、空氣不好,暈機暈的好厲害哦!」
「幹嘛北上莫斯科,又再南下?神經啊!」
「蘇聯時代,高加索三國都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所以從莫斯科飛算是國內,現在也很少有從其他地方直飛去的。」
「這些國家有些什麼可看的啊?」
「亞美尼亞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山,少數山谷還好。首都亞里溫的建築用的都是粉紅色火成岩,所以號稱玫瑰之城。」……
「聽說亞美尼亞是基督教國家?」
「沒錯,亞美尼亞是古老,在西元301年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它的僑民散居世界,很多地方都建有亞美尼亞教堂。喬治亞也是古老國家,不久也成為基督教國家。不過後來卻出了一個無神論的史達林,現在宗教氣氛很淡。只有亞塞拜然是回教國家,它的人民來自中亞,和土耳其一樣帶有突厥的血統。」
「三個國家中是不是亞塞拜然最窮?」
「哪裡!它最富,因為產石油,平原也多,農產豐富。另外,它靠裏海,產魚,魚子醬很有名。」
「我記得伊朗好像也有個地方叫亞塞拜然?」
「不錯,亞塞拜然人本來佔有的地方較大,但伊朗強,就把南半部佔去了。亞美尼亞本來也很大,大部分在現在的土耳其境內,現在只剩下十分之一大。十九世紀初,高加索三國南有伊朗,西有土耳其,北有俄國,都是強鄰,最後三國都被俄國併吞掉。不過現在總算獨立了。」
「這些國家離開蘇聯後是不是欣欣向榮呢?」
「才不呢!譬如以前亞塞拜然的石油和亞美尼亞的工藝品可互通有無;現在兩國卻連交通都不通了。從共產體制到資本體制,他們都還在摸索之中,離欣欣向榮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呢!」
三、命題作文(45分)
所謂精采的文字,除了語言需錘鍊、技巧需講究外,其描繪具體事、物,則鮮明而生動;摹寫抽象情、思,則細膩而雋永;並且往往情景交融、互相烘托。下文選自楊牧《亭午之鷹》〈紐約日記〉,雖短短五百字,卻頗能符合這樣的標準,堪稱精緻動人。請仔細閱讀、品味,以「窗外」為題,另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提示:
1.須點明「時間」與「空間」。
2須有具體的景象以及自己的興懷感悟。
3.不可亦步亦趨模仿原文。
4.所謂「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窗,如天窗、車窗、教室的窗或監獄的鐵窗等等。
我把窗簾拉開,簾後還有一層帆布帘子。我隨手抽那繩索,布帘一抖向上衝去,眼前亮了,天光照了進來。
窗外正是中央公園。隆冬落盡葉子的樹林從腳下向遠處伸展,呈現一種介乎枯槁和黃金的光彩,在寂寂停頓中透露無窮生機。公園西東兩條大道的巨廈連綿起伏而去,俯視那片樹林。天空是灰中帶著微藍的顏色。早晨八點鐘,也許正逢上星期天,你會覺得紐約是死靜的,好像剛經過一場政變,悄悄然甚至還有點不安或恐怖,人們在屋裡等待觀望,不知道應該做甚麼,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一天整整一天的時間。
從十六樓向下望,路上幾乎就是空曠的。紅綠燈還照常閃動。對街有兩座銅像,都是騎者之姿,耀武揚威的樣子,發散著古舊的綠鬱,軍帽和馬蹄構成一種可笑的角度,頡頏均衡。那騎者的長刀下指,我集中精神朝那方向看去,刀尖下兩個男子圍著一個大鐵桶在跳動,桶裡生了一盆多煙的火,大概是昨天的晚報或早報,從垃圾箱裡撿來的。他們將報紙點上火,就站在鐵桶邊取暖,縮著脖子搓手,不時還跳著,並且說話,但我聽不見他們在說甚麼。那火旺燃燒上片刻就弱了下來,他們輪流到街邊的垃圾箱裡去掏拿,一疊一疊報紙扔進桶裡,白煙突突冒升,在早晨冰寒的公園一角,銅像騎者的刀尖之下。
早起的鴿子零落地飛來。
鴿子又停在廣場上,毫無聲息。
訂閱:
文章 (Atom)